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达富 《作文与考试》2023,(Z3):129-131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凡·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安静的孩子     
安静的样子很乖,老师家长很喜欢我们安静,他们常说:“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大人们喜欢安静,大人们更喜欢让他们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很多时候,他们讨厌多嘴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胡汉成长记     
胡汉对人很有礼貌,路上看到大人长辈,立马就会上前称呼“叔叔好!”或“阿姨好!”直到换回大人的那句话:“看,胡汉多乖!”他才平静。有时,如果哪个大人没听到或没时间理他,他脸上便会悻悻地露出难色,这时候,你最好不要正面看他,否则他会觉得你在故意看他的笑话,在取笑他。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里,“石头”可不只是冷冰冰的东西,它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还真的能“激起千层浪”,不信你看: 你听说过“巧言石”(the Blarney Stone)的故事吗?据说,在英国爱尔兰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叫Blarney,城堡里有一块奇妙的石头,相传凡是吻过此石的人都会变得口齿伶俐、善于奉承。所以在  相似文献   

5.
你也许有过这种经验吧,小时候,成人眼中没有用的石头和木片,却是孩子爱不释手的宝物。久而久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装满了他们的抽屉——美国人称为“秘密抽屉”。的确。对孩子来说,这些东西正是不能让大人知道的“秘密财宝”。为什么叫做“秘密财宝”呢?因为他们对于每种东西,都有一种成人无法了解的特殊意义或名称。不仅成人,甚至其他的孩子也不知道这个秘密。一块随随便便的木片,是他的汽车、  相似文献   

6.
换一种方式     
我们经常教育小朋友:玩具大家玩,如果别人向你借。具,你就应该借给他。一次,苟璐琦向黄靖借一块积木,正好黄靖刚刚拿起来要搭桥墩,不想给。苟璐琦就跑来告状说:“黄靖不团结友爱。”大人有时借东西,看到别人正在用,我们一般会转而向其他人借。可小孩子是没有这种思维能力的,他们会因此而吵起来。于是我告诉苟璐琦:“当你借不到玩具时,你可以去向别人借或者找别的玩具代替。只要动脑筋,就能想出好办法。”经过我的“点拨”,他从另一个小筐里找到了一块与需要的积木相似的玩具,很高兴地对我说:“看,我找到了。”人的思维会在…  相似文献   

7.
90后也许不像他们的长辈那样充满“理想”,整天幻想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什么的,但他们一样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不同的只是他们总是希望展现出自己个人的特长;90后也许非常的现实,对金钱薪酬的追逐甚于成名成家的理想,但他们也只是被残酷的现实及就业所逼迫,可以这样说他们比起长辈更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大地;  相似文献   

8.
师:戴嵩在短时间内就画好了《斗牛图》(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贴图),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同学们,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夸赞戴嵩,请你找到以后,学着他的样儿夸一夸。  相似文献   

9.
猜糖游戏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从超市买回来许多糖,有橘子味儿的、菠萝味儿的、草莓味儿的……馋得我直流口水。就在我刚想拿一块吃的时候,妈妈一下子把我拦住了,说:“别急,我们先玩个猜糖游戏怎么样?”“行呀!”我高兴地回答。于是,妈妈背过身子,从糖袋中拿了几块糖后,转过身对我说:“我两只手里都握有糖块,一只手中是双数块,一只手中是单数块。如果你一次就能猜出哪只手里握的是双数块,我就把手里的糖都给你。”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有机会到法国,那你一定要到“邮差薛瓦勒理想之宫”去看看,那是法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尤其是刻在城堡入口处一块石头上的话“我想知道一块有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会让你怎么也忘不掉。薛瓦勒是一位法国的乡村邮差。他43岁时,有一天在送信的途中被崎岖山路中的一块石头绊倒了。他发现那是一块十分美丽奇异的石头。薛瓦勒心头突然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如用这种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该多么灿烂辉煌而吸引人哪!于是,他把这块石头带了回去。此后,他每天都在送信之余寻找并带回一块这样的石头,就这样,一天一块,一年365天,30多…  相似文献   

11.
侄女诗诗今年三岁了,长得白白净净,很讨人喜欢。她还特别懂事,三岁的她显得比同龄人“成熟”,我们都叫她“小大人”。自从诗诗学会走路以后,她就再也不要大人牵着走;学会拿勺子后,就经常吵着闹着要自己吃饭,也许自己吃东西更有味儿。她几乎什么都吃,惟独西瓜,好像跟诗诗有  相似文献   

