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的时体范畴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联系前人对汉语"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体"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确实存在时标记和体标记,但纯粹的时、体标记并不多,且常以复合的形式出现,并有强势弱势之分。另外,汉语普通话时、体标记不同于汉语方言中的时、体标记,二者有区别,且时、体标记在不同方言中的表现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汉语复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复句的分类历来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分类方法,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介绍汉语复句的关系分类,并浅析三分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汉语热不断升温,外汉语工作推动全世界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改善外汉语教学方法、增强外汉语教学质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先语后文"模式的生成,为外汉语教学改革提供契机,减缓外汉语学习难点,增强学生外汉语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先语后文"模式的概述,论述"先语后文"模式在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性,提出"先语后文"模式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15年赴韩的国家汉办/孔子学院CPIK(Chinese Program in Korea)项目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韩国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对汉语数词"二"、"两"的掌握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以韩国龙仁市蒲谷中学学习了一年汉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使用汉语数词"二"、"两"时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朗读融于双语阅读教学模式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能力与听力、口语能力有一定关系,本文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对阅读中汉字认读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少数民族学员汉语阅读中的障碍所在,提出了"默读+朗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及其具体操作,最后总结了该模式在汉语师资培训阅读教学中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汉语方言里的持续貌助词五花八门,面貌各异。普通话的“坐着”,厦门话说“坐在”,长沙话讲“坐达”,成都话称“坐到”,广州话是“坐住”……。这些情貌助词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还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般的看法是,这些语法功能相同的助词未必有同一语源,并认为这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一个特点(袁家骅,1983,14)。近年来梅祖麟先生对汉语方言的情貌助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新见,特别是《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一文,搜罗宏富,旁征博引,深入论述了方言中的情貌助词与“着”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层推进,沿线国家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大量增长。河西学院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临近中亚国家,发展留学生汉语教育有一定优势。文章从培养对象、时间、目标和课程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河西学院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分析了影响留学生汉语学习效果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提高教师素质、采用灵活教学模式及开展商务汉语等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词汇学角度看,汉英"马"字在词性上都可以做名词和形容词,但英语中的"马"字还可做动词。在词义上,汉语"马"字不如英语的"马"字丰富。在语法特征上,两者都可做定语、主语和宾语,但英语中的"马"字还可做谓语。在构词上,汉语"马"字的要求比英语"马"字灵活,因而汉语中带"马"字的成语较英语为多。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听、说练习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和学生的共识。笔者作为"汉语桥"大赛的指导教师,从"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的"弦外之音"和"电影新配音"的环节中得到了启发,产生了对汉语听力教学模式的新的思考,并对日前汉语"听说"课的教学模式作了分析研究,从教学中总结出了具有较好效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外国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对汉语的结构形式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因为各种语言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对有一些汉语结构表达的意义却难以理解,比如说初学者对"吃饭"很容易理解,但讲到"吃食堂"可能就不容易理解。当学到这一类似结构时,学生不应该只从结构形式表面去看,而应结合语境、语义指向多方面因素整体把握。这就体现了语义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以"动+宾"结构为例,探讨汉语语义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汉语中的"参加"在英语中的各种表达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注重通过大量的实例详尽地分析了英语中可以用来翻译汉语中"参加"之意的十八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差异,以帮助读者在翻译该词时能体会这十八种表达法的细微差异,真正提高翻译的信息度和有效度。  相似文献   

12.
沈洁  龚海平 《阅读》2011,(12):40-41
二、动物与英语语言文化英语中的一些动物往往与汉语中的一样,也具有文化意义。例如,汉语与英语都公认"蜜蜂"是勤劳的,所以在赞扬一个人不停地劳作时,就可以说"He is as busy as a bee."再如,"猪"既具有贪吃贪睡等贪婪的特点,又具有反应愚钝、脏兮兮的特征,因此无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里,对"猪"都是没有好话可说的,一旦把人  相似文献   

13.
以学过4个月汉语的老挝留学生为样本,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留学生对汉语语序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留学生在汉语语序学习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定中结构语序、状中结构语序、语气词"了"的位置三个方面。分析得出老挝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语序的重要性,并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以期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汉语新词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未将汉语新词中的"隐合成分"表达出来就落笔翻译;二是不能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中式英语层出不穷;三是不能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忽略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提出了汉语新词翻译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赵元任先生被认为是提出汉语"羡余"这一术语并对其研究的第一人.梳理1836至1968一百多年间部分有关汉语研究的中外文献发现,从德国传教士郭实腊、清代学者俞樾,到赵元任等10位中外学者都研究了汉语"羡余"现象,美国汉学家卢公明明确提出了"羡余"的早期汉语术语"饶足句色".中国学者主要关注由词义重复、语义磨损、词汇双音化,结构融合等引起的"羡余",西方学者主要关注由音韵和谐、行文布局、区别同音词等引起的"羡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邪恶"一词在各大主流汉语词典和汉英词典中的用法进行调查,发现各自的处理不相一致。文章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对"邪恶"在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古代汉语语料库中的使用进行统计研究,以词的表述功能为词类判断的标准,并以双层词类范畴理论为指导,一旦一个词形成其定型的使用模式就可以单独设立义项。本文尝试给"邪恶"在汉语词典和汉英词典中的词类标注提出处理建议,以及对词典编纂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有多种,"音同义通"只是其中的一种.除了"音同义通"外,还有"音同而义不通"、"音不同而义通"、"音不同义亦不通"三种情况."音同义通"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占少数,相通的义项亦占少数.应当重新审视"音同义通"在汉语研究中的作用,既要重视之,亦不宜过于夸大之.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与日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此外,汉日语言中还存在着词汇涵盖范围不对应的现象,本文就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一+量词"的翻译以及词汇含义不对应的典型代表"让"的翻译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代汉语发展研究的重要语料,明清小说《镜花缘》由于其成书的年代,多方面体现了近代汉语发展演变的痕迹。但是,历来对其语言进行阐释的除了少数方言方面的研究以外,可谓寥寥。本人试就小说中的两个副词"毕竟、再"从古今对照的角度略作解释,试图从中找寻到近代汉语向现代语言演变痕迹,以求有识者商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韩语的‘■’、‘■’和汉语的"不、没(有)"等否定词的否定句为中心,探讨了二者在句子中的位置、否定句表现形式、否定句语义区别形式的异同点,从而有利于韩语和汉语学习者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