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怡菡 《海外英语》2012,(16):216-217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而沉默同样能传达丰富的信息,甚至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然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沉默的理解也大不相同,这些差异往往会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该文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阐释沉默现象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定义,以及东西方文化对待沉默的不同态度和表现,从而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沉默语是一种能传达丰富信息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它的理解不同。中国人认为“语言是银,沉默是金,”相信“静水深流”。而西方人对沉默语的理解则是负面的,认为“我说,故我在”。本文介绍了中西方在文化与教学上对沉默语的不同理解,详细分析了这种差别的文化渊源,强调了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密不可分。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学习它的言语知识方面,还要有非言语方面的知识。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个方面,沉默语是我们成功地学习一种语言,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商务谈判中有意沉默频繁出现并传递交流信息和意图。运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商务谈判中有意沉默的会话含义及其对谈判效果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阐释。同时,考虑到国际商务谈判是跨国商业行为,必然存在文化差异,事实上东西方对沉默含义及功能的认可确实存在差异,导致东西方对沉默理解差异的三大因素是语言观、宗教因素及交际文化观因素。  相似文献   

4.
成语承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所在.汉英两种语言各为东西方语言,不同的地理、人文风俗和文化渊源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形态.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语成语翻译尤为困难,因此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深入研究,采取恰当的译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在垮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特别是沉默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送各种信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西方文化对沉默的理解和使用中的差异.使得沉默客易引起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这种文化误解和冲突在语言交流、餐桌礼仪以及商务谈判中均有所表现.当然,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沉默也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语用功能,如惩罚他人、传情达意、表明态度和追求静寂等.  相似文献   

6.
康宁 《考试周刊》2007,(46):54-55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语言传达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语言之间所蕴涵的文化因素,有意识地关注英语与汉语间的文化差异,从而避免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引起的误解。本文旨在介绍中西方文化因素的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沉默所表达的意义有时具有共性,有时也会截然迥异,甚至造成许多困惑及误解。以陈国明所著《跨文化交际学》中所阐释的非语言交际及文化为理论框架,探讨沉默行为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视角下的对比意义、产生原因及其重要作用,旨在通过对沉默意义的分析,揭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沉默之鱼》是谭恩美实现全新突破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谭恩美对东西方文化和风光进行了真实客观的描述。作家用十分幽默的文笔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相互之间的矛盾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的艺术碰撞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在形象上构建了东方人积极正面的形象,同时对西方尤其是白人的形象进行了颠覆,消除了白人的种族优越感,体现了在世界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多元文化之间的共存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张圆圆 《文教资料》2009,(11):69-70
"蛇"在所有的动物中备受争议,"蛇"一词在东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东西方蛇文化的起源出发,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蛇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英汉两种语言上的应用,这种应用反过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光芒.  相似文献   

10.
南玉祥 《成才之路》2009,(28):50-50
汉英两种语言各为东西方语言,不同的地理、人文风俗和文化渊源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形态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语成语翻译尤为困难,因此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深入研究.采取恰当的译法龙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