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全球性的知识分子身份危机背景下,邢中桂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坚守着人文精神家园,其在小人物画、历史人物画的创作中实践着知识分子的操守。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14-118
《活着之上》真实细腻地叙写了高校知识分子的成长以及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在价值秩序重构过程中的努力和抗争,展现了中国当代传统知识分子的行为操守和精神面貌实质,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恪守良知的传统青年知识分子的行为和内心。作品在与历史文化名人的心灵对话中,体现了历史文化镜像中的信仰隐喻。在功利现实与价值理想的激烈碰撞中,中国当代传统知识分子因体会到巨大的价值悖论而产生心灵焦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对传统文人操守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有些知识分子丢失了象征着自己身份的话语权。文章以知识分子池大为为个案,剖析了他丢失话语权的原因,进而表达了对知识分子话语权重构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坚守与放弃之间--论《沧浪之水》中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真实而又残酷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当下生存境遇,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的艰难与阵痛,细腻刻画了市场经济大潮下知识分子所经受的痛苦和挣扎。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知识分子是坚守还是放弃自己的人格、操守和信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主要论述的是八十年代文学中知识分子的操守,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阐释在这段特殊的文学时代知识分子的自身品格和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的天生使命,不仅在于传承学术薪火、创新科技,更在于在这一过程中所实现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创新。知识分子不仅要“盗火”,更要“理水”,作为先进文化的导引者,开启民智、变革文化;然而,现实磨砺,命运多舛,物欲诱惑,精神操守,又使知识分子陷入精神抉择的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7.
"以道抗势"是儒家士人的传统,作为知识分子赵树理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作品创作都继承了这一传统,他以"现实主义"作为价值本原,以此作为反拨当代以来日益泛滥的左倾思潮的武器。虽然这造成了赵树理以后人生的悲剧命运,但是却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显示了赵树理可贵的知识分子操守,这也是他为后人所敬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职业操守是教师人格的核心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操守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职业行为和品质,而是被赋予了广泛的社会意义。今天,在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情况下,加强教师的职业操守建设,使每个教师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坚持应有的职业操守,显得极为重要。笔者从自己的教师生涯中体会到,中学教师除了共通的职业操守外,还有自己学科不同特色的职业操守。这里笔者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谈谈语文教师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9.
颜之推作为一个饱读儒家经典著作的知识分子,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甚深.通过对其著作<颜氏家训>中关于教育、治家、风范操守、为文、待人接物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中庸思想的分析,以期能正确吸收中庸之道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宗璞,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次女,当代著名作家。她的长篇小说《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紫藤萝瀑布》一文被选入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哭小弟》入选为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本)。宗璞的创作主要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和良知来审视历史沉浮、人世沧桑与当今社会的精神世态,给予知识分子的道德操守和情感...  相似文献   

11.
明清贞节观念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时期,明清时期徽州节烈现象与其他地方相比,尤为突出。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明清节烈风气特别是徽州妇女节烈现象形成的原因,但普遍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清徽州节烈妇女的主观因素。其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贞节伦理的守护、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对困窘生活的逃避以及留名传世的愿望等几个方面。明清徽州这种突出的节烈现象是贞节观念的强化,国家与徽州地方宗族所制定的各种相关制度和采取的措施,并结合女性自身的因素,共同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明清节烈妇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节烈妇女问题研究涉及贞节观念、节烈旌表制度、贞节教育及节烈妇女行为等,区域节烈妇女尤被关注,研究理念、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突破,但存在材料和观点脱节、史料挖掘和对节烈妇女生活实际关注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贞节观念自先秦萌发,伴随着西汉中期“独尊儒术”的推行,经董仲舒、刘向、班固、班昭等人的发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朝廷和官府对贞节的褒奖以及世家大族的推动下,贞节观念由社会上层逐渐向社会中下阶层传播;到了东汉时期,女性寡居守节、遇暴殉节已成为社会所推崇的做法,从而使得两汉时期的贞节观念呈现出一种世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明清微州妇女节烈现象是异常突出的。节烈妇女可以务出四个最基本的类别:节妇、贞女、烈妇、烈女。明清徽州妇女节烈行为在许多情况下相互转化,贞女、烈女与节妇、烈妇节烈行为的相互转化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妇女节烈行为的相互转化,实际上就是殉烈之义与家庭责任之间’权衡之后的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尽管国家开辟了多种渠道来表彰节烈妇女,明清徼州也有大量知识精英记载节烈妇女的事迹,然而仍有有大量的节烈妇女可能被湮灭不彰.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口头称颂以其低廉的成本需求及快捷的传递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事迹不彰给节烈妇女与主流社会带来的双重缺憾.由于大众的口头称颂,推动了明清徽州节烈事迹的广泛传播,进入大众、社会与国家的记忆.在某种程度上说,分别以国家政府、知识精英与民间大众各自而又互相配合的表彰形成的合力,对徽州节烈风气的推动起到很大的作用,扼杀了许多妇女的青春与生命.  相似文献   

16.
王传满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58-61,84
在人类历史上,贞节观念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自周以来,节妇烈女的绝对数呈增长趋势,宋代是个明显的界限,节烈妇女人数陡然增加,至明清而达到极致。明清社会,程朱理学居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女性贞节观教育不断加强,女性节烈楷模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明清徽州,贞节观念正是通过以上诸种途径不断被加以强化,并得以普遍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位纯朴美丽的乡村女孩苔丝的悲惨故事。对苔丝和克莱尔的贞操观进行了分析,简要地论述了贞操观在中国的一些情况,同时就如何正确地对待贞操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夏商周时代。在以父权为中心的私有制家庭取代以母子血缘为核心的自然形态的过程中,贞节观念产生了。秦、汉以后,开始崇尚女子贞节,对女子婚前守贞的要求逐步强化。秦朝和汉朝采取处罚和奖励的措施劝导贞节,贞节观念渐渐衍变为片面针时女性的要求。当然,总体上秦汉时期的贞节观念还较为宽泛。汉代记录女性事迹的文献,由刘向的《列女传》、班固的《汉书》到班昭的《女诫》,实现了女性人格由胆智才华为重向贞顺节义为重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唐代社会虽不以再嫁为耻,但唐代妇女的再嫁并不普遍,贞节观仍然是保守的,这可从大量的墓志中得到证实,上层宗室贵族深受胡族的影响,形成了与下层妇女截然相反的贞节观念,但这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唐代社会妇女保守的贞节观,成为后世妇女贞节观念的滥觞。  相似文献   

20.
明清两朝政府对贞节妇女的旌表非常重视,但最终能获取朝廷旌表的节烈妇女毕竟只占符合旌表条件妇女当中的极少数。烈女事迹记载在朝廷只存于部分皇帝批准旌表呈请的记录,正史记载的节烈妇女也非常有限,无法使更多的节烈妇女事迹得以流传后世。于是一些文人士大夫为弥补旌袁的诸种不足,开辟另外的空间来表扬贞节妇女,包括地方志的采录、家谱的录入和文集记载。知识精英的文字记载与国家旌表在社会效果上殊途同归,成为有效的教化手段,弥补了国家旌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