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慧 《教育信息化》2005,(11X):54-56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一门新课程,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和难点。它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和“难”,而且对于教师来说同样也是“新”和“难”。如何通过远程继续教育来帮助区域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昵?下面就从总体构思、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四方面来探讨广州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1.设计说明。泰安市实验学校,是省教委批准的“山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基地,近年来在省市教科所的亲切指导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不仅开足了课程,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而且我们每年都利用庆“六一”艺术周汇展,向社会各界展示我们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同学们较强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家长们的称赞。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外中小学所设计实施的一类基本课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求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评价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是实践活动的一个过程。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起他们进一步参与实践活动的信心与动力,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至今仍困扰着教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实践的学习,活动本身和结果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而是真正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从而满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要求。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笔者以“评能手”的方式进行实践与研究,使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交流与合作、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是对我国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是一门对知识综合利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立足于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综合实践能力。我校在2003年3月就尝试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验研究。但由于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性质的认识,学生活动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网络上,始终没有真正地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根据存在的问题,我校进一步完善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唐淑华 《辽宁教育》2002,(12):31-32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诞生既适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首先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姜平 《湖南教育》2003,(4):35-35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设置的必修课程,它以活动开展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判断综合实践活动效果如何,要通过对课程的科学评价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不是外在于教与学的环节,它与教师的指…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现代“小霞客”人格培养的一个崭新平台,他们在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关注人格发展,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作了一蜱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并积极举办各类展示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与研讨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有效地进行新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教师应该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 ,同时 ,也必须具备适应于此种教学的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基本出发点是整合的方法和问题解决的技能。本文主要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特别是综合性学习 ,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国家课程改革,重视了教学本位,课程改革一出台,综合实践课程首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高。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在新的课程理论指导下,在各校现实条件的差异下,形成了“百花争春”的场面,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形式可人。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教育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要求课程实施主体(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而实施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却有赖于相应的课程和教学的活动。因此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合理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知识技能的综合性,教学应该采用动态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把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放在“成果展示”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看作增加了一门学科、把综合实践活动限制在研究性学习的范围内,这会把综合实践活动引入误区。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从而使学生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归根结蒂就是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纲要》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大熔炉。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很值得大家探讨。我认为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教学活动.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崭新课程形态,它具有开放性、生成性、不确定性和实践性特征。这种不同于学科教学的活动课程,对教师的角色、知识结构和能力及指导过程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然而现实是一些教师存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认识不清,综合素养和能力难以适应其挑战,角色转换不成功等问题。因此,需要教师教育机构、教师自身、中小学和全社会一起努力改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观念和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15.
洪晓玲 《成才之路》2023,(10):89-92
综合实践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乡土文化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十分契合,教师将其合理融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文章从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地位、合理融入乡土文化内容,立足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元素,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探寻乡土文化融入策略等方面入手,对乡土文化融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尝试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应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课题研究,引入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教学中来。小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小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是力求从“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围绕活动“主题”或“问题”来展开教学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树立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而提出问题往往是探究的第一步,有了问题才能探究问题,才能推动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所以问题的提出就显得极其重要,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要担当好这个角色,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其次,要学会应用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达到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1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现阶段,学校没有为综合实践活动配备专门的教师或者增加一定的教师编制.而是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担当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任务。这些教师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他们往往把精力放在原先所担任的学科上。综合实践活动只是作为副科。而且,学科教师本身比较单一的学科知识背景对综合实践活动所涵盖的课程领域适应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杨璐 《淄博师专学报》2007,(4):14-17,23
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从实施之初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日本以发展“生存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学习时间”也从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从本质上来看,中国与日本政治体制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也与“综合学习时间”在实施背景、课程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有诸多差异.但中日这两大课程都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赋予学校、教师、学生相应的自主权、选择权,包括学校直接管理、教师和学生自行研制和学生自我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