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每到假期来临之际,刚刚走出校门的中小学生又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罩住。众多辅导班的广告扑面而来,在中小学周围的布告栏中、各类报纸广告版上,都可以看到诸如“语文、数学提高班”、“英语补习班”、“舞蹈爱好班”之类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更是吸引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前来问津,精心地盘算着:自己的孩子假期怎样渡过才算充实,应该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辅导班呢?假期辅导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着的社会现象,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前所未有过的“繁荣”,尤其是在诸如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中,更是呈现出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2.
假期来到,孩子们经过一学期紧张的学习之后本应得到放松和调整。然而,现实却不尽然,很多中小学生的假期徒有虚名。正如笔者所在的中学一学生所说:“现在的伪劣商品太多了,假得很,就连咱们的假期也成了‘假’假期。”无形大网撒向孩子每年的七月或一月,刚刚走出校门的中小学生又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罩住。众多广告栏里,都能看见“语文、数学提高班”、“美术培训班”、“英语补习班”、“舞蹈爱好班”之类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在广告栏前爿卜回着,精心地盘算着自己的孩子该读哪个“班”,该接受哪种“辅导”。笔者…  相似文献   

3.
每到中小学放假时间,社会上一些形形色色的假期辅导班便雨后春笋般多起来。招生广告满天飞。多数学生家长或望子成龙心切,有“病”乱投医,或因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不管孩子实际情况,硬把孩子送进辅导班。据笔者调查,名目繁多的各类假期辅导班,可谓良莠不齐,鱼龙昆杂,有的辅导班办学极不规范。当在假冒伪劣之列。一是有的办班人员见钱眼开。收费过高,只为求利,而办班能力低,办学环境差。二是有的办班者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缺乏规范管理.辅导班纪律松驰,秩序混乱。三是师资薄弱、有的辅导人员无相应学历,教学实践经验匾乏,所授…  相似文献   

4.
在省图书馆,记者碰到了石家庄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小军,他背着个大书包.一脸的疲倦和沉重。被问到暑假过得怎样时.他苦笑着说,这是一个没有假期的暑假。小军来参加的是一个英语辅导班,下午.他还得继续赶到一所学校参加一期综台辅导班(数、理、化)。“从假期开始.我们就进入了辅导班,全班同学大都这样。”  相似文献   

5.
许多同事聊起孩子的学习,总是不约而同地感到,写作是孩子普遍头痛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题成了许多父母和孩子的迫切希望。再看看如今社会上各类花样繁多的作文辅导班和极具感召力的广告词,例如,“本辅导班特邀某某专家学者,亲自为中小学生讲解爆破思维,学生即可掌握快速审题、构思、行文的综合能力”。这类广告着实令不少父母为之心动。真有那么神吗?依我看,参加辅导班,请有关专家点拨,固然是提高孩子写作水平的一个途径,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古以来写作的技巧和灵感绝非是几个时辰即可学会和领悟的。那么通过…  相似文献   

6.
模拟演练 一进入七月。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炎热的天气。还有各类辅导班火热的招生气氛。于是,一些学生在家长的逼迫下参加英语、数学、作文、物理、化学等辅导班“恶补”功课,一些学生则在钢琴、美术、舞蹈班训练特长……就这样,原本进行假期“补习”的学子们变成了被假期“捕袭”的对象,令人闻之色变.可以说是一千个不甘心.  相似文献   

7.
假期,是孩子们休养生息的时候,而不是开足马力往前跑的时候;是孩子们在紧张的学期结束后的放松时间,而不是为了学习马不停蹄的赶赴各种辅导班的时间。可是,对孩子充满期盼的父母们,却早早的给孩子选择好了辅导班,为了能够让孩子充分利用假期,不惜重金,不顾及孩子的喜好,不管三七二十一给孩子报上名,就好似赶时髦,别人家的孩子都报了,...  相似文献   

8.
陈喆  安扬 《家长》2010,(7):6-6
一段时间以来,翻开报纸、打开网络,一种号称“个性化辅导”的“一对一”辅导班的广告铺天盖地。看到广告中那些具有诱惑性的字眼,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感到疑惑和好奇:这种辅导班是真正的“一对一”吗?  相似文献   

9.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在诸如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迫切盼望孩子成功、学生个体因素的带动下,托管制辅导班受到家长和小学生的青睐。但是托管制辅导班如同双刃剑,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透过这一现象分析另类辅导班—托管制对学生的双面影响,以期扬长避短,充分吸收可供借鉴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班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学视角分析了假期辅导班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广为流行这一现象。不论是从假期辅导班的开办者的角度还是从参加辅导者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中都充斥着功利色彩,它既不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为出发点,也不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形形色色的假期辅导班体现了教育资源在学校之外的一种配置方式,而其所提供的辅导内容多是学校课程模式在学校之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
夏祥洲  冉文 《云南教育》2014,(15):14-16
正值暑期,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报名火热,学生们比上学还忙。暑假里至少有一半的孩子要在各种培训班中度过,有的孩子一个暑假至少要报两三个兴趣班。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兴趣班究竟有几个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家长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假期?在现实与无奈之间,孩子与家长都很纠结。  相似文献   

