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有许多触目惊心的险象,我们少有目睹,多有耳闻,更不可能亲身经历。对于涉世不深,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未知世界更是潜藏着危险,但我们又不能因此扼制孩子探索未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发明了“危险的故事”,即:把报纸上看到的、生活中听说的危险事情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通过故事,把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变为孩子头脑中的储存,训练孩子预见危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运用“三画法”开发孩子右脑智力,就是启发引导孩子通过“画故事”、“画音乐”、“画文章”,来激发孩子右脑,促进孩子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画故事”,就是由父母先给孩子讲故事,然后指导孩子把故事中最主要的内容画出来,使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图示化、形象化。绘画和听故事,都是幼儿和小学儿童特别喜爱的活动。家长在选择故事时,应注意故事的内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不喜欢吃饭,每次吃饭都让父母伤透脑筋。一天,父亲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  相似文献   

4.
孩子小时候是接触人和社会十分重要的时期,此时就要开始培养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呢?提高认识能力讲一些生动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寓道理于故事之中,以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培养评价能力可以把正反两件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去鉴别,或者与孩子讨论某一事例,同时加以引导。培养辨别能力在他做一件事之前,先让他说出怎么办(说出两种以上的办法),再让他评价哪种办法好,然后再让他做那件事。或者是先让他办一件事,之后评价办得对不对,这时要以鼓励为主。培养自制能力给他讲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孩子很喜欢听故事,有时还能把故事简单地复述出来。这对发展孩子想象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益处。但家长有时苦于没有时间,不能满足孩子听故事的欲望。我以为,歌谣短小且节奏感强,很适合家长教孩子念读。  相似文献   

6.
准备去海滩     
正父母陪孩子一起看漫画时,可以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1.陪孩子看漫画以前,你可以把漫画的题目告诉孩子,让他猜猜这幅漫画会讲什么故事。鼓励孩子观察整幅漫画,问问孩子:"故事里都有谁呢?故事发生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背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过:“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绘本阅读活动教育实践,我发现每一个孩子对于绘本画面的理解、对于情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引子: 去森林公园春游后的一天,娴娴在与其他孩子闲聊。“我看到了开花的小草。”有人提出异议:“小草不可能开花。”“可是,我真的看到了!这些花漂亮极了。以前我只知道花会开花,小草怎么也会开花呢?”有六位孩子证实了娴娴的说法,但仍有孩子不信。 [看到孩子们对这一问题兴趣浓厚,我就想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孩子探索有关植物的内容,帮助孩子提高观察能力以及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  相似文献   

9.
家教文萃     
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孩子小时候是接触人和社会十分重要的时期,此时就要开始培养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孩童时期最善于模仿,但仅仅模仿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引导他懂得道理。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呢?提高认识能力讲述一些生动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寓道理于故事之中,以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培养评价能力可以把正反两件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去鉴别,或者与孩子讨论某一事例,同时加以引导。培养辨别能力在他做一件事之前,先让他说出怎么办(说出两种以上的办法),再让他评价哪种办法好,然后再让他做那件事…  相似文献   

10.
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孩子缺乏良好的绘画能力,如何巧妙地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成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理想。孩子对故事有与生俱来的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孩子在故事中使用色彩、线条、构图和一定形式的搭配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内涵;可以借助故事来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从而将绘画的形式、内容和技巧有机融合;可以利用孩子那双好奇的眼睛观察、认识事物,借助孩子真挚的童心来理解、创造画面;可以在故事的情节或意境中,折射出  相似文献   

11.
有个孩子与妈妈一起吃饭,妈妈说:“我不喜欢吃鱼肉,喜欢啃鱼骨头。”把鱼肉都让给孩子吃了。后来,孩子长大,妈妈老了。吃饭时,孩子说:“妈妈,你喜欢啃鱼骨头,就把鱼骨头给你吧。”这个已经忘记从何处看到的故事,却一直印在我  相似文献   

12.
一、听写:在孩子学习写作之前,你把孩子给你讲的故事、梦想、奇遇草草地记下一些来,然后用别针钉在一个地方,并给他解释那上面写的是什么东西。孩子看到他自己的话变成了看得见的文宇  相似文献   

13.
一、把作文的技法藏在“故事”里 喜欢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把枯燥的作文技法转化成生动的故事奉献给孩子们,能够化解教学难点,孩子们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而且记忆深刻。如教学作文指导课《漫谈观察》,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  相似文献   

14.
故事具有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的特点,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能提高孩子对语言的专注程度。内容连贯的故事有助于孩子进行记忆、学习和掌握,在孩子复述或表演故事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鼓励老师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地重组和创编,利用各种资源,编出适合学生实际的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的内容。在故事教学中训练小学生创编故事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习作水平。目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利用创编英语故事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换一个角度     
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个孩子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故事,而从孩子当时的那个观察角度来看杨桃,看到的的确是五角星。文章告诉我们,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眼光,不断地变换角度去观察,去体验。曾经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位老婆婆整天愁眉不展,有人问她,为什么每天都伤心。她  相似文献   

16.
这天自由活动,有孩子想听故事。我随手拿了一本《猴子和鲤鱼》的图画书,先让孩子们看着图画自己动脑筋编故事,说说猴子和鳄鱼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梦双和静媛说鳄鱼把猴子吃掉了,李雨茜却说,小猴子跳到鳄鱼的背上,鳄鱼带着小猴子去旅行,在路上看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于是我就在雨茜小朋友的故事框架上补充修饰了一下,完成了一个新的故事。我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又把图画书上的故事讲了一遍,请孩子们比一比,说一说哪个故事更好听,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说,我们自己编的故事好听,因为是自己编的所以好听。孜腾小朋友的理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对孩子的观察,收集了三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故事来阐述和分析孩子之间的交往,通过这些故事能够更深地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后来终于意识到,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他们知道走进教室大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引人入胜,但却没有完成的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他们知道如何编辑错误,他们希望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他们有能力让孩子快乐,也有能力让  相似文献   

19.
为孩子创造条件创造力不是天生的,是在对世界的观察、游戏等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要为孩子准备一些用于观察、描绘、制作、剪贴的材料,如积木、沙箱、面粉团、浆糊、贝壳、羽毛、布片等,让孩子自由创造。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引导孩子的想象力经常给孩子听一些经典的音乐;带着孩子参观一些知名画家的画展;外出旅游接触新鲜事物,这可以提高孩子的欣赏能力,为他们的想象力铺垫基础,有利于培养孩子求知兴趣。经常给孩子讲故事经常给孩子讲科学家的故事,讲科学发明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当科学家的向往。通过听科…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才艺兴趣班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被他爸妈生拉硬拽地送进来;你可以看到孩子画不好画,急得尿裤子;你还能看到两个孩子因下棋输赢之事打起来……”兴趣班的许老师这样告诉我们。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发生在兴趣班里的故事,看看孩子们在兴趣班的各种表情,以及表情背后折射出的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