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退休,盛颖就报名参加了徐州I老年大学葫芦丝班。在这之前,她从没想过自己会走下站了55年的讲台,从授业解惑的老师转型为虚心求教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与葫芦丝的相识,还得从三年前说起。记得在上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音乐老师让我们带葫芦丝。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让我们带葫芦丝干什么?这时,老师又说了:"下节课我们学吹葫芦丝。""耶!"同学们欢呼起来。可是我却想:吹葫芦丝?难吗?我能学会吗?上音乐课了,老师先给我们吹了首《月光下的凤尾竹》。那美妙的音乐立刻把我吸引住了,想不到普普通通的一个小葫芦,竟然能吹出那么动听的  相似文献   

3.
袁柏芳 《成才之路》2009,(25):72-72
通过三个学年来的教学,我在实践过程和教学理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现总结为以下几点,以供同行参考。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初始,我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经过与校领导协商:我校的铃声用葫芦丝经典名曲为背景音乐;利用音乐课和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播放葫芦丝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葫芦丝的音乐美;在音乐课堂上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父母皆在国内顶尖的大学任教,我从小就在该大学的附小、附中读书,这里盛产"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我人生的前12年基本是在这种生物的包围中度过的。我爸死党的孩子,是我们班头号"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永远排名前三、弹钢琴、吹葫芦丝、民乐团竹笛首席、跳民族舞、校田径队短跑主力、大队委,更可怕的是,她还是公认的班花!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备“六·一”的节目,学校的李老师办了一个葫芦丝特长班。不花钱还能学个一技之长,我暗自高兴,给女儿报了名。虽说只是利用活动课练习,可一个月下来,女儿也吹得有声有色。也许是因为多次受到表扬的缘故吧,她竞动起当小老师的心思来,星期天非缠着我要给我上课。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备"六·一"的节目,学校的李老师办了一个葫芦丝特长班。不花钱还能学个一技之长,我暗自高兴,给女儿报了名。虽说只是利用活动课练习,可一个月下来,女儿也吹得有声有色。也许是因为多次受到表扬的缘故吧,她竟动起当小老师的心思来,星期天非缠着我要给我上课。  相似文献   

7.
我爱葫芦丝     
小唐阿姨从云南出差回来给我带来一件独特的礼物——葫芦丝。葫芦丝其貌不扬。它有一个比拳头大一点的葫芦,连接着一根七孔竹笛,两侧并排着两根稍短偏细的竹管。它是这样的普通、简洁。起初,我把葫芦丝当成了玩具。可凭着我稍懂音乐的手指摆  相似文献   

8.
财富     
很多人认为,财富就是金钱,钱越多,财富就越多。我看不然。财富还包括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强于别人的特长,幸福美满的家庭……拥有了这些,也等于拥有了一笔财富。如此说来,就连我——一个小学生也拥有一笔不大不小的财富呢!我的财富体现在吹奏乐器方面,我会吹葫芦丝和萨克斯。先说吹葫芦丝吧。我是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葫芦丝的。刚开始,我既不会识谱,气息又短,总是吹不连贯,因此畏难情绪很重,在葫芦丝班里只排末位。妈妈很不甘心,说我从小就有很好的乐感,肺活量又大,应该是一棵学乐器的好苗子。光有百分之一的灵感不够,还需要百分之九十…  相似文献   

9.
这几天.我的婆婆迷上了一种乐器——葫芦丝,就在婆婆吹得兴致盎然的时候.葫芦丝突然坏了.发出的声音很不对劲儿。婆婆非常着急,让妈妈帮她拿到乐器店修理一下。  相似文献   

10.
首次针对为什么在所有器乐中单单葫芦丝和葫芦丝音乐被称作是一种文化?葫芦丝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她与葫芦丝音乐究竟什么关系?如何促进葫芦丝文化全面发展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和论述。对葫芦丝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可谓风靡全国。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葫芦丝的优美音色。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着迷于它的音色,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喜欢它。我根  相似文献   

12.
正葫芦丝是一种旋律性很强的民族吹管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魅力成为民族乐器大家园中的一枝独秀。虽然葫芦丝学习起来较为简单,但是我们学习葫芦丝不能仅停留在能够演奏上,还应该从深处去挖掘葫芦丝的乐器性能及演奏魅力,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谈谈葫芦丝演奏中的美学原则。葫芦丝中的"丝"字更多是指美学上的审美范畴,就此一字,为我们总括了葫芦丝演奏中必须坚持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3.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乐器,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这种乐器在梁河地区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沿江流域及其村寨,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甚广。葫芦丝不仅蕴藏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并渗透着浓郁多彩的地方民族特色,从其外部构造到演奏音色技巧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从葫芦丝的文化传播谈起,再就葫芦丝的传说、外部构造以及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去印证"葫芦丝之乡"乃实至名归。葫芦丝独特的文化构成,是推动其走向全世界的根本动力,也是葫芦丝得以长期保留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08,(6)
我是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可我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最令我骄傲的是我会吹葫芦丝。同学们,你们知道葫芦丝吗?那是一种民族乐器,出自云南。用它能吹出很多好听的曲子,很出名的乐曲有《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楼情歌》、《侗乡之夜》……这些曲子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15.
林声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55-156
在对现有葫芦丝教材进行筛选、归并、整理的基础上,得出葫芦丝演奏方法三十种,葫芦丝演奏能力十九项,演奏法内容体系包括演奏方法体系和演奏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云阳县东山中学创新性地将葫芦丝引入第二课堂,营造全校师生学葫芦丝、吹葫芦丝、研究葫芦丝的文化氛围,将创建特色文化校园与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17.
周秋萍 《教育》2015,(7):73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2009年11月,葫芦丝作为白鹿小学校本教材,走进了音乐课堂。它那亲切、细腻的音色,轻柔、飘逸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目前,本校三至六年级开展了葫芦丝进课堂的教学。以下是笔者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葫芦丝教学的一点认识。葫芦丝教学的第一要点兴趣的培养学习葫芦丝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需要一步一个  相似文献   

18.
葫芦丝文化与葫芦丝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已由"族群"向"全民族"、由"地域"向"大中华"转变,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但受诸多因素制约,葫芦丝文化及葫芦丝音乐在理论研究、作品创作、传播方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还远远跟不上快速发展的需要。试从理论研究、音乐创作、传播方式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思路,以推动葫芦丝文化在历史新时期的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我有一天在家乡的课堂吹起葫芦丝,不再是为了抵御饥饿,而更多的是述说一个美好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葫芦丝是我国一种具有民族色彩的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葫芦丝现今已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演奏乐器,甚至受到了外国艺术家的喜爱。用葫芦丝演奏出的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能够和其他乐器完美契合。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为小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