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社语文二室编的高语第一册教学参考书,对《拿来主义》一课中的“送去”,作注如下:“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种种罪恶行径。”笔者认为,此注是不确的,它实际上是把课文中的“送去”和“送去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又将之视同如“卖国主义”,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只会引教学者入于迷途。依了这样的注解,就连上述参考书的编者自己,也感到课文有“疑难之处”:“主要是怎样正确理解第一段中‘送去主义’的关于‘学艺上’的事例。一般的看法部认为这些事例是揭露反动派的  相似文献   

2.
《拿来主义》通篇是对文化遗产问题而言的,主要是针对外来文化。过去的教参上常把“送去主义”说成是“卖国主义”。新教材使用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参仍沿用此说。我以为是不妥当的。理由如下:鲁迅所批判的“送去主义”都是“送”什么呢?“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指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巴黎举办的中国古典艺术展览;“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指著名美术家徐悲鸿等在莫斯科举办中国书画展览会,“切合苏俄正盛行之象征主义作品”;“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简言之,是送中国古…  相似文献   

3.
家族主义对家族企业有何价值,历来存在分歧。怎样对待这些看法,离不开以家族主义价值合理性判断的尺度为标准。依据这个标准,家族主义对家族企业究竟具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还是兼而有之,就能给予明确的回答;也能够对家族主义是否对当代中国家族企业具有存在价值提供依据。至于为何具有“现存价值”,从“‘现存价值’的论据”、“‘现存价值’的基础”和“‘现存价值’的见解”等三个方面能得到较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丙丁 《四川教育》2010,(10):28-28
“为什么孩子们作文中的母亲都是一个模式?别让孩子从作文开始‘第一次撒谎’!” “小学习作教育形式陈旧,多年如一日的‘审题’‘选材’‘立意’‘组材’‘评改’训练机械、乏味、无趣,作文教育的‘解剖主义暴力美学’正在无情地摧残着孩子的天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驳论文的代表,《拿来主义》无可置疑应将“破中有立”作为教学的重点。循着“事实—思维—价值”的链条去分析,鲁迅惯用的行文逻辑也是“破中有立”。细读文本后,我们发现:“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都是鲁迅用这一思维方式构造出来的“假想敌”,是两种本质相同的“瞒和骗”;鲁迅假想的批驳对象,“送去”并没有形成主义;倡导“拿来主义”,只是想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武器,用具体的事实,贴切的比喻,尖锐的语言,生动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发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作者运用了严密的逻辑推理,使论题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本文中心论题是阐发“拿来主义”。但作者却在第一部分从“闭关主义”谈到“送去主义”,并用大量的篇幅分析和揭露了“送去主义”的表现、根源、本质和危害。这似乎有头重脚轻之嫌。其实,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上讲,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送去”与“拿来”是对立的。不彻底批判“送去主义”,就不能真正树立“拿来主义”。所以文章一开头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行骗有方,还要有机可乘,否则,难以叫人上钩。前不久,《报刊文摘》上刊登的“‘记忆灵’行骗始末”一文,抨击了卢炳其之流(“记忆灵”的行骗者),利用青少年对现代科学的崇拜、急于高考的心理,大肆进行欺骗活动的罪恶行径。阅后,令人愤然不已。但是,正如该文结尾所说,“卢炳其已被正式逮捕了,他的‘金钱梦’破灭了,可‘记忆灵’的幽灵却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讲“拿来主义”之前先谈“送去主义”。关于“送去主义”牵涉到的一些内容,教科书作了几条注释,教参以及别的一些材料则解释“送去主义”为卖国媚外的行径。对“送去主义”的问题究竟应作何认识?很值得探讨。一、鲁迅先生在写《拿来主义》一文时提到所谓“送去主义”,无疑是应用了作者在几天以前所写的《谁在没落?》一文中的材料。所以《谁在没落?》一文作为《拿来主义》的背景材料,我们有必要作比较全面的了解。这篇文章引了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的一条新闻,作者辛辣地讽刺了《大晚报》这条新闻的撰写者所表现出来的对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篇锋芒毕露、批驳讽刺、谐趣横生的战斗檄文。它的美学价值同样也是杂文领域的一朵奇葩。一、逼真传神的形象美杂文的形象性 ,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 ,一嘴 ,一毛” ,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 ,把它们合起来读 ,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 ,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鲁迅先生采用漫画式的笔法 ,勾勒出一类人的精神特征。文中在列举“送去主义”的现象时 ,说道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叫作发扬‘国光’。”“捧着”表现了“大师”们的珍而重之…  相似文献   