12.
今夏,儿子结束中考,拥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期——不上家教,不上辅导班,不学琴棋书画。我们也乐得放松一下,虽然也担心可能冒着一放太松的风险——许多孩子已经又开始了高中课程的提前学习,但想一想这是九年来唯一的一个假期,便安慰自己和孩子:好比是幕间休息,缓冲一下,进了高中要拚高考,那可是更为残酷的三年啊。  相似文献   

13.
话题得从同事讲述的他家中的故事谈起。去年寒假前,他的女儿因为意外跌伤了尾骨,不能动弹,寒假作业都没能够很好地完成。她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读了几本书。同事为此深深担忧,不能在假期里去辅导班补习,还能够保住班上前十名的位置吗?然而,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孩子拿了全年级第二名。同事感慨万端:过去每个假期都安排孩子去上补习班,可成绩还是上不去,这次孩子自己在家呆了一个假期,按照自己的喜好、兴趣,读了一些书,却收获了许多感悟、理解、提升,收到了实效,成绩反而上去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父母,暑假是让孩子“玩”还是“补”?如何使孩子的娱乐休闲和学习生活兼顾?如何在照顾孩子愿望的同时满足父母山高海深的厚望,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一个假期只有几十天,却有着多种过法——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才能让暑假安排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话题得从同事讲述的他家中的故事谈起。去年寒假前,他的女儿因为意外跌伤了尾骨,不能动弹,寒假作业都没能够很好地完成。她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读了几本书。同事为此深深担忧,不能在假期里去辅导班补习,还能够保住班上前十名的位置吗?然而,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孩子拿了全年级第二名。同事感慨万端:过去每个假期都安排孩子去上补习班,可成绩还是上不去,这次孩子自己在家呆了一个假期,按照自己的喜好、兴趣,读了一些书,却收获了许多感悟、理解、提升,收到了实效,成绩反而上去了。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一次,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量子教育学程实验班”上,听一位学生家长讲述起她的一位邻居女孩的真实状况:小时活泼可爱的孩子,上学后因成绩不好,被父母请家教、上辅导班,给弄得精神疲惫、麻木不堪。现在只要家长一提:“咱们再请个语文老师来补补”,孩子就在自己的手腕上划一刀;或是说:“要不也学别人家孩子去上个‘英语班’”,孩子  相似文献   

17.
广告的困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广告开始向新闻媒介发起了规模空前的进攻。且看攻势如何!翻开《新民晚报》,正想了解一下昨日的甲A战况,不料体育版摇身一变,成了“养生堂龟鳖丸”广告版;想看中东局势,又见国际新闻变成了“压缩饼干”,由一版压缩为半版,另半版却傲然挺立着一罐“贝克啤酒”。有时广告占了报纸版面的四分之一,而在它最“猖獗”的时候,竟整整几个版面都是,诸如“农夫山泉,有点甜”、“要想胃好,贝贝开胃宝”、“半月清腋臭特效粉”……花钱买份报纸,还真有些不合算!假期里听听广播,播音员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连载故事,听得…  相似文献   

18.
《宁夏教育》2009,(11):78-78
现在有些父母很忙,忙着赚钱,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对家庭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和孩子交流。家庭中,谁正充当着孩子的“代理父母”呢?一是课外辅导班。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有了钱,就可以成就孩子的学业。因此,他们不断地赚钱,再把钱投入到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孩子既要学语、数、外,又奔波在各种绘画、舞蹈班之间。二是膈代教育。许多年轻夫妇忙于工作,将孩子的教育全权交给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19.
电视广播与儿童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年青母亲谈论起自己孩子的时候,几乎都会谈到孩子喜欢广告。诸如,还没学会说话的孩子,看见电视广告就会兴奋,或呀呀欢叫,或手舞足蹈。而学会说话的孩子,经常能熟记广告词,不经意间就会念念有词地把电视广告演绎一遍,惊得家长又是自豪、又是兴奋,连连夸自己的宝贝聪明。广告歌曲更是小孩子们所喜欢所热衷的,他们会跟着广告中的歌舞拍手、唱歌。如此等等,看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很深。当然,儿童所看到的广告并非只有儿童商品广告。实际上,即使是一些针对大人的商品广告也会对儿童产生影响;但对厂商而言,既然不是专门针…  相似文献   

20.
黎雅玢 《教育》2012,(2):33-33
“课外培训班”现象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只要在繁华路段或幼儿园、学校附近稍作停留,各种培训广告,什么“一对一”“提分快”“幼小衔接”,英语、奥数、作文等,就会令人目不暇接,势头早已压过卖房广告。无论是寒暑假,还是平日课后,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奔波于社会上各类辅导班之间——这已成为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