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空中技术的原理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8年,美国的福斯贝里以独特的背越式技术,夺得了第十九届奥运会男子跳高桂冠。十多年来,背越式跳高风行世界,先后有斯通斯、韦西格、朱建华及女子运动员西梅奧妮、迈法特,贝科娃等,都以背越式技术打破了男女跳高世界纪录。在实践中,速度型背越式的快速助跑起跳技术,已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但对背越式的空中技术,却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在技术结构上,空中技术只是助跑起跳动作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最新式的跳高姿势,这种跳高姿势的动作比较简单合理,只要抓住关键,技术是容易掌握的,而且提高成绩较快,因此被很多运动员所采用。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是利用这种姿势创造了世界记录的。我们在跳高教学中,向学生教授了背越式跳高后,学生就把其他的跳高姿势全放了,不遗余力地积极学习背越式,这充分说明了背越式跳高姿势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背越式跳高不同于其他跳高。这种跳高姿势是采用弧线助跑,身体垂直姿势起跳,能更好地利用脚蹬地的力量,使起跳时的爆发力运用到身体重心之上。摆动腿采用屈膝  相似文献   

3.
我国跳高训练中应重视的几项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超 《中华武术》2004,(11):23-24
跳高作为竞赛项目起源于英国,开始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跳高运动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形式,但现在多以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为主。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以2.24米荣获第19届奥运会的跳高金牌,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在1957年曾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2.37米、2.38米和2.39米的成绩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目前我国男女跳高成绩不甚理想,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还有很大差距,本人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在普遍认为,背越式跳高技术比俯卧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其内容之一就是前者能够运用更高的助跑速度。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中,采用俯卧式技术的,起跳前的助跑速度为7-8米/秒(亚辛科达到8米/秒);而采用背越式技术的则可达到8-8.2米/秒(朱建华为8.19米/秒)。  相似文献   

5.
自1968年背越式跳高技术正式问世以来,对该项技术的科学性、实效性等,在运动员、教练员以及专家、学者中间,一度曾引起过激烈地研讨与争论。然而,由于它比俯卧式简单、易学,在世界上很快就得到广泛普及。跳背越式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青少年跳高的成绩提高很快。仅仅15年的时间,男女跳高世界纪录就被它囊括了。年仪21岁的中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不久前在民主德国的一次国际比赛中,以2.39米的成绩打破了他自己保持的男子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的来历目前世界上一流的跳高好手采用的姿势几乎清一色为“背越式”。我国的朱建华,“古巴弹弓”索托马约尔都是采用这种姿势。其实“背越式”早在本世纪60年代末便已诞生了。发明者是一位名叫佛斯伯里的美国跳高名将。年轻时的佛斯伯里一直梦想着成为跳...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速度的快慢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作用,助跑距离长、速度快是很多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之一。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以助跑速度快、“进攻性”强而著称。电影胶片的分析结果表明,他在临近起跳时的助跑速度可达8米/秒以上。这一速度上的优势帮助他创造了世界记录。他的教练胡鸿飞曾提出“以速度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跳高运动发展至今,背越式技术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已经形成,当今的世界男女跳高纪录都是由采用背越式技术的运动员所创造。同时,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理论体系也已经建立。但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潜力在什么地方,并不十分清楚。关于背越式技术的研究表明,在一些问题上,专家们的观点并不一致。因而,了解各种观点,并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必将有助于充分挖掘背越式技术的潜力,促进跳高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跳高教学与训练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背越式起跳技术的难点,突破难点,本文以动力学为视角分析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探析跳高起跳技术的实质,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学习、理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提供新思路,为有效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助力,为提高背越式跳高竞技成绩献策。  相似文献   

11.
弧线助跑在背越式跳高中的作用及练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资料与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弧线助跑对背越式跳高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了弧线助跑练习的方法与要求。对正确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和训练重点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刘鑫 《中华武术》2018,(2):41-42
背越式跳高技术长期以来都是当今国际跳高技术的主趋势,所以,当前无论在国内学校体育的田径教学,还是校外业余田径培训过程中,背越式跳高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专门技术之一。然而,在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真正运用和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由于当前很多人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了解不到位,在理解上有许多偏差,致使不正确的技术普遍存在。迄今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尚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在体育界众说纷纭,对于起跳时与起跳后身体的力量供给未能够给予说明,因此许多培训人员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给学生讲解。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再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的柔韧性练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越式跳高的柔韧性练习柔韧性是背越式跳高所不可缺的素质之一,它对提高背越式技术和运动成绩起着积极作用。以下介绍八种适用于背越式跳高的柔韧性辅助练习。  相似文献   

14.
运用比较法分析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法分析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重点武汉体育学院陈建国从目前学习过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函授生当中(函授专升本),可以发现不少人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教学重点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分不清与其它跳高技术教学重点的区别,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53名体院学生背越式跳高技术现况调查分析,讨论了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其教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对实验班进行为期4学时(一个月)的背越式跳高最后两步助跑对跳高成绩影响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后两步助跑对背越式跳高成绩有显著影响;加强最后两步助跑技术,对整个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完善,包括动作的规范性、可控制性和可操作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其实质是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的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两步”起跳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揭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内在规律,引导和启发挖掘过杆技术的潜力。并通过对基层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过杆技术训练前后的对比研究,探讨提高跳高过杆技术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越式跳高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跳高技术之一。研究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动作,对于合理掌握这种跳高姿势,提高运动成绩是有重要意义的。笔者在上海体育科研所生物力学组及市运动技术学院的大力协助下,对背越式过杆动作做了一些测验和分析,供教练员和有关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盛子平 《中华武术》2018,(12):30-31
小学阶段的业余训练中跳高主要还是以跨越式跳高为主的,但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背越式已经逐渐取代了跨越式,但是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求较高,小学生相对于初、高中来说他更加难以正确地掌握其技术动作,但小学生爱模仿,柔软性好,这是初、高中学生不具备的,所以小学生在背越式跳高的四个基本技术动作上都能均衡发展,为初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因为他的发展均衡,所以对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小学生较快地掌握背越式跳高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