10.
《拿来主义》是一篇富有思辨色彩的杂文,学习时要进入到同样的辩证思维中,才能将文本中提出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以及“送去”“送来”的逻辑梳理清楚。对文本辩证关系的分析,对不同概念间逻辑内涵的理顺,是明确作者论证思维结构的前提,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厘清的内容,要引导学生体验思辨性阅读过程,构建基本论证逻辑。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教高一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时,分析完“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后,在分析“送来”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当时我提出的问题是:“送来”的含义是  相似文献   

12.
《今日教育》2010,(1):44-44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佐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引发的社会对教育问题大讨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主张,对学生进行‘腌萝卜’式的教育,而不是‘刷色’教育。在表面上‘刷’了一层‘三德“三观“三个主义’,这是走过场的教育,教育的内容没有渗透到学生的心里。”  相似文献   

13.
四十多年前,茅盾曾以《最理想的人性》为题,论述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特点:“古往今来伟大的文化战士,一定也是伟大的 Humanist,换言之,即‘最理想的人性’的追求者,陶冶者,颂扬者。正因为他们所追求而阐扬者,是‘最理想的人性’,所以他们不得不抨击一切摧残,毒害,蔽塞‘最理想的人性’之发展的人为的枷锁,——一切不合理的传统的典章文物。……”  相似文献   

14.
《笑府》里有一则“送‘鼠’索‘牛’”的笑话。某县官走马上任,一些擅长阿谀奉承的部下打听得他的生肖属鼠,于是便忍痛割爱,借贺寿之机,送去金鼠一只,企求日后能多关照。谁知县官见之心花怒放,假意乘兴说道:“明日太太过生日,她是属牛  相似文献   

15.
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一八六九——一九四八)是印度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史学界对甘地的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在对甘地思想的核心——非暴力主义的评价上,大多数论著的意见却是一致的:即不管对甘地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对甘地非暴力主义都是基本否定的.其理由主要是:第一,“‘非暴力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根本对立的”;①第二,“所谓‘非暴力’的道路,只能葬送民族解放运动”②;第三,“‘非暴力主义’限制革命的群众运动”③。笔者认为这三条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拙作《对非暴力主义应基本肯定》(见《世界历史》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已经对第一条理由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本文仅对另两条理由再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人们正在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新世纪的教育问题。一条重要的思路是:从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及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变化入手,研究并提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本大试图沿着另一条思路探讨“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教育”的问题,即从高技术发展可能引发未来“教育形态”的“根本性变革”入手,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对策。本文提出了五点思考。其一,“未来的大学图书馆将是什么形式或状态?应当如何建设”?其二,“未来的大学实验室将是什么形式或状态?应当如何建设”?其三,“未来的大学,‘班级集体授课’形式还存在吗”?其四,“未来的大学会不会变成集‘教学指导中心’、‘学习研讨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考试中心’等使命于一身的‘高等教育中心’”?其五,“能否借鉴‘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的经营战略,在执行高教‘九五’计划,完善2010年远景规划的同时,着眼于更长远的目标,开展一点构建‘新教育形态’的探索性工作”?通过以上五点思考,旨在为优化配置未来的教育资源,为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迎头赶超”战略,提供某些可供参考或比较之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8年前的1989年8月,在东大驹场召开的“第二届东亚历史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我作了同样题目的发言。目良诚二郎氏对我的那个发言总结说:“报告指出了以‘国际化’为目标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实际是想在‘我国(日本)主义的基础上来培养‘强干的国际人’,这是社会科要解体和世界史作为必修科目面临危险的本质所在。同时,也指出了对此持反对态度的一方,从70年代后半期开始,提出了‘创造生动有趣易懂的授课’的口号,尊重学生的历史、社会意识,‘克服正答主义’。这是报告的核心内容。”(比较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会编《亚洲的“近代”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广大城乡亿万个家庭里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子女智力投资的热望,也正在日益增长。多数父母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也能够理解和迫切追求早期音乐教育对其幼儿智力开发的特殊功能。于是,似乎在一夜之间涌现出‘百万琴童’争学音乐的热潮,大多数热心家长们“饥不择食”地将自己幼小的音乐苗子送去盲目投师。各地也成立了各类‘提琴’、‘钢琴’、‘手风琴’、‘琵琶’、‘古筝’等等音乐学习班。从各省、市和中央的各级‘器乐考级’中,检验出那  相似文献   

19.
1934年6月4日,鲁迅写《拿来主义》一文,主要谈怎样对待外来文化。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明确。一、鲁迅反对“送去”吗?研读鲁迅对“送去主义”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融情与达理———教育艺术探微○彭在羹(福建省福州二中)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三个主义’教育,加强‘三德’建设,树立‘三观’。”要完成这些教育内容,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