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绘景一法     
写新闻也常离不开写景。关于写景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种绘景方法,前朝人早已用之,只是没有总括出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十六个字,虽然点明了季节,并无一字直写春光,而是由草而花,由花而莺,从几个侧面来描绘。如果直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一种直白的文字,一般来说大家都这样认为。它与小说、散文不同,应用直接明瞭的话语将新闻事实告之于读者。但是,我认为在直白的基础上讲究一点含蓄与寓意,是新闻写作的至境。穆青等同志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中有两段描述,实在是好.一段是写吴吉昌大病初愈走到村头:“1970年春天。一场冰雹,把棉苗打成光杆。可是,棉苗不管枝断叶残,仍然顽强地继续抽芽.就在这时候,吴吉昌拄着拐棍在村头出现了。”这段描写,显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完全是一种拟人手法,十分含蓄地告诉我们,吴吉昌与宁折不弯的棉苗一样,又挺了起来。又如林彪爆炸后,吴吉昌得以复出,并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地与另一老贫农一起去给棉苗守夜,这里又有一段描写:“涑水河畔一片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小说史论》阎浩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目前文化与思想史的研究角度与方法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文学直接经验的“流失”,也在文学史的书写中体现了出来。阎浩岗的新著《中国现代小说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则力图把文学当做作家个体生命体验的审美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山海经》不仅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眼中的"小说",而且逐渐成为市井集市上的通俗热销商品。这一转变既受到了明万历朝以来商业出版迅猛发展的影响,又与市井之徒的休闲娱乐息息相关。被书商们从书中提取出来的"山海怪物"与"海外臝虫",越来越多地以图画的直观形式出版为《山海经图》、日用类书等通俗读物,充斥于市场。这种消费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山海经》接受群体构成的变化,以及不同阶层对《山海经》接受态度的区别。而且随着怪物异人的图像渐渐成为市场的必需品,《山海经》也就从古代经典转变成了象征"新奇"与"怪异"的文化符号。整个《山海经》成为"小说"的历史过程,便是一段文人士大夫笔下未曾记录过的大众文化史。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在由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最小说》杂志社、企鹅出版社等共同举办的第一届“THE NEXT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的启动仪式上,郭敬明被主持人加了“老师”的后缀与王蒙、张抗抗、曹文轩、海岩等评委一同介绍出来。这次,他是要借助《最小说》和文学大赛的平台,开始全面打造“郭敬明”这一商业品牌。  相似文献   

6.
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强调写景,理由是:消息就是简洁明了地告诉受众发生的新闻事实,而写景容易造成新闻内容的繁琐冗长.  相似文献   

7.
赵阳 《军事记者》2012,(8):26-27
俗话说:新闻拉人,副刊留人。副刊靠什么留人?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感……这些都不可或缺。但不管是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还是抒发情感.都离不开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鲁迅先生曾说.细节好像一篇文章的眼睛,以一目尽传精神。细节出来了.文学作品就活了,写人如见其人,写景如临其境。  相似文献   

8.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从刘知侠的小说到电影、电视剧,整整传颂了半个多世纪,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但小说和电影毕竟都是作家、艺术家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出来的艺术形象。我作为一名党报的摄影记  相似文献   

9.
石袭霞 《大观周刊》2011,(36):78-78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杰出的小说家。《罗生门》是芥川早期的作品,取材于《今昔物语集》,在写这部小说的同年,芥川初恋受挫。这件事给芥川极大的打击,他认为这个世界不存在无私的爱,人们都是自私自利了。这部小说更是将这份自私的心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爱好摄影的同志都知道,在空间上并列的景物。拍照时照相机可以同时把它们在一幅照片上展现出来。可写小说时描写事物就得有先有后了.这种语言表达的过程,就决定了把故事情节叙述出来非有一个“时间柜架”不可。传统小说有故事情节,现代派小说也要叙述事情。故事情节从开始到结束要占有一定的时间,要把它有条不紊地叙述出来,也要占有一段时间。在  相似文献   

