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抱抱母亲     
<正>那天带孩子回家,母亲正坐在小院的阳光下,做小衣服。看我们进门,母亲笑着说:"马上就好了,等我一会儿。"她眯起戴着老花镜的眼睛,面带微笑穿针引线。母亲一生为我操劳,我有了孩子后,她又开始为我的孩子忙碌。她把她的爱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里,让我和孩子都享尽了宠爱。突然在那一刻,心生柔软。我环抱住母亲,撒娇说:"别忙了,歇歇吧!"母亲忙着推我:"这孩子,都当妈的人了,还长不大!"我不松手,说:"妈,今天是‘三八节’呢,女儿送个礼物给你吧!"母亲呵呵地  相似文献   

2.
经典智慧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有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  相似文献   

3.
《中华家教》2011,(7):33
有位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刚买来的一块金表当成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那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光荣的职业     
有位名叫埃米莉的妇女在县办事处给驾驶执照续期时,一名女记录员询问她的职业。她犹豫了一下,不敢肯定应如何将自己归类。"我的意思是说你有没有工作。"那名记录员解释说,"还是说你只不过是一名……""我当然有工作。"埃米莉生气地说,"我是一名母亲。""我们这里不把‘母亲’看成一个职业。‘家庭主妇’就可以了。"那名记录  相似文献   

5.
寒假期间,有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放假后她向上初中的儿子要考试成绩单看看,儿子理直气壮地拒绝说:“人家说了,考试分数是学生的‘隐私’,我有权‘保持沉默’,不让看!”嘿,你说这孩子!哪里学来的这么多“新词儿”?这位母亲不无困惑地  相似文献   

6.
寒假期间,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她向上初中的儿子要考试成绩单看看,儿子理直气壮地拒绝说:“人家说了,考试分数是学生的‘隐私’,我有权‘保持沉默’,不让看!”“嘿,你说这孩子!哪里学来的这么多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位朋友的夫人,因为孩子把她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盛怒之下,她把孩子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过后,她到陶家叙述了这件事。陶先生听后对她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她为之一惊,急忙请教补救办法。陶先生说:"你可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请师傅修理,要多少钱给多少钱,条件是让你的孩子在旁边看他如何修。  相似文献   

8.
教育故事     
<正>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相似文献   

9.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10.
干孩子     
讲一个15年前的故事。“妈妈,我今天认了一个干妈妈!就是我们的张老师!”儿子一出学校门口就冲他母亲高兴地嚷。“你说什么呀?你那么淘气?她怎么会认你做干孩子?”母亲说。“认了!她确实认了我了!刚才我们在做作业,张老师表扬李红贤时这样说:‘我只有一个儿子,若有一个像李红贤这么聪明可爱的女儿,该多好啊!’于是班长周侨说:‘老师你这么喜欢她,不如认她为干女儿?’我们都笑了。老师又说:‘可是,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可爱,我要是认了56个干孩子,哪有那么多钱养啊?’我们笑得更厉害了。这时候黄华说:‘老师,你连黄国恒也要认吗?他成绩那么差…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2007,(22)
语文老师在培学生讲"把"和"被"的区别。突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把’和‘被’能连用吗?"老师答:"当然不能!"学生很困惑地说:"可我妈妈就常把这两个字连用,每天早上她都对我说:‘把被子叠起来!’"  相似文献   

12.
"想我时,你就看看我给你用纸折叠的星星,这些星星是双眼皮,一道是你的,另一道是我的。那时,你就不会孤单害怕,因为妈妈看着你"。这是一个母亲对她5岁的孩子说的话。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到天堂摘星星去了,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  相似文献   

13.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天使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一切,故事中如  相似文献   

15.
"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了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这是琦君《珍珠与泪珠》中的一段话,反复朗读几遍后,颇有感触。孩子是母亲一生的牵挂,孩子是母亲眼中的那一粒沙子。因为这粒沙子,母亲受了太多的委屈和苦难,却依旧微笑着,因为那粒沙子而幸福。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和一位同学到她的亲戚家串门,碰到这样一件事:家里的钥匙不见了,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于是,做母亲的就‘怀疑’五岁的儿子兵兵把钥匙玩丢了。‘兵兵,你玩钥匙了吗,’‘没……有。’孩子的回答吞吞吐吐。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和一位同学到她的亲戚家串门,碰到这样一件事:家里的钥匙不见了,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于是,做母亲的就‘怀疑’五岁的儿子兵兵把钥匙玩丢了。‘兵兵,你玩钥匙了吗?’‘没……有。’孩子的回答吞吞吐吐。  相似文献   

18.
稻草人     
孩子总吵着要去乡下的外婆家。孩子的外婆,也天天盼着孩子去。但孩子的母亲不让孩子去,她总说乡下脏。有一次,孩子又哭又闹,一定要去外婆家。母亲没办法了。母亲跟孩子捡了一堆衣服,开车把孩子送到外婆家。放下孩子,母亲说:"不要乱跑。"又说:"乡下脏,要注意卫生。"说过,孩子母亲就开车赶回去上班了。母亲才走,孩子就在村里到处走着,玩着。开始,还让外婆牵着。后来,就一个人到处乱走  相似文献   

19.
鹊玉     
“请大家合上书本。”这是15年前,我读高二的时候,我班新上任的一位青年语文老师第一堂课的第一句话。“昨天下午,”语文老师继续说,“我去补鞋。补鞋的是一个年轻母亲。她的身边,坐着她的女儿,一张小嘴一刻不闲。我说:‘您女儿真口。’——口,大家知道,是方言,会说话的意思。她母亲爱怜地看看女儿,说:‘她呀,猪镊子嘴!’这话当即就把我  相似文献   

20.
顾连梅 《家长》2015,(3):21-22
家长应该站在孩子发展的高度,强化孩子的行动力,引导孩子做那些不敢做、不愿做、不易做的事情,在具体行动中发展孩子的行动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晓月是班里最早报到的学生,她的母亲陪着一起来的。一见面,晓月的妈妈就说:"老师,晓月小学时贪玩儿,不知道努力,经过‘小升初’,她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