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教育目的的理性反思及价值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要研究和解决的基本矛盾包括个体自身发展的矛盾、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发展的矛盾、个体与社群之间的矛盾。古往今来,一切教育目的,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三个矛盾而展开的。一、教育目的的历史考察依据形成教育目的的不同需要,我...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培养接班人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政治性期待,作为其理论要素的革命、无产阶级、接班人等概念,缺乏理性的教育学的内涵,与教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培养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普世性标准存在着差异,其通行容易造成教育活动的价值系统混乱.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教育需要超越以革命为主旨的阶级性标准,依据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政原则,以培养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素养的现代公民为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了个人的择偶标准和国家的教育目的的一致性、个人本位论的科学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 ,认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和家庭都应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不仅为国家、为社会 ,而且为个人培养大量的综合素质高的备选之人  相似文献   

4.
归结为对受教育质量与规格规定的“教育目的”只是多种教育目的概念中的一种,它的缺陷是忽视了教育的生活特性,排斥了儿童当前的幸福。这种忽视与排斥是隐性的,接受了这种教育目的概念就接受了它的缺陷。要消除这种隐性缺陷,唯一的办法是重建教育目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作者详细论述了教育目的表述的内容结构、层类结构和文字结构,并提出了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新的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6.
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说教育的本质问题要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教育的目的问题,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为什么”的问题。一、教育目的的概念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根本特性,也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可以说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具有自觉的意图,具有预期的目的。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先,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比其他教育类型更贴近市场、更注重实用性的教育,"职业岗位"完全可以作为判断其教育价值的重要依据。(1)理论依据。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提供人力资源的服务行业,其价值的判定,理应取决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才市场竞争中所能占据的职业岗位。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多层面含义使教学目的的含义复杂。在一系列复杂的关系中,教学目的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让人无所适从。教学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导致了教学目的意义、功能的混乱。从某种意义上讲,混乱也是一种进步,这是时代的发展、科学进步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反思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数学教育研究的各种目的,最终可以归结为理论的目的和实践的目的,而且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数学教育研究的方法可以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加以区分,而且趋势是质的研究方法与多种研究方法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大学教育的目的进行反思,大学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是造成当今大学问题的重要原因。惟有纠正这两种倾向,将教育的目的转向人,关注人的成长,才能使大学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张东 《考试周刊》2009,(4):72-73
对于数学教育的目的,现在常见的观点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这样一种"工具"。而本文作者认为数学教育的"思维训练功能"与"工具作用"同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因此,也应该将思维训练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从我国当下教育活动的现状入手,思考教育目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指出当下我国教育目的的缺损。以柏拉图,苏格拉底,杜威等人对教育目的的思考为基础,希望借以古人智慧,思考当下,启迪现代生活,期翼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人性论对于教育的思考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从"化性起伪""礼法并施"和"闻、见、知、行"三个层面看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包含一定的人性论前提。荀子人性论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化性起伪,培养能力与道德;调节需求与生产,为政治服务;培养学思知行的圣人。同时,结合荀子的人性论做出教育反思。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理解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教育目的进行了反思。强调我国当前在教育目的上应突出“人”的核心地位,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彦俊 《考试周刊》2009,(19):196-197
通过对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层次划分,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更趋于实际的个人和社会发展,也使得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有了具体化实现的可能。但是,要真正使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更具操作性,还需要对思想品德教育目的进行目标细化。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了个人幸福和公共利益两方面。从理念上来讲,教育目的的这两个方面是一致的。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教育的这两个目的都被异化了,违背了作为理想的教育所应该具有的终极目标,从而使得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充满张力,难以兼容。文章试图对教育目的的两个方面做出一致性的论证,并分析它们走向分离和异化的原因,从而理性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其自身的教育目的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是否存在教师主体的教育目的存在疑惑。然而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基于工具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及无目的观念下的发展状态,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基于社会教育目的并超越它,以学生的发展、幸福为导向,以教育理论为辅,构建作为其主体的教师教育目的观。  相似文献   

18.
儿童中心教育目的观是西方近代以来教育目的观中所张扬的一个主流话题,近来也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所推崇。如我们不难从有关著作或文献中时常看到诸如此类的断语:“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为中心”“……”等等这些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说法举不胜举。然而,这些提法的差异,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不同,还是其基本内涵上就有区别?如果有区别,每一种提法所隐含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些观点?带着这些疑问,本文欲就当前时尚中的三个典型的提法试作一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结合对历史史实和现实文献资料的参考。论述对教育目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对追求“个性发展”等教育目的观的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