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丽 《教师》2014,(21):113-113
正当今教育改革的精神和宗旨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有创意的人才。作为基础教育,各门学科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语文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以问题结构语文阅读课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可谓一箭双雕。那么,如何以问题结构语文阅读课教学呢?1.设计三个层面的问题,达到三维教学目标备课时,教师要深钻细研教材,围绕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  相似文献   

2.
王静静 《山东教育》2011,(25):28-29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反思当前的阅读课,我们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是一种课型,那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精读式感悟。久而久之,这种单一的阅读课  相似文献   

4.
阅读文本,就是为了全面把握、准确理解文本,而要全面把握、准确理解文本,就需要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在实际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不会或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本,常常造成阅读理解上的不正确、不准确、不全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一些整体感知文本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引领阅读 领悟表达——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新课程标准(小学高年段)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引领学生读懂课文写了什么,更要指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么表达的.  相似文献   

6.
黄秋桃 《成才之路》2012,(18):94-9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感知课文的最好手段,正确地引导学生朗读是理解内容的最佳方法。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谈谈运用朗读教学法的一些肤浅体会。一、明确目的,感知内容一篇课文,学生读前应提出指向性问题:理解什么?思考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所提问题应具体明了,难易适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很难在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一般都要二到三课时,大致经历"导入新课——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重点探寻——总结全文——领悟表达——拓展延伸"的过程。我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最近一两年来小语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刊曾专门组织文章,在2009年第1-2期上做过专题讨论。2009年岁末,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在富阳市永兴学校举办了专题研讨活动。可以发现,业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入,本刊特选登本次研讨活动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也占有一定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篇目也水涨船高,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成为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联合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这样的倾向:一是精雕细琢,字词句段篇一把抓,与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留有“空白”的,巧妙地运用补白的教学艺术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和生活的体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去延伸、去补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更好地走进文本,进而使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张以新  马敏 《山东教育》2011,(10):26-28
【教材解读】"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是本组教材的主题。四篇主体课文《乡村人家》《古诗词三首》《牧场之国》《麦哨》和"阅读链接"中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运用不同的色调,展现了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风景,表达了作者对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在不断地改革,但教学效率却不高。许多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仍做不到文通字顺。其中升入大学的大多是中学阶段的佼佼者,近年来许多大学也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每况愈下。许多学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四步法主要分四个步骤阅读文本:首先是精读,要读通全文,从理解词语入手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表层意思,即整体感知文本。其次是解析,从理解文章的语句入手理解文意,重点抓三种语句,一是抓住传达文中重要信息的语句,即能揭示文章内涵的语句。二是学生感兴趣的语句。三是一些疑点、难点,对这三种语句要精心研读,以求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再次是感悟,悟出内  相似文献   

15.
吴燕 《生活教育》2011,(14):42-43
比较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篇章的关联性,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会文本的意境,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加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提高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今天老师这里有几幅美景图,想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播放乡下景色图片,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音乐)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这里的景色很有特点,都是乡下的景色,很美。师:这里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在这里,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第六组课文,走进乡下人家,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把字音读准,长句子多读几遍,争取做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起始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王雪 《教师》2012,(28):66-66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顺应时代要求,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已摒弃了过去那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  相似文献   

19.
【问题呈现】教学《一夜的工作》,整体感知课文之后,老师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品读词句意味。读到“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