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这个大人很惊讶,在同一天的互联网上,居然看到两条“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并不快乐甚至简直就不想‘生活’了”的消息,一则是广州的小学生普遍感觉“活着真累”、‘恬得好没意思”,并且据说这已经成了广州小学生中流行的口头禅;另一则是北京一个15岁男孩,因‘不堪学习压力”跳楼自杀身亡。据笔者了解,这几年因感到学业重而厌学轻生的孩子越来越多,前年春节过罢中小学开学时,笔者当地的一个8岁孩子因想到该上学了觉得‘设意思”,结果小小年纪的他选择的也是跳楼自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网络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迷恋于网络游戏的小学生也越来越多.有的因沉溺网络游戏而耽误了学业,更有甚者因"上瘾"而不能自拔,网络游戏一时间成了"洪水猛兽",伤害着无数的孩子.最近,我们做了一项相关调查发现,对网络依赖程度较强乃至"上瘾"者中95%是学习成绩中下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某报有《九岁小学生罪状十八条》一文,说的是某校一名9岁小学生上学迟到,老师让全班同学对他进行评价,结果同学们对这名迟到学生提出了1 8个缺点.作者把老师的这种行为称之成为"典型的‘温柔暴力'",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摧残".  相似文献   

4.
"爸爸妈妈总是要我多学点知识.'快去做作业'这句话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别的什么事却从来都不让我伸手……现在,我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想学做菜,妈妈更是不肯:'快去做功课,别又想偷懒!'要不就是:'哎呀,要是烫着了怎么办,做饭是妈妈的事,你只是把书念好妈妈就称心如意了!'我真不明白,想帮大人做点事怎么变成了'偷懒'!难道我们小学生就不要学点生活上的事吗……"这是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下的一段话,这话引起我的深深忧思.  相似文献   

5.
未雨而绸缪     
今年暑假去了趟深圳,有幸进入了朋友的课堂.这是一个暑期英语辅导班.朋友请来的外籍教师Mike正在给中国孩子上课.这位40多岁的美籍教师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Moneyl"把个美籍教师惊得目瞪口呆.当他又问:"Do you know what I like best in China?"一个六年级小学生竟脱口而出"women!"把这位来自开放国度的老师惊得更是张口结舌,连连摇头:"No,My children!You are so young!It's dangerous!"(不,我的孩子,你是如此年轻.这太危险了!)  相似文献   

6.
三岁孩子学钢琴,幼儿园孩子学英语,小学生学奥数……一道道无形的"起跑线",困住了许多家长,也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 中国父母普遍"焦虑" 当下,一种病症正在广大中国家长中蔓延,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将这种病症描述为"集体焦虑症".家长"焦虑"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变快了.  相似文献   

7.
在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4>时,要学12个成语.对农村孩子来说,对成语只是初步的接触,还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当问他们什么叫"徒劳无功"时,他们争着回答,"就是练成功",这叫什么解释啊?那什么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呢?"'尺有所短'就是尺子很短.""'寸有所长'就是一寸也是很长."我被他们的回答弄得哭笑不得,于是便一个一个讲解.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再看看孩子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估计也是雾里看花.  相似文献   

8.
单士兵 《学习之友》2014,(11):22-23
“老师我做不到啊”,这是一个10岁男孩的留言,或者说,是遗言,是控诉。这名成都的五年级小学生,已经从自家住宅楼上坠落身亡。经初步勘查,疑为跳楼自杀。据说,他在朗读比赛时说话被老师留下体罚,让写1000字的检讨,或者罚站一小时。这个孩子最终选择跳楼,还在语文课本上写下“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有几次都缩回来了”。  相似文献   

9.
这是当年播发的<山区学童何其苦,上学须过"钢丝桥">:12岁的刘小花尽管每次走上这座"钢丝桥"都胆战心惊,但她和她的39名同学每天还得往返4次从这座桥上通过,去对岸的学校上学.陕西省安塞县谭家营乡龙安村被一条河分成两半,十几年前建成的木板桥因部分木板腐蚀,两年前就变成了"钢丝桥",村上的小学生每天不得不冒险求学,1994年以来已有9名孩子从4米多高的钢丝桥上掉入河中,刘小花也在其中,并因此住院一个多星期.  相似文献   

