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元洛 《寻根》2001,(6):16-17
岳武穆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是一曲豪气干云的英雄颂,一阕哀声动地的悲怆曲,也是一道时间的风沙永远无法侵蚀的诗之丰碑。然而,这首名词的作究竟是谁,竟然引起了一场众说纷纭的争论。首先提出怀疑这首诗为伪作的,是近代学余锡嘉。他在《四库提要辨证》卷23“岳武穆遗”条下,提出两点理由:一是此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阶所编之《岳武穆遗》,徐  相似文献   

2.
赵园 《中国文化》2008,(2):83-92,93-97,I0001-I0004
明末士大夫之营园 写明末文人故事,几乎不能不写其时的名园,因为许多故事本以大小园林为数演之所,也赖有这一种特殊的背景而展开。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就写到了陆氏南园、杞园、三老园、不系园等。祁彪佳说其时越中园亭之盛,“回廊曲榭,遍于山阴道上”(《越中园亭记》之三,《祁彪佳集》卷八,页199,  相似文献   

3.
随着弗雷节奏舒缓的《无词浪漫曲》的旋律,《茅为蕙北京钢琴独奏音乐会》于去年初冬时节拉开帷幕,系茅为蕙首次在京举办的独奏音乐会,亦是"卡玛城市音乐季·魅力之夜"的收官之作。在茅为蕙投入的演奏中,听众随着音符走进其悠然恬淡的艺术世界??尤其《图画展览会》一曲,  相似文献   

4.
王博 《中国文化》2012,(1):194-206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该知道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石头记》,但是对其它的几个名字就有些陌生。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有凡例说道: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來,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  相似文献   

5.
李福蔚 《寻根》2015,(3):43-47
灯曲罐的挂件型制笔者十多年前在民俗采风中对西府婚俗中的灯曲罐进行过采编,原文录于2000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西府民俗》:灯曲罐是过去婚嫁时,娘家的陪嫁品。婚俗中,有一套六件新房挂饰品,"灯曲罐一对、信插、门帘帽、甩子(拂尘)、笔插各一件",均是由女方必备之物。  相似文献   

6.
杨宪益 《寻根》2000,(1):74-77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破阵乐》,太宗所造也,太宗为秦王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秦王《破阵乐》之曲,及即位(627年),使吕才协间律,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征等制歌词。百二十八人披甲执戟——甲以银饰之——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兴。”又载:“贞观七年(633年),太宗制《破阵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令吕才依图教乐工百二十人,披甲执戟而习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夹往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数日而就,更名《七德…  相似文献   

7.
戎昱是中唐诗人,生卒年代大约在744—800年之间。戎昱一生写下了100多篇诗文,其诗风继承了高适、岑参等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大多数诗作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心情。戎昱也写过不少边塞诗,其中《塞下曲六首》是一组描写边地征战的诗,《塞下曲》(其四)为:  相似文献   

8.
一曲《金色的故乡》天籁般响起人们一夜间便记住了你的名字索朗旺姆?A,在雪域之光的照耀下你骑着金马从遥远的天路走来用水品般透明的歌喉勾勒出蓝天白云下的雪山、炊烟、格桑花还有牧场上的耗牛和梦游般的羊群  相似文献   

9.
高罗佩及其《大唐狄公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罗佩是一位荷兰外交官,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汉学家和毕生创作中国公案小说的作家。15年间,他在业余时间用英完成小说巨作《大唐狄公案》并使之风靡世界,经久不衰。《大唐狄公案》的主人公是素有东方福尔摩斯之称中国唐代名相狄仁杰。全书约140万字,分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  相似文献   

10.
一生创作了将近500首乐曲,其体裁之广泛令人惊叹,有抒情的浪漫曲、奔放的吉卜赛歌曲、爱国的战歌、重唱曲、合唱曲、芭蕾舞剧、歌剧和戏剧音乐等等。他的浪漫曲《夜友莺》以其迷人的旋律倾倒了世界各国无数听众。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在自己的歌剧《镶维利亚的理发师》第三幕中的配乐就是采用《夜莺》的乐曲。这位作曲家就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洛维奇·阿里亚比耶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花譜,花譜,艷絕秦宫歌舞。幾多玉暖香温,惹得游人斷魂。魂斷,魂斷,紙上呼來如見。[清同治]羊城聽春樓主《調笑令》二十世紀的學者在研究清代戲曲評論著作一一尤其是京劇在北京的強勁崛起之後的戲曲論著時,往往都要面對一個尷尬:清代的戲曲論著很不能說是少,至少是比曲論相當繁榮的明代在數量上多出許多,但是讓學者頭疼的是,其內容跟明代士人之熱衷於考字論調,校聲度曲的興趣卻很不一樣,往往很難準確地把它們定義為戲曲論  相似文献   

