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新利 《教育探索》2005,(11):88-91
当前,网络在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了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后,提出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对他们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构想与尝试,以促使其尽快完善现代化“网络社会人格”。  相似文献   

2.
浅析网络沉迷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因应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沉迷的特征包括沉迷耐受反应、强迫性网络使用、网络戒断反应、网络沉迷相关问题;网络沉迷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包括数字焦虑、自我异化、边缘性道德、网络犯罪与被害;对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预防与辅导策略包括提供替代性的活动经验、了解真正的使用需求、反思过度使用的影响、强化重要他人的网络素养与物理环境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网络是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但同时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沉迷网络的危害,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趋利避害,避免沉迷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伙伴和朋友。  相似文献   

4.
随着QQ农场的盛行,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很多玩家、尤其是中学生沉迷其中,从而使得一些学生荒废了学业。本文分析了"农场"这款游戏盛行的原因。面对中学生沉迷其中,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怎么去解决这种现状;首先积极推行学校素质教育,科学引导学生;其次,对于"农场"成瘾者要加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使学生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面来。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中学生沉迷上网而危害身心健康和学业,已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好研究和解决中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笔者对所在学校(南宁市第九中学)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对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产生负面影响。作者结合我校实际就中学生网络迷恋内涵、主要成因进行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7.
朱巧燕  马晶 《文教资料》2012,(1):183-184
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自控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认知能力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学生过分依赖网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既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又有个人性格因素。要使沉迷网络的大学生走出泥潭,教师必须对症下药,针对这三个因素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力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107-108
随着网络的技术发展,沉迷网络作为一种现象,日益侵入大学校园,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健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高职生在这方面情况尤为严重。高职生沉迷网络既有网络的原因,也有学生心理、社会及教育等方面的原因。针对这种现象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进一步发展,目前在校中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荒废学业,因网络迷恋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很大程度的社会关注。文章分析中学生网络迷恋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网络时代的来临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冲击,其中也包括给中学生上网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对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容易使其沉溺其中。经调查,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有的学生迷恋网络,比如沉迷网络游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心健康。面对这样的“小网迷”,如果家长和教师处理方法简单粗暴,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网络覆盖的时代,网络在给中学生带来极大学习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如何让中学生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是当前中学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特别要研究在网络背景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据《北京青年报》2021 年 8 月 6 日 A02 版报道:近年来,国家和监管层面十分重视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出台法律、政策和采取监管措施力度不断升级.2019 年 10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游戏内充值行为以及宵禁时间等做出明确规定.今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立"网络保护"专章,就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做出具体规定,为防网络沉迷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中英语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很难自控和他控,教师应指导学生实践各种学习方式,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适应网络环境,创新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乔亏  张琳 《文教资料》2009,(32):213-214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中隐藏的风险伴随着大学生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对我国大学生道德产生了负面影响:易受不良信息影响:道德价值观易受冲击;失控极易沉迷网络;滋生违法犯罪现象。网络环境下对当今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家校互动,充分发挥家长监管和引导作用;完善网络技术、强化网络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该文主要就网络对中学生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梅 《华章》2007,(12):135-135
所谓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即指由于受网络的负面影响,使中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进行行为判断或行为选择时所表现出的种种违背日常道德规范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部分本科生沉迷于网吧的现象,分析了这些学生沉迷网吧的二种思想根源:迷茫、冷漠。针对这种现象,探讨了加强德育课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交互式网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网络信息质量等措施;可望有效消除大学生沉迷网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现代网络迅猛发展,在惠及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给学校的班级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班主任要转变初中生从用电脑、手机来学习到沉迷玩电脑、手机的习惯,使学生在网络中能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中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及其危害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几乎无所不包的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是理所当然的。目前我国近2亿网民中,学生占60%,其中中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仅为2%,大大不及美国的20%和英国的15%。许多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