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驻豫某部一名业余报道员,也是贵刊的热心读者和订阅者,常向贵刊投稿,可屡投不中。正当我失去信心,想弃笔不干时,贵刊编辑室给我寄回了我以前写的《自留底稿好处多》的一篇需要修改的稿件,并有一段贵刊编辑修改的附言。这真使我喜出望外。说实在的,我往报纸杂志社投过不少稿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图书馆论坛》编辑部: 贵刊自今年起交邮局发行,发行量较之原先大增。我以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贵刊以自己的内在质量吸引众多的读者。贵刊既有高层次的论著,又有切合实际的小文。换言之,即: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可受益。二是贵刊原先搞自办发行,订阅者要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手续较为麻烦,且又易发生刊物丢失等问题,大大影响了读者的订阅积极性,故订数因之而受影响,不足为怪。交邮局发行后,省去了诸多麻烦,订者自然会增多。贵刊坚持高质量,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读者订阅贵刊。我作为贵刊的新读者,拜读今年第一期后受益非浅。尤其是“《中图法》三版的传记分类”等文章,与工作关系密切,对我帮助很大,希望今后多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您好! 托近日回国的同志给您们寄去这封信和稿件。我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也曾当过一次贵刊的作者,很巧,就是那唯一一次给贵刊的投稿(《论图书馆意识》),居然获得了贵刊’89优秀论文二等奖。从此我对您们这种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1983,(5)
阅读贵刊使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非常感谢您们用自已的心血编辑出版了达样一个好刊物,是您们使贵刊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汇西水利学院图书馆杨晓华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次期刊一来,我总是争着看。每看一次,总收到不少的效  相似文献   

5.
读者之声     
我是一个高中学生,也是贵刊读者,可并不知道《新闻与写作》发行这么广,拥有这么多热心的读者朋友。贵刊今年第7期刊登了我的几段文字,没料到却驾起天南地北友谊的桥梁,我已收到几十封读者朋友的来信。  相似文献   

6.
一句话反馈     
在适当时机尽快真正成为周刊,也就说,每个周末能有一期出现在读者手中,以大饱眼福,(江苏 沈海滨)通过朋友的介绍,我有幸认识了贵刊。我深为能结识这样有深度并图文并茂的刊物而高兴!我衷心祝愿贵刊越办越好!我将会时刻关注贵刊的消息,做忠实的读者。(济南 刘黎明)  相似文献   

7.
回音     
正肖茹月:最初与贵刊的结缘,始于我的一个同学的介绍。翻看几册之后,觉得设计大气美观,内容精彩,令人过目难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时期,我又再次满怀期望成为贵刊读者。衷心希望贵刊越办越好。宋世湘:我是一名文史爱好者,上  相似文献   

8.
我在2001年幕四期上看到《读者调查问卷》后,立即将自我感受照实填写后寄给贵刊。这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可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收到贵刊所赠2000年《新闻三昧》合订本;之后,又在杂志第七期上看到我被评为“热心读者”的消息,这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厚爱。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 我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近两年又成了贵刊的作者、评刊员。在同类刊物中贵刊堪称上乘的,我从中受益非浅。但作为评刊员的我不愿一味地唱赞歌,因为指出刊物存在的问题亦是一种关心和爱护,其作用不一定亚于唱几句赞歌。贵刊的差错虽然越来越少,但细心的读者依然能发现几乎每期都有错情,仅以今年第5期为例,我发现的差错就有十几处之多,归纳起来有这样三类: 一、格式不对。第8页《我困惑:何以把……》一文,读者是以来信形式出现的,称谓“《新闻知识》编辑部”就应抬头顶格。信尾有署名“马蛟龙”,大题目下边就不应再署作者的姓名“马蛟龙”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编辑部: 贵刊1988年第11期封二有个失误使读者遗憾。宜昌市在湖北省而不是在湖南省,长江葛洲坝这项伟大的工程,我相信不会有人不知道它处于湖北省宜昌市吧?!由此可见,贵刊的校对责任心恐怕应该加强一些。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不忍心让心中最好的刊物  相似文献   

