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2年国家出版局提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算起,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8个年头。现在,我们应该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8年来走过的道路进行回顾和反思,从理论上澄清是非,提高认识,以便把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持续、稳定、协调地进行下去。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就和问题8年来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是有成效的。图书市场已基本形成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的新格局;城市各种发行网点明显增多,图书市场比较活跃;出版社自办发行发展比较快,某些专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同全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出版体制的改革一样,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艰辛和曲折,但它终究从自身的诞生所带来的阵痛中走过来了,并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6月文化部召开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至今,已经五年多了。全国各地书店根据会议提出的“解放思想,厉行改革”的精神,对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1987年为报告期和1982年的基期来进行比较,回顾一下五年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进程,对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也许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不久前在新华书店总店召开的全国省级新华书店经理研讨会上,就发行体制改革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强调指出,发行体制改革要有紧迫感和长期作战思想;研究发行体制改革不能将视野仅仅放在发行一个环节上,编、印、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并指出,发行行业的特点是既受精神生产规律制约,又受物质生产规律制约,发行体制改革必须很好地考虑社会效益。在谈到下一步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是文化部于去年6月召开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以后的第一次经验交流会。一年多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新的创造。这些充分说明,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提出的方针、原则以及各项措施,是正确的,可行的,今后应当继续贯彻。这次经验交流会,是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闭幕不久召开的。  相似文献   

6.
1、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的概念 有效发行就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报纸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引力的发行。否则,就是无效发行。  相似文献   

7.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十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发行部门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变化。为了记录出版发行部门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足迹,为了总结交流十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发行体制改革的经验,促进发行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署发行管理司组织编写了《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实践》,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王益同志作序,收进了1982年朱穆之、王益同志、1990年宋木文、刘果和袁亮同志分别在全  相似文献   

8.
重新认识自办发行王仿子80年代初,出版社开始自办发行,“以补新华书店发行之不足”。1986年又推行征订经销办法,“经销的图书,由出版社负责总发行,新华书店负责经销”。解除分工专业化对出版社的束缚,肯定出版社的总发行地位,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出版社的自办发行工作,始于1984年6月,当时仅仅是通过邮局搞搞对口征订,可以说这是该社自办发行工作的雏型。随着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1987年12月,该社建立了发行机构,配备了发行人员,才真正走上了自办发行之路。这是一条探索之路,一条充满艰辛之路,同时又是一条满载收获的欢愉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发行集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行集团历史沿革 (一)发行集团形成的背景 80年代发行体制改革所走的道路,是放权承包搞活,划小核算单位,扩大全国各市县新华书店经营自主权.1983年提出"一主三多一少",1988年提出"三放一联".  相似文献   

11.
1982年6月,文化部批准召开的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后,各地书店根据会议提出的“解放思想,厉行改革”的精神,对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试验。现在,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正在全国逐步形成,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发行体制改革是当前出版改革的中心环节。为进一步实现新闻出版工作阶段性转移的目标要求,深化发行体制改革的设想和措施,新闻出版署发行管理司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央级出版社发行研讨会,于1995年8月1日—7日在威海召开。来自全国中央级出版社40多家100多人参加了会  相似文献   

13.
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本刊记者其蒙记: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符合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京召开的出版社发行工作研讨会,围绕如何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出版的指示精神,加强出版社社办发行这个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对几年来社办发行工作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会议一致认为,1982年以来所进行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方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图书发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1983年全国图书发行册数比1978年增长了70%,码洋增长了123%。发行体制改革也迈开了步子。出版社开办的门市部多起来了;集体、个体零售书店(亭、摊)有了发展;购销形式渐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包销之外,寄销、代销、试销、特约经销、自销等多种购销形式,在不断产生和发展;国营书店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等等。在图书流通领域中,束缚图书发行事业和整个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旧体制-统购包销和国营书店独家经营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但是,也应该承认,旧的发行体制还没有根本变革,改革的步子还不快。  相似文献   

16.
马龙 《今传媒》2008,(4):25-27
成都商报发行投递广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是国内较早脱离主报由发行部改制成发行公司的企业之一,也是全国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发行公司.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冷梅报道9月22日,中宣部在天津召开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暨党报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研讨总结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体制改革经验,交流推进党报发行体制改革,扩大党报市场占有率、影响力的做法和体会,探讨党报发行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党报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健康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王涛研究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必须认清当前图书发行体制究竟存在哪些弊端,这样才能确定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主攻目标。就总体上讲,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仍然存在滞后性、波动性、不系统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等问题,但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80年12月国家出版局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书店、书亭、书摊和书贩,开始打破图书发行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提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提出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一主三多一少",即:在  相似文献   

20.
肖云 《传媒》2000,(9):37-39
报界人士都知道,1998年<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发明了一种新的报纸发行方法,即"敲门发行"法.这个方法是如何发现、完善和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