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对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过一次作文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是这样的:在写作过程中你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有68.9%的学生选择没有内容可写。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都是学生习作的对象和内容。为什么学生会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熟视无睹,对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毫不动心呢?究其原因是,小学生还不善于观察,特别是仔细观察的习惯尚未养成,加之他们积累的匮乏、认识的肤浅、情感的淡漠,从而导致语言的苍白,信息输出的贫弱。作文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2.
程小娟 《辅导员》2009,(14):66-66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学生有选择的、开拓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现实,是在思维活动的支配下表达自身情感的智力活动。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情感心理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对人对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看破红尘”,情感世界形成很厚的“冻土层”。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文作为学生情感抒发的一个平台的作用就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这个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其过程为:客观现实——心理——语言文字。纵有客观材料,但无写作的激情,仍然不能形诸语言文字。可见作文的优劣,受学生心理活动因素的影响极大。小学生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特殊反映)控制力不够,易受感染,因而在作文指导时,教师要特别重视情感点拨,使学生心理状态由平静而亢奋,最终形成“渴求写作”的激情。下面以第七册基训8(六)“通过一件事,写一  相似文献   

4.
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使我认识到要想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质 ,必须按照心理反映的客观过程指导作文。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而这个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这样 ,我们可以把构思 ,写文章的过程简单地表达为这样一个公式 :客观现实—心理—语言文字。先得有客观存在的“境” ,客观现实的“景” ,人的心理才有所反映 ,再把所反映的内容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在指导作文时 ,用“课内素描”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基本训练 ,这是符合心理反映过程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让学生观察各种静物、陈设、动作、外貌等。抓住特点作“单项”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学生实际”的内涵比较丰富 ,既指学生生活依存的客观实际 ,也指学生认识客观现实的主观实际 ,还指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实际。“学生实际”是学生习作过程中表述和交流的对象。作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现象 ,热爱生活” ,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运用中“易于动笔”,在生活需要的驱动下“乐于表达”。一、真实服务自我作文主要用于交际活动 ,但也是自我服务的需要。如因事因物因人而有感于心 ,一时文思泉涌 ,不吐不快 ,流于纸上进行情感宣泄 ,这就是自…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创新作文?我认为,只要能用我笔写我心,抒我情,写出了真感情,真体验的,就是创新作文;只要是有新意的表达就是创新作文。如何教会学生写“创新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从情感入手奠定思想基础教学中老师要促使学生树立“为情造文”“因情而感,因情而发”的写作观点。教育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点缀,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二、从深入生活和阅读积累入手奠定材料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扩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怎样写好作文?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情感”上给予指导。情感是作文的命脉写文章有了情,下笔就有神,学生们怕写作文,哪来的“情”?只好绞尽脑汁,东拼西凑。为此,我在布置作文构思之前、在写作和讲评之中,千方百计地广开视野,创设和利用有关情境,同题对比,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广开视野,积淀情感广开视野,积累知识的过程,就存在着一个情感问题。作文教学要求我们把从教材中学到的方法和手段,结合自身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认识、体悟运用作文的内容可以说是“五彩缤纷”,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相似文献   

8.
一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学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已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那么,形成这一心理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那么,显然违背了作文之道。文章作为一种情感载体,惟有适度合理地进行情感渗入,才能培养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愤怒出诗人”、“情动而辞发”等都说明情感对写作产生的影响。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渗入情感因素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走进生活,积累情感体验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从生活中来,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家庭可以说是学生体验情感的重要“基地”。那里有…  相似文献   

10.
刘志坚 《现代语文》2007,(8):110-111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学生学习写作必须具体两个基小前提条件:一是写作知识的积累,二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由积累到表达,由模仿到创作。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就是要对学生学习写作进行临场指导,在写作内容方面要指导学生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在写作形式方面要指导学生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虚构、组合等现象时,被老师斥以“内容不真实。情感虚假”,或“作文假、大、空”。结果是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写作?什么是作文的真情实感?所谓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是用笔头说话。可以看出。写作是为了生活的某种需要,是用书面来表达的文学形式。基于上述的认识。再来谈谈对“真情实感”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作文教学中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呢?作文的片段训练是其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那么何谓作文片段呢?所谓“作文片段”,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段的写作练习,就叫“作…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习作作为最能展现学生个性的途径,展现的应该是学生内心最真实的一面。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视写作为苦事,作文内容则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充斥。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张扬个性,凸现自我。然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拓展思路,让他们乐于写作呢?下面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14.
所谓作文.就是通过文字讲话,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自我思想感情。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作文难.难作文”现象,笔者通过亲自实践.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破解写作制约瓶颈、引导学生积累、因材施教等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它既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感到“作文难”。那么,小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笔者认为他们害怕作文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写作兴趣。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岂能写好作文?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小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认真、愉快地完成作文任务。为此,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突破口,只有抓好这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己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效率呢?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1.活化题材 (1)生活化作文。诗人何其芳曾说:“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我国古代的弟子从师,周游世界,就是让学生寻找生活题材、积累丰富写作内容的一种方式。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有记忆,有感知,就愿写,有话要说,有话能说。如《我跟妈妈学烧菜》《爸爸陪我看足球》《学骑车》《过生日》《下棋》《一个人回家》等等,学生在用语言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过程中也能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教学症结何在?我认为主要是“为文而作”.所谓“为文而作”就是指仅从教材每单元作文的要求出发,根据这要求来听、说、写、改.这样的作文教学指导,其不足有三:一是使学生的写作形式单一,内容“雷同”;二是把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简单化;三是为文造情讲假话.这样的作文教学指导,学生仅仅能得到一篇作文,其写作能力提高自然缓慢.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作文的过程是一种双重转换的过程,即由外部的感知转换为内部的感悟,再由内部的感悟转换为语言文字的表述。“感知”和“感悟”是知识和思想的积累,它是写作过程中至为重要的准备因素,影响着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感知源于生活,感悟出于“我”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呢?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性,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真是一语中的,指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感悟生活,学会作文。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落实课标这一教学观念呢?本人认为以下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学生的作文让老师最头痛的是思想贫乏,内容空虚,情感…  相似文献   

20.
作文不仅仅是写文章的活动,而且是写作个体体验生活、参与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主观情感的创造性表述过程。小学生作文有别于作家的文艺创作,也不同于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论著,小学生作文属于“习作”范畴,是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应该有人“扶”,有人“等”,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太高。只要小学生能用自己的笔描述见闻,倾吐情感,畅谈感悟,展开想象,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可以。为此,我以培养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为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