11.
我是贵刊的一名热心读者。贵刊思想解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给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启迪。我们报社许多同志也与我一样,对贵刊特别偏爱。在1989年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订阅贵刊仍是人手一份。近读贵刊第11期《甘当一只勤于耕织的蜘蛛》一文中写到“1966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富汗、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这是周恩来总理伟大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国访问。”还说“这是周总理  相似文献   

12.
魏广和(内蒙古巴林左旗81575部队卫生队):我可谓贵刊的新订户、新读者。阅览了今年一、二期杂志后,感到贵刊实有必要一读,对于一个人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和向亲朋好友推荐一些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诚恳希望贵刊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作为贵刊的一名热情读者,我首先衷心感谢你们开办改改评评专栏。这个专栏不仅是提高新闻爱好者写作、改稿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也打破了刊物只供阅读的传统做法,从而丰富了贵刊的内容,将收到更好的效果。相信这个专栏会越来越受到更多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同时,我个人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一点建议     
编辑部同志: 我是贵刊的热心读者之一,贵刊的‘采写体会’,‘读者信箱’,‘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影评漫笔’‘写作杂谈’,‘应用文写作’等栏目办得很好,使我获得了不少知识.我想,学习新闻写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适应社会新闻写作的需要.所以建议贵刊  相似文献   

15.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接贵刊,总先首尾粗阅一遍,尔后细读与己有关的文章。近阅贵刊第五期“通讯员信箱”专栏里刊登的问答文章。认为张贵生同志提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是业余通讯员关心的事;方孜行同志对《边远地区的通讯员怎样求得新闻时效》的解答既详细,又符合实际,但对于住在深山区,通讯条件不便的通讯员来讲,还是有困难的。因为我在未被调到县广播站之前,也是  相似文献   

16.
看到贵刊《2000年第1期<新闻三昧>读者意见调查表》后,我不由得产生了想与《新闻三昧》交流并向《新闻三昧》问好的想法及念头。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为《新闻三昧》这种做法叫好!《新闻三昧》从栏目设置到文章内容,都办得很好。总的来看,它内容丰富、新鲜、活泼,时效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报社今年为我们每位同志订阅一份贵刊,14人人手一册,看了今年两期,我十分赞叹:贵刊办得好,办得活,活跃了新闻界。我在南化公司南化报干校对工作,平时也很关心我们企业报的新闻,尤其是我喜爱收集珍藏企业报,目前已经收集到全国各地八百多种,我时常翻阅企业报,强烈感到企业报应利用它的发行优势(发到基层每个班组),增加新闻的可信性,可读性,可亲性。我看了第一期贵刊《当寒流袭来的时候》一文的“编者按”,很有感触。虽然我的工作以校对为主,但我天天与基层读者见面,读者对什么是好新闻自有读者的评价,对一个记者的“功”“过”,读者也是清清楚楚的,至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可以看出记者站在什么角度说话,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读者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新闻爱好者》编辑部:今借贵刊一角,掏掏我的心里话.我叫刁守瑞,家住夏邑县济阳乡刁楼村,是一个行走不便的残疾人,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之一.1992年秋,我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是华东政法学院的研究生,酷爱法律,但对新闻也同样充满兴趣,平时经常阅读新闻方面的书报杂志。去年1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同学的家里与贵刊相识,并为其新颖、别致的栏目设计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章内容所吸引,促使我当即决定汇款邮购贵刊。现在我已成为贵刊的虔诚读者,对其中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认真地研读、细细地品味,以致达到爱不释手的地步。我确实受益匪浅。但同时我也发现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贵刊迎来了创刊45周年庆典,我作为贵刊的读者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你们在未来的征程上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