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题破山寺后禅院》(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其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诗成为历代读者所传诵的名句,而关于该诗标题的停顿,也颇值得研究一番。  相似文献   

2.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诗人常建与王昌龄同榜高中,进士及第。这位儒家学子修齐治平的理想近在咫尺,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的骄矜。大历中,曾任盱眙尉。但而后长期仕宦不得意,消磨了这位儒家学子高涨的出仕热情,使得诗人寄情山水,徜徉诗句,以浇心中块  相似文献   

3.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注释①破山寺:即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在今江苏省常熟虞山北麓。禅院,即寺院,寺僧居住修行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万②③  相似文献   

4.
傅伟雄 《湖南教育》2009,(12):52-5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清代浦起龙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是在一种很特殊的背景下创作的。唐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诗人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相似文献   

5.
<正>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散步》,虽然只有580个字,却很好地写出了我一家三代四口人其乐融融、相互关爱的人性美,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时,无疑应该重视其人性美德陶冶价值,但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妙、感悟写作技巧,从而实现其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价值。一、语言朴实,传达感人之情优秀的文章往往通过朴实的语言写人叙事、传达真善美或揭示主题。《散步》有哪些朴实话语传达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国际汉学家宇文所安先生认为"盛唐诗是由一种我们称之为‘京城诗’的现象所主宰。"他将盛唐时期的诗人分为京城诗人、非京城诗人和介于京城与非京城之间的诗人。宇文所安先生大致根据时间的先后区分出了"第一代京城诗人"和"后生京城诗人"。本文拟从这一划分着手来探求盛唐时期"京城诗人"的写作趣味。  相似文献   

7.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为人教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篇目,人教社的课后练习题第二题这样说:“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第四题这样说:“进一步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对于这两道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天伦之乐”的友情和自然景物描写中透露的热爱及李白的乐观开朗性格等信息。  相似文献   

8.
何毅 《考试周刊》2012,(28):57-57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陌上桑》是汉乐府诗中的名篇,千百年来传颂不绝。《陌上桑》的艺术美,有两点需提及。一是此诗注有"三解"。"解"本是音乐专名,即是"章";"章"是"音、十",即乐曲终止的意思。据郭茂倩《乐府诗集》、陈玚《乐书》等探知,"解"是乐府诗中的一种音乐情调性处理,其特点是"变"——强弱,浓淡,缓促,虚实,时空等。《陌上桑》正是借助"三  相似文献   

9.
《与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同为山水游记中的名篇,两篇文章呈现出很多的相同点。如内容上都写到了水、树、鱼、情;在写作技法上,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了修辞,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用词都很生动精练。  相似文献   

10.
写作主体只有具备了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审美价值进行分辨和评定时所需要的感悟能力,才能在对自然、社会的观察体验过程中,领悟到客体所隐含的意蕴,并把握、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与奥义,也只有这样才能才能够写出意义深刻感人至深的文章。审美感悟之"感",既是感知,又是情绪,而所谓"悟",既是一种心理体验也孕含着理性的思维,因此分析审美感悟能力应该就从"感"、"情"、"理"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以修改《请让我来》为例,谈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指出找准促写点,如动作分解、多角度描写、侧面烘托等,可以促进由“读”到“写”的有效转化,同时用好评价量表,让学生学会用评价调整、完善、修改自己的习作,实现以先进带后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写作教学至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