12.
我的儿子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可当大人们拿他开玩笑时,他从来不信。我一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总觉得他精明但缺少了孩童的天真和可爱。一个星期天,一家三口来到乡下我妈妈家。村上的人和他开玩笑,说了什么我已不再记得,但清晰地记得儿子一如往常不信他们。我想趁机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便紧追问了一句:“你信不信他们的话?”“不信”。“为什么?”我很奇怪,要知道诸如此类的玩笑,往往使他这样大的孩子判别不了真假。“因为我不听大人的话。”当时,我一听儿子的回答便愣住了,从他的“我不听大人的话”中,我似乎明白了许…  相似文献   

13.
高矮哨子     
多多他们在篮球场上玩得好好的,高年级的男生又来捣乱了。那些大男孩一下就把篮球抢到手里。多多说:“哼,他们就仗着个子高!”一个大男孩说:“那你们想办法快点长高呀!”他们哈哈大笑。“快点长高?”多多想,“也许包老师有办法……”中午放学,多多去找包老师。走着走着,远远看见围着一个人圈。多多最喜欢看热闹了。他跑到人圈外面,问一个大人:“是看打架吗?”大人说:“不,看耍猴。”但多多看不见,大人们把他挡住了。挤也挤不进。他着急地往上蹦。“唉,个子矮真吃亏!”多多叹了一口气。这时,旁边有人说:“别急,我比你还矮呢。”多多低头一看,…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亲妈”的玩笑 在我上初中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老爸老妈亲生的,并且深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找到亲生父母。起因缘于小时侯邻居家大人们开的种种玩笑。他们总是说:“苏苏啊,你一定不是你爸妈亲生的,他们都不疼你!”我鼓着腮帮子,瞪着大眼睛反驳:“谁说我爸妈不疼我啦!”我气愤得不得了,早就忘记了啥叫尊敬长辈。可大人们却不跟我计较,接着笑说:“那为啥你姐总是穿新衣裳,你总是穿旧的呀?”  相似文献   

15.
语言拾趣     
福建话里计算水桶是按“脚”算的,他们说“一脚水桶”、“两脚水桶”。说一个人“老了”,有时的意思是说“他已去世了”。广乐人称年纪给小的女年为“大姐”.年纪较大的则为“小组”。凸“失火”实则是“得火”;“失色”仅是“变了色”。凸手锡及戒指虽然戴在手上,仍称为“首饰”。凸福建人最喜用的量调是“块”,如一块屋、一块桌、一块歌、一块故事等。凸坐是坐,站是站。但是即使你在汽车里站着,你也得说“坐”车,而“坐牢”又何尝都是整日“坐”着呢2凸小孩子淘气,大人骂他:‘再淘气,看我揍你!”有时却这么骂:“再淘气,看…  相似文献   

16.
赏识,成功的支点。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正式称小孩子为“小朋友”的第一人。他认为,和成人比较,孩子小的只是年龄,只是生理,不小的是他的“心”,是他的精神生命。所以,他说:“小孩子是与成人享有同等权力的小朋友。”作为大人,我们应当蹲下来,平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信任、理解他们,赏识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热爱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它也许是一种品质,也许是一种行为,也许就是一句令你感动的鼓励。如果有一朵小红花,它代表了感谢,代表了心意,你会送给谁?谁又会送给你呢?应妈妈的要求,我打算夸一夸她,只是没想好从哪里开始夸。是夸她一如既往的美丽外表,还是夸她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呢?  相似文献   

18.
不知你知不知道大人们是怎么评价我们这些90后的,“装深沉”、“装酷”、“逆反”等词都有,我一直都对此很不以为然:大人们老是把我们当小孩。我们懂的东西并不比大人少,别老拿“经验”二字教训人!  相似文献   

19.
有一只小小的虫子 , 喜欢提着小小的南瓜灯 , 在草丛中 , 在南瓜棚下 , 寻找丢失的童话。他遇见飞蛾,说:“你看见童话了吗?”“童话吗 ? 哦 , 不 , 我没有。不过 , 我看见沼泽女人坐在墓地上。也许她知道。”“嗯 ,那好吧 , 也许她会知道。”萤火虫飞过田野 ,飞过小河,他听见教堂里的钟声回荡在空中,他看见蓝色的鬼火飘荡在教堂的墓地里 , 穿着黑色纱裙的沼泽女人坐在一块光滑的墓碑上抽烟。 “你好啊,亲爱的沼泽女人!你不是应该在沼泽地里酿酒吗?”“可不是嘛。”沼泽女人抽了一口烟,吐出一圈一圈的白色烟雾,“你瞧见了吗?那边山顶上的城堡…  相似文献   

20.
师:戴嵩在短时间内就画好了《斗牛图》(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贴图),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同学们,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夸赞戴嵩,请你找到以后,学着他的样儿夸一夸。(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各自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举起了小手)生1:一位商人看了,是这样称赞的:“画得太像了,画得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