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微尘与栋梁     
颇为奇特的是,和别人的过错比起来,我们自身的过错往往不是那样的可恨。我想,其原因应该是我们知晓一切导致过错出现的情况,因此,能够设法原谅自己犯的一些不允许他人犯的过错。我们对自己的缺点不甚关注,即便是深陷困境而不得不正视它们的时候,我们也会很容易就宽恕自己。我认为,我们这样做也许是正确的。缺点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同时接纳自己的好和坏。  相似文献   

2.
孙京香 《成才之路》2011,(13):6-M0003
人总是在不断地指责别人的过错,设法让别人来理解自己的想法,想办法来改变别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指责总是无法接受。那么,人如何才能使自己真正地快乐?就是耳顺,乐于接受不同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不去过分在意他人的生活,而去精心经营自己的人生。学会时时地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3.
“一个真正的朋友,不在于他对你的才能赞赏到什么高度,而是对你的错误容忍到什么程度。”人往往不能像容忍自己那样容忍别人,因为这样才过多把注意力集中于人家的过错上。我们可以宽恕自己撒一百次谎,却无法容忍别人一个近于玩笑的谎话;我们可以在每次失败后给自己很多开脱的理由,却不能给别人一个解释的机会;我们可以容忍自己心灵上的尘埃越来越多,却无法容纳别人一  相似文献   

4.
原谅别人     
佚名 《高中生》2012,(7):47-47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相似文献   

5.
许丽丽 《今日教育》2008,(10):40-41
英国著名大教育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曾写道:儿童应受赞扬的时候,就要当着别人的面去称赞他们。儿童受到赞扬之后,经过大家一番传播,奖励的意义更大。而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会更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特别不能在别人的面前揭孩子的伤疤。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会更  相似文献   

7.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别人。如果轻易答应了,而发现自己做不到,会让自己很为难,如不做,还容易被别人误会成不讲信用的人,可谓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8.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会更小心地去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好评。若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了打击,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心  相似文献   

9.
关于幸福     
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以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我们同情别人生活不幸而自觉着幸福,我们评价着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深觉自己又高尚又美好。于是,我们也无法不提高了警惕地想到,人家将对我们的生活怎么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困扰,我们无法解脱这个困扰,我们很沉重,无法轻装上阵。为了这个困扰与顾虑,我们自己的感觉反倒下降,反倒被我们自己忽略。我们心里充满了奇特的自尊与自卑。别人的目光对于我们是那么重要,使我们不安。如果得不到公众的承认与肯定,我们再幸福也不幸福了,我们再快乐也不快乐了。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0.
《快乐阅读》2020,(5):14-15
命运就像脾气古怪的孩子,阴晴不定,有时你明明很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然而,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你要学会原谅,原谅别人,更要原谅自己。无论你昨天有多失败,都要学会向过错告别,然后从今天开始,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11.
容忍有度     
我想,我们应该对自己产生崇敬之情,更应该感谢造物主。有的时候多观察自己,会发现生命的哲理。你撕下过自己的老皮么?不,不,不要领会错我的意思,我决然不是变态。其实,我第一次撕下自己的老皮是因为长期弹钢琴导致手指前端的皮翻  相似文献   

12.
孟子形象     
对于孟子,我们都很熟悉。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孟子的形象:一是别人眼中的孟子;二是孟子自己的评价;三是我心中的孟子。别人眼中的孟子,主要是从孟子同时代的人对孟子的看法和后世人对孟子的看法两方面叙述。  相似文献   

13.
孟子形象     
对于孟子,我们都很熟悉。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孟子的形象:一是别人眼中的孟子;二是孟子自己的评价;三是我心中的孟子。别人眼中的孟子,主要是从孟子同时代的人对孟子的看法和后世人对孟子的看法两方面叙述。  相似文献   

14.
神女峰     
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以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我们同情别人生活不幸而自觉着幸福,我们评价着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深觉自己又高尚又美好。于是,我们也无法不提高了警惕地想到,人家将对我们的生活怎么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困扰,我们无法解脱这个困扰,我们很沉重,无法轻装上阵。为了这个困扰与顾虑,我们自己的感觉反倒下降,反倒被我们自己忽略。我们心里充满了奇特的自尊与自卑。别人的目光对于我们是那么重要,使我们不安。如果得不到公众的承认与肯定,我们再幸福也不幸福了,我们再快乐也不快乐了。我们自己无法证明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幸福无法由我们自己验明。我们被动地生活,寻找幸福,我们常常寻找不着,因为我们出发时就迷了路。  相似文献   

15.
章月娥 《家长》2014,(11):30-31
正自我中心意识强的人是孤独的,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表现得独来独往,在竞争中孤军作战,他们有时可能独享其乐,但更多的时候却在独受其苦。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有些人把过错都推给别人,从不反省自己;他们在任何场合都想成为主角;喜欢钻牛角尖;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对比自己优秀的人不屑一顾,冷嘲热讽、态度傲慢。其实,他们那是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至愚与至恶     
据说,孔子的高足子路听到人家指出自己的过错,就特别高兴(“闻过则喜”)。这当然是一种极高的人格修养和人生境界,也许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至少要牢记上面这句格言,不要“恶闻己过”,一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就火冒三丈,因而成为“至愚”之人。  相似文献   

17.
小笛信箱     
树立信心倾听心声缓解压力问:以前我们班有个小女孩,我很喜欢她,忍不住就把心事向她表白了。谁知这事传得飞快,从此她在别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她。我们已经分开了,可我很想和她成为好朋友,我该怎样面对她,又该如何对她说呢?(孤独男孩)答:喜欢别人、被别人喜欢都不是过错,为什么要抬不起头来?恐怕跟你的张扬有一定关系吧,以致引起周围同学不明事理地瞎起哄,使无辜的她受到了不该有的伤害。重新面对她,你必须充分尊重她的感受,因为你们能不能成为好朋友不完全取决于你,她是关键;她接不接受你,你的行…  相似文献   

18.
前一阵子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说起曾巧遇高僧,请教在工作单位遇到人事问题,高僧送了他四句话:"把别人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话很绕口,仔细回味却是很有道理。回味久了,再回头看现实生活,把这些话用到我们的子女教育上:"把孩子当别人,把孩子当自己。把自己当孩子,把自己当自己",这简直就是育儿箴言,透着一股禅机。  相似文献   

19.
把心掏出来     
我只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忠实向导,那就是标志着我生命延续的感情之链,而且通过这些感情,也成为说明其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链。我很容易忘掉自己的不幸,但是,我不会忘记自己的过错,更不会忘记自己美好的感情。对我来说,对过错和美  相似文献   

20.
在怨恨中,没有人是赢家,让怒气长期在胸中燃烧,只会灼伤自己,为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只能毒害自己的心灵,与其这样,不如学会宽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