10.
叶苑华 《教师》2008,(22):26-27
2008年9月,广州海珠区一9岁男孩在被家长训斥后。转身爬上高楼纵身跃下,当即结束年幼生命,永远告别了学堂。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10天内发生的第4起自杀事件。最近几年,因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失恋等方面的原因,在大学生中自杀事件频发:因不起眼的小事杀人伤人,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常见于报端。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却越来越差。在大中学校园发生的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人们在为花季少年过早夭折而扼腕的同时也在感叹: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1.
据上海《新闻晚报》消息,最近,上海一道小学生的作业题使"孔融让梨"这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一道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题问道:"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那名上海的小学生认为四岁的孔融不会让梨,所以写上"我不会让梨"。而这不是标准答案,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叉。孩子的父亲深感不满,把孩子的作业拍下发到微博上"求公道",结果一天内就被转发近2000次,评论则达400多条。许多人认为,这事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因为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因为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教师用源于生活、富有童趣、贴近实际的内容呈现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在这方面,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快乐的学习呢,让学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生理财教育的现状据国家统计局所属美兰得信息公司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0至12岁孩子每月的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在众多家庭中,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超过一个大人。小学生理财能力普遍低下,近90%的小学生买东西不会"货比三家",92%的小学生买东西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常常是花了钱却搞不清楚是怎么花的。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小学生的消费资金基本上都是由家长供给的。然而,众多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孩子'没有缺点',谁也说不得,一说就跟你急,甚至离家出走,产生严重后果."常听到同事在办公室发出这样的抱怨.确实,现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成为教师教育的宝典,有些孩子一味生活在教师的赞美声中,要么脆弱得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与伤害,要么"天下唯我独尊",谁也管不得、说不得.  相似文献   

16.
"人生艺术化"是丰子恺文艺观、审美观的精髓,其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皈依.丰子恺"围绕着艺术、美、人生的关系,构建了以'童心'为本、'绝缘'为径、'同情'为要、'趣味'为旨的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之真率人生的范式",是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重要部分,分析其美学思想独特价值和当代意义,重行理喻其人生境界的深层旨趣,无疑会因触摸到幸福的深度而对生活生出无限的眷恋之意.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量农民工子弟涌入城市学校,他们和城市孩子虽同坐一个教室,但这群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却与城市孩子格格不入。他们被城市人呼作"外地孩子",孤独寂寞,行为习惯差,不拘小节,缺乏自信,责任感不强,有时还"倔头倔脑",如何让这群孩子早日融入城市学校,实现"外地孩子"和"新市民"的角色转换,有效的系列班队活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系列班队活动之一:"你是我的好朋友"飞是我教四年级时的一个"外地孩子",父母离异,妈妈去了他乡,他跟着爸爸生活。爸爸从事运输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寄宿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种是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但是学生寄宿后也容易发生一些问题,如感觉生活单调、没意思,与父母缺少沟通、产生心理问题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寄宿生的管理上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问题一: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还住在学校,感觉单调,没意思。对策:丰富寄宿生活。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学习和生活在学校,在教室里面对的是老师,回宿舍面对的还是老师,难免会感到单调。于是,我们首先在宿舍的布置上下功夫,丢掉宿舍的刻板面孔,使宿舍成为学生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19.
开会归来,见一家长领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到我面前,大声质问:"你们老师是怎么当的,为什么许多孩子都指着我们家孩子说他‘臭'?这不是欺负人吗?"我急忙询问原因,原来离园时间,班中另一位老师正带孩子们玩一种叫"臭豆腐"的民间游戏,违反游戏规则的孩子,将被同伴指着喊"臭、臭、臭",然后大家一起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转一圈蹲下.而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被指的这一瞬间.我解释之后,家长余怒未消地走了.  相似文献   

20.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