12.
老学源流     
老学源流任继愈一老子之学发轫于荆楚,但老子不是多曲之士,他曾到过北方,当过周守藏史,熟悉历史文献记载,接触社会现实腐败现象。他的思想可以概括力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个来源,它继承荆楚文化的特点,贵淳朴自然,反雕琢文饰。*第二个来源,老子博学多闻...  相似文献   

13.
1913年,辛亥革命後的兩年,王國維(1877-1927)完成了現代戲劇史的開山之作《宋元戲曲史》.從那時起,中國戲劇史就成為系統性的學術研究之對象.王國維的興趣主要是在宋元兩代的戲曲,他的書却采用了主導着西方近代學術傳統的進化史學和精英史觀,以宋元戲曲為最高成就描畫了一條中國戲劇發展的軌迹,追溯其起源,整理其發展之脉絡,從中探尋獨特的中華美學傳統.  相似文献   

14.
《三国》电视剧面对的五大矛盾沈伯俊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开播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亿万观众的广泛关注。改编者们(包括编、导、演诸方面)怀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责任感,艰苦奋斗四年之久,谱写了一曲高扬爱国主义正气,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壮歌。从总体上来看...  相似文献   

15.
宋毅 《华夏文化》2013,(1):43-44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浔阳江头夜送客之际,偶遇琵琶女,闻其琵琶声,心动身往,而后知晓她起落的身世,又联系到自己谪居卧病的境况,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遂写下了这篇《琵琶行》。白居易的诗"老妪可读",唐宣宗在《吊白居易》一诗中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到如今他的《琵琶行》仍然在中学生的课本  相似文献   

16.
圆曹禺夙愿     
2003年4月2日,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雷雨》专场首演在首都剧场隆重上演。幽蓝暗淡的灯光,缤纷飘落的雪花。高低错落的灌木树丛,步履蹒跚的年迈长。一曲圣洁忧伤、意境悠远的巴赫弥撒乐曲将观众带进曹禺大师的旷世名居《雷雨》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三禮”及其傳授“六藝”之中,《禮》最紛沓。劉歆《六藝略》列出的《禮》書,凡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包括《禮古經》五十六卷、《經》十七篇;《記》百三十一篇;《明堂陰陽》三十三篇;《王史氏》二十一篇;《曲臺後倉》九篇;《中庸說》二篇;《明堂陰陽說》五篇;《周官經》六篇;《周官傳》四篇;《軍禮司馬法》百五十五篇;《古封禪群祀》二十二篇;《封禪議對》十九篇;《漢封禪群祀》三十六篇;《議奏》三十八篇。顯然比較駁雜。其中最重要的是《禮古經》十七篇,與所稱之《儀禮》約略相似,但又與高堂生之所傳非一物。一百三十一篇的《記》,  相似文献   

18.
(一)《大学》的作者与成书《大学》是《礼记》之第四十二篇。宋以前似未独立成书,也未明作者是谁。北宋司马光、吕大临等以《大学》独立成书并为之解说。二程十分推崇《大学》,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大学章句》)继承与发展二程理...  相似文献   

19.
公元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中国昆曲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纪念中国戏曲界的这一幸事,上海昆剧团于当年10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了新编历史剧《班昭》。提起《汉书》,人们皆知是班固所著,但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班固未写完便病故,真正将《汉书》完成的是其妹班昭。她博学高才,著有赋、文等16篇;《女诫》7篇,征引详博,风格疏朗,展现了其渊博学识和文学修养。她曾为兄班超求征还上疏一篇,情词恳挚,感动了皇帝,下诏将班超自西域召回。鉴于班昭的才学,汉和帝命其续写《汉书》,以承其父兄之志。如何把握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尺度,是历史剧创作中的一个棘手难题。昆剧《班昭》的作者罗怀臻匠心独运,在班昭续写《汉书》这一史实的基础上,发挥艺术想像,设置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悬念,使得这出以昆曲为载体的剧目于平缓优雅中见紧张惊奇。“苦茶别叙/夜雨离愁/……清卷寒灯你孤守/书稿催你早白头/教七尺也含羞……”一曲优雅伤感的丝竹管乐把我们带进了班昭这位古代才女的精神世界——班氏一门以著《汉书》为己任,班彪、班固父子因此曾几度下狱。班昭自幼目睹家事变迁,14岁上书太后,终令《汉书》开禁。兄长班固,...  相似文献   

20.
廣師說(上) 韓退之《師說》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斯言是矣。顧其所謂道,則局於一隅,限於一曲,而無以見道之全。故所作《原道》,乃歸本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一系承傳,似私相授受者。何言之隘陋一至如此乎?夫道之在天地間,充乎六合,豈數人所得而私,又豈數人所得而盡有之乎?觀夫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