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支持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社会全面、持续、和谐向前发展的动力系统可从宏观上简单概括为:物质动力系统、精神动力系统、体制动力系统等。一个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同样离不开牢固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如果把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动力,把改革看作社会主义发展的体制动力,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谐发展既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是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物的要素固然重要,没有物的要素,人的能动性难以发挥,但是,如果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何物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堆死物。因此,研究、探讨支持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系统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作为各国文明和文化传承者的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才能实现本真意义上的全球化,这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应该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时代发展高等教育应该注意三个问题,即全球化、国际化和一体化;全球化、现代化和西方化;全球化与全球性。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深刻论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倡议建立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参与国际竞争。这一思想对于指导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精神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它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理论界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种:一是纵向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在现实中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形成“继承发展说”;二是横向研究,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为横切面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是由多种动力共同推动的,形成“合力说”;三是系统研究,将前两种研究合二为一,认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形成“系统动力说”。  相似文献   

6.
动力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校长专业发展动力是指推动校长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不断发展提高的力量的总和。校长专业发展动力是校长个体与所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校长专业发展的合力,构建由校长主体动力、学校场域动力和社会场域动力构成的校长专业发展场动力系统十分重要。为此,要分析校长专业发展场动力系统的要素及作用,通过对校长专业发展精神动力、物质动力和信息动力等相关因素的分析,从内外部动力环境,探索校长专业发展场动力系统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认识的微观领域研究的一种尝试,笔者采用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方法对认识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剖析。首先,指出促进认识发展的根源是由外在动力系统和内在动力系统组成的“张力场”;其次,具体阐述不同的动力因素在认识危机的潜藏、呈现和消解的不同状态起着的程度和不同的作用;最后,指出这个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正常运行需要强大、稳健而持久的动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产业链构建、政府政策和发展环境等。其中,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产业链构建构成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内部动力系统,政府政策和发展环境构成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系统。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本身以及两大动力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构成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完善的动力机制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法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由关注个体共处走向群体协作;主体范围扩大,调整维度多元化;调整的领域扩展;价值取向上可持续发展原则得以确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历史进入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人类进步的直接推动力,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社会;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在生产领域引发了史无前例的革命,同时也全面、深入地影响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不但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东西方的文化、教育也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相互碰撞与融合;21世纪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以及人对社会生活的自觉参与。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视野中的价值悖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对全球化问题的讨论业已成为世界范围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作为“现代性”的历史展现 ,全球化在构建高效、便捷、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的同时 ,其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也陷入了深重的悖谬。其中 ,棘手复杂的价值冲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全球化视野下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冲突、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对抗、不同文化价值之间的对立以及人与自我价值的异化等诸种价值悖谬 ,迫切需要确立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观念 ,普及生态伦理价值 ,重塑人的生存方式 ,为未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人类从区域和民族国家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并行不悖,中国只有置身于全球化进程之中,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全球的教育政策步入隐性变革时代。从全球化视角考量,教育政策发生隐性变革有其深层原因:全球化促使全球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发生演变,全球化促使教育的管理理念发生演变,全球化促使教育走向国际化。在形式上,全球语境下教育政策隐性变革是在两个相反向度上突显出来的,即同质建构与异质解构的趋势并存。由于新形式的教育模式和政策的不断涌现,这两种反向趋势始终处于不断交汇融合的竞争状态。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教育政策隐性变革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民族国家对教育政策的重新阐释,民族国家对教育政策干预力度加强,教育政策时效性增强,教育政策应对意识和服务功能增强。全球化语境下教育政策未来将有四大发展趋势:第一,未来民族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将更多地依附于全球语境;第二,教育政策的制定将朝着多元化和多层治理的趋势发展;第三,未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将以培养国民全球能力和终身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第四,教育政策作为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剂的指导作用将日益彰显和巩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亦存在着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价值观上的冲突和矛盾。造成这些冲突的最终根源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此外,化传统、社会制度和认识的差异也是导致价值冲突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已经把这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认识全球化,理解全球化,如何认识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关系,怎样看待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全球化的未来必然是社会主义,我们应当在全球化进程中把握机遇,积极进取,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浪潮使各国文化的“全球性”和“根源性”双重意识迅速强化,世界文化呈现出两个层面的发展趋势,各国既有文化合作和交流,也注重维护自身文化特色;文化竞争力成为各国综合国力中重要的软实力,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必须发挥好大学及其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既可以通过扩大资源国际需求增加环境压力,助长污染产业转移,也可以通过国际资本和技术流动增加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减轻国内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制定适当的环境政策,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避免成为世界垃圾场;强化产业政策的环保导向,提高与环境有关问题的市场准入标准。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而产生的客观趋势,它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深刻的影响,每个国家都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更应全面认识全球化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化,抓住机遇,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新资本主义组织的中心,跨国公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本的特性与跨国公司推动的全球化在实现资本世界一切的目标上相同。就本质而言,全球化就是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推动的全球化、全球资本主义化在本质上相通。全球化的支持者与全球化的反对者关于跨国公司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到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全球化以及全球化该由谁来主导等深层次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日益明显的全球化,是我们应对全球化必须首先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是我们观察和认识全球化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