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音乐语言”,是指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语言。音乐和美术都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美育是学生全面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李其秀 《陕西教育》2007,(11):11-11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的美学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对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而地理美育是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教育方法,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地理教学在优美艺术气氛中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涉及大干世界的地理学科蕴涵着大量的自然美、人文美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形成。地理教学内容涉及广远的时空,其中有许多时空节律美、和谐美。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观自然风物,看社会万象,美无处不在,美对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不仅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创造美、思索美,从而将美的精神传承下去。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马克思说过,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由此可见,学校的劳技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充分  相似文献   

5.
教师往往从不同角度利用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但却较少从丑的角度去探讨其审美价值。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艺术丑角,不能排斥于审美教育之外,他们同样是审美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审美材料。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孩子,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的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它将使人自身各种因素协调发展,使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步前进。审美教育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人所不可缺少的,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要通过听说读写的有机进行,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几个方面,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探讨一下怎样从审美教育角度上好语文课。 发掘文章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建筑艺术大厦的材料。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意境,都是由语言来…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艺术教育被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同其它学科相比较,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特征。中学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9.
郭玉华 《快乐阅读》2013,(10):55-55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孩子,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的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6)
语文教材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篇章,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那么,如何运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美育的内容,美育与语文教学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人类心灵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语文教师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把美的内容溶于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向美的世界奋进!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几乎包容了一切美的表现。无论是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还是艺术的美,科学的美以及语言的美,在语文教材中都有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审美源泉。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摄入语文各种信息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下面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一、钻研教材,发掘“美”要使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由“知学”进入“乐学”的“欲罢不能”之境,还需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  相似文献   

13.
杨瑞娟 《教育艺术》2008,(10):26-26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学校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现实或艺术中美的因素,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并帮助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表现美和创造美。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的自然美、社会美和人生美等 ,都离不开表现方面的形式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铸成艺术的美。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就是要学生对美的内涵、美的思想境界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这种体会和认识是在潜移默化、自然而然中得来 ,是在美的形象的熏陶中达到理性的认识 ,形成美感。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以利认知能力的提高,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李进 《文教资料》2006,(12):80-81
我校德育基地——稻草人农庄是大自然的缩影,也是我们艺术教育的宝贵资源,那里有红的花儿、绿的草儿,是鱼的家园、鸟的天堂,有小白兔、小白羊,有各种老式农具、种子标本,还有孩子们亲手设计的庄旗、庄徽和稻草人农庄的一份份草样图……稻草人农庄是孩子们撒野的地方,更是老师们让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从自然中获得美的创作灵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地。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基地的教育功能,把美术和自然紧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赞美自然、珍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艺术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绿色时装表演,彰显学生…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与社会不仅是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就其只是范围来说,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在历史与社会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地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语文美育概述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对美育做了阐述:"人们要解决好政治问题,就需要假道美育问题。因为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并说:"如果人们感觉到赏心悦目,就会出现‘反思与情感的交织’情况,我们也会认为直接感到了形式。"李泽厚对美育进行了解释:从狭义上看,美育为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则是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王道俊认为:"美育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自然、艺术形成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技能教育。"所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教育。音乐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它旨在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门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历史教育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的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