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版面中"留白"的作用不可小视,剩余一个恰当的空间,在版式美化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版面就更显得舒展得体、明快清新,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这不仅具有美学上的意义,而且在追求时尚追求新潮的今天,也是新闻版面探索创新,立足求胜的一种表现。标题"留白"更能抓住读者的目光恰当地运用"留白",效果又该如何呢?综观新闻佳作,笔者有些看法想谈一谈,就先从标题说起。曾获得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这是一篇重大题材的报道,"铁拳——2004"演习,是我军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当时有数十家媒体的新  相似文献   

2.
为了贴近读者,许多报纸增设了《编读往来》之类的栏目。栏目开办之初,频频亮相;之后,不知什么原因,变成了“偶尔露峥嵘”。笔者1月14日看到某报第5版编发的第31期《编读往来》,等了一个多月,尚没有看到第32期《编读往来》。如此这般,一两个月才刊出一次,该栏目给读者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贴近性”的现实意义所谓“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就是指新闻报道对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人们现实需要来说,所持距离的远近程度。现实的新闻理论中,还经常谈到“接近性”一词。但是“贴近性”与“接近性”是有区别的。“贴近性”是指新闻的内容而言。即指这则新闻本身对于受众来说,密切程度如何,关注程度如何;而“接近性”是指新闻发生的地点离受众远近的程度问题。同样一件事。发生的地点离受众越近越重要。譬如,不久前结束的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对淄博人来说,新闻价值就比其它地方的人大一些。淄博人很关注,其它地方的受众也许会一览  相似文献   

4.
段鹏 《新闻采编》2004,(6):40-40
近年来,新闻报道策划已为越来越多的新闻界同仁所认可,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事实上,新闻报道策划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好,会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运用不好,则会适得其反。可谓成亦策划,败亦策划。  相似文献   

5.
读本刊第二期《论新闻倾向性》(何光),甚有启发,也有一点不同意见。现谈谈个人看法,作为补充并供大家讨论。(一)什么是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就是新闻传媒通过报道客观事实,企图给予受众的某种影响,包括政治影响、思想影响、道德情趣影响等。这种...  相似文献   

6.
新闻作品中空洞、虚假、夸张的成分就像蒙在其表面的一层灰尘,乍一看来,似乎是一个知识水平和文风的问题。深入下去,则可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如有的学者将新闻失实的原因归结为政治上不坚定、理论上混乱、名利思想作怪、思想方法片面等四个方面,理论界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更多地是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诚然,这些剖析确实切中要害,并有很高的指导价值,但一篇新闻作品的产生,不仪受到这几个方面的制约,同时也与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状况等要  相似文献   

7.
陕西安康日报的张钧同志提出了新闻报道的负社会效应问题并做了一定的探讨(见1990年第3期《中国记者》),很有见地。但笔者感到言未尽意。只要我们认真地回顾一下自己的新闻经历,恐怕谁都会发现,新闻报道的负效应不但经常、大量地发生,其后果也常常是很严重的。有的是作用于读者心理;有的危害实际工作;有的后果可能立刻显现出来,有的可能潜伏一个时期;有的可能象一阵风刮过之后无大伤害,有的可能扎下根去,贻害多年。因此,新闻报道的负效应问题实在是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个大背景下,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各种有关商品、市场、消费、需求以及收入等民意调查,开始进入我国的新闻媒体。从而,促使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为新闻的报道——精确新闻报道,在我国媒体中迅速崛起。公众需求的变化与精确新闻的走俏在把效益和效率放在首位,视时间如金钱的市场经济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和沟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迅速发展的大众传播业,使人们对媒体的依赖也愈来愈强。但是,依赖谁、依赖什么内  相似文献   

9.
黄团元 《新闻记者》2008,(12):58-58
已故作家浩然在<河北日报>担任记者时,写过一篇<中共后钱庄党总支领导农业社抓紧开展春耕生产>的长篇报道.写稿时,该社生产任务还没完成.浩然想,将稿件送邮局寄发到报社编辑编稿见报,至少需要5天;而生产任务不需5天就可完成.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我国是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在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我国是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在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三农”新闻报道,是党和政府农村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2.
纵观今年的"黄金周",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各地景区游客量、旅游收入均创历年新高,少有从另一个角度去报道此间引发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问题文章。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报道中,平衡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门艺术。新闻传播实践也表明,受众想要了解全面的信息、多方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真正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公正。从这个意义上讲。平衡又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理念。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树立平衡的意识。运用好平衡的原则和艺术,避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正在逐渐改变,很多困扰"三农"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正在破解中。在这种除旧布新的时代中,整个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涌现出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和新人物,这就为新  相似文献   

15.
林振丰 《视听纵横》2009,(4):114-114
纵观历年来新闻媒体的好新闻及在地方乃至全国获奖新闻中,有不少是以小见大的新闻作品。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往往就是通过一件小事,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全新的时代精神、伟大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6.
“建设性”的精髓在于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着眼于“解决问题”,不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高手”,还要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家”。加强报道建设性是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特别要求和高标准要求。“建设性”的多维思辨——新闻报道建设性含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并成为各家媒体进行报道优化与改革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第二炮兵某部党委始终把新闻宣传当作开展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展现官兵风采的"重要舞台"和进行对外宣传的"形象窗口",演好新闻报道工作的"三重奏",新闻报道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被上级机关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姚兰 《新闻窗》2008,(4):37-37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总任务、总要求,也是新闻宣传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新闻单位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把握好度。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把握度的观念和正确的标准,二是要能通过科学的思想方法把握准度,三是要善于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好度。这三方面,也是对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政治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报道热点已成为一种新闻现象。对这种现象如何认识?怎样才能搞好热点报道?这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一、热点新闻产生的大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个阶层、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都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在这调整变化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些引人注目,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些政治、经济事件和社会问题,这些都是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近来阅读报刊,发现“大力”、“大办”、“巨大”、“很大”等字眼出现频率很高,有的同一张报纸竟出现多条含有这类词语的标题。甚至连一些一般的、局部性的工作报道也轻易使用这一类词语,实在没有必要。几十年来,我们吃了不少“大力”、“大办”之类的苦头,有不少事情,开始高喊“大力”、“大办”,最后效果不佳,甚至造成危害。我认为随意使用这一类词语有以下几个弊端:一、看标题很来劲,其内容平平,给读者以华而不实之感。二、容易给读者造成误导,以为又要搞什么运动了。三、没留有余地,把话说得太绝。四、容易刮“风”,使下面无所适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