11.
在概括事实,提取新闻精华上下工夫。提取新闻精华包括一是对新闻事实加以浓缩,抓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并准确地把它概括出来,采写综述性新闻时尤其应该如此;二是把几个新闻事实或一个新闻事实中的最新鲜、最重要、最为受众关心的部分提炼出来,把它放到最突出醒目的位置上去。在分析新闻事实,判断事件性质上下工  相似文献   

12.
对明代“四大奇书”的成书探讨肖诗慧(武汉大学人防办)我国古代小说最初是史书派生出来的,所以“小说”又有“稗官野史”之称.纵观小说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不少“志怪”、“志人”小说,主要记载鬼神怪异传说和文人...  相似文献   

13.
刘承武 《视听界》2012,(2):110-111
初学新闻写作时,一个让人为难的问题是如何告别以前的写作习惯、定势,许多新人写出来的新闻像记叙文、小说或散文。究其原因,作者没有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这种目的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赘语     
古今中外的小说,千姿百态,流派仿星。但势如百舸争流的小说流派。归根结蒂只是两派:反映派和表现派——持文学是社会生活反映论并以之创作出来的作品,称反映派;持文学是作家心态自我表现论并以之创作出来的作品,称表现派。我看吴若增的小说,似属后者。当然,作家是不愿别人称他是什么派的,吴若增也未必会同意我的看法,但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他走着自己的路。文学贵在创新,作家应当在众人挤着的踏遍了足迹的小路上,踩出自己的清晰的脚印儿。赘语@林辰  相似文献   

15.
我是播音员,因为工作需要,自一九五六年开始,陆续接受了短篇和长篇小说的播讲任务。从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在广大听众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对于如何提高小说播讲质量,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现在把它写出来,有些问题与大家商榷,有些东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俊霞 《出版广角》2013,(21):90-91
可以说在基姆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交融的缩影,同时还能看到在当时的印度社会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现状和问题。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小说《基姆》是吉卜林最后一部印度题材的小说。在整部小说中,作者吉卜林十分注重将东西方的文化进行融合和展现,塑造了小说主人公基姆的形象。在小说中,主人公基姆既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集中融合的载体,也是体现时代背景下社会集中变迁的人物。可以说在基姆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交融的缩影,同时还能看到在当时的印度社会所普遍  相似文献   

17.
顾晓岩 《图书馆》2007,(1):73-75
文章对从图书文本中提取出来的在书目中揭示出来的二次信息的质量要求及其评价指标进行论述,指出:目前图书检索使用的书目的信息质量在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唐代文人游谈与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至唐始一大变,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尤其是从六朝志怪中演变出来的唐传奇,无论在叙述的技巧还是在篇制的长度上,都已远非前此的小说可比,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但小说的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创作过程上。如果说经过(文心雕龙)。(诗品)等有意识的文学赏鉴,唐代诗歌已经更加注重个人创作的风格,那么小说却还没有从根本上脱离集体创作的模式,仍然主要是产生于文人的采集故实。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源于道听途说的文类,文人小说的撰作一般情况下都要经历从讲说到编录的两个过程,其中大多都是当时文人聚谈的产…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中的写景,如同散文一样,其范围也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居住环境、风土人情等。但是,新闻写景不同于散文,不可能大段大段地描写山水花草、日月星空,而力求简洁、质朴。那么新闻写作应怎样描绘景物呢? 一、景物描写要紧扣作品主题。新闻中的写景,无论渲染气氛,还是衬托人物的行动,都要从主题需要出发,确定取景的角度。这一点同文学创作并无两样,游离了主题的景物描写,写得再精彩也是败笔。反之,紧扣主题,随着情节的起伏变化,在适当处点染景色,将会使新闻叠彩生辉。二、景物描写要努力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刘  相似文献   

20.
在概述近年来图书馆题材网络小说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网络小说中呈现出来的"图书馆"形象特征,并指出网络小说对图书馆形象的刻画既有正面的描述与期盼,也有负面的扭曲和夸张。虽然小说的质量良莠不齐,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