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高校间人才流动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才流动是调整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需要 ,也是人才自身成长发展、实现价值的需要。高校应正确地应对人才流动 ,转变“单位人”的人才壁垒的思想观念 ,确保人才的流入和流出 ;更重要的是加强本校的建设和发展 ,增强“人才容量” ,提高人才“回归率”。  相似文献   

2.
一、“人才流动”的具体含义关于人才流动,国内外,特别是国内近几年谈得比较多。国内外所指的“人才流动”的实际含义是指人才的工作岗位的调动(《人才开发》1987年第5期:《万人流动,二千名如愿》)这种“人才的调动”仅为人才流动的一种形式,而国内在谈到人才流动时,大多指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邓小平是对知识分子问题讲述最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强调解决人才问题之关键在于发现人才,认为实现干部年轻化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组织保障,重视在知识分子中选拔和培养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贵州人才流动呈现了阶段性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前,人才流动单一,本省“出”外省“进”比较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人才流动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趋向型、人才流动由缺乏自主性到自主性越来越强的变化。历史地把握人才流动特点和规律,适时地调整人才战略,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利用人才,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社会的不断进步出现了高校的人才流动.要真正形成“人才管理有制度、人才引进有措施、人才培养有重点、人才使用有成效”的良好局面,需要我们高校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更新人才队伍的管理理念和用人政策.本文就高校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才流动是劳动者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人才流动是在劳动者和企业的理性选择下所产生的一种不经济的行为。人才流动很难实现劳动者预期的目标,留住人才才是企业的经济行为。企业留住人才必须以满足人才的需求为条件,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合理地激励,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健全高校人才流动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才流动一直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知识分子十分关心的问题。搞活人才流动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人才流动作为人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手段和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标志,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是人才流动作为发挥人才作用的手段,决定了人的价值和本质的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流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8.
王婷 《现代企业教育》2009,(24):127-128
人才流动,从社会角度看,是必然趋势,市场经济需要人才流动。但从企业角度看,人才的流失对于稳定职工队伍,实现企业目标,将产生不利影响。由此产生的弊端成为国有企业管理者最棘手的难题,本文试从所在单位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探讨留住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论断。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今天实现跨世纪人才战略工程,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推广者,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者。针对当前部分教师双重角色相互分离乃至相互对立的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知识分子“进化论”,成为解决该矛盾的重要参照。该理论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做富于知识能力的“传统知识分子”,还要成为宣传意识形态的“有机知识分子”以及综合育人的“专家知识分子”,以实现思政理论课双重目标的相互协调,完成“思想”、“政治”与“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人才成为一种资源并且是一种稀缺资源时,人才流动才能成为必然;人才流动的实质是关于人才资源的竞争;人才流动具有双向性,相对于流入方来讲,即为“人才引进”。本文尝试从经济学扣管理学视角,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的规律扣特点,冀求为当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才流动中出现的“马太效应”是由于地位和名誉能够给人带来效用以及人才有成就需要而造成的。这种人才流动现状使流出单位人才匮乏,流入单位人浮于事;使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恶化;使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应得的回报,从而导致社会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减少和未来人才资源短缺。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高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环境;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促进高校校际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论人才资源的流动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才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 提高人才素质, 优化人才配置结构的重要途径。分析了我国人才流动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今高校为什么会出现冷专业和热专业之别,高校应承担什么样的教育职责,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索这些问题。短见的唯实用主义的用人观念是罪魁祸首,它给高校正常的培养机制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使追求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走上了片面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人才流动加剧,高科技及国际性人才将成为各方抢夺的焦点。二是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使往日的“四有新人”或“社会主义建设者”等教育目标转向具体化。的急功近利的歧途。一、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不是全能的终身教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蓬勃…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导致高校人才市场出现人才评选已显频繁、人才头衔几近泛滥、人才流动产生失序、学术失德事件频出等不良现象。究其缘由主要有三:一是高等教育政策的刺激,二是高校发展战略的推动,三是人才自身发展的诉求。有效治理高校人才市场需从人才流动调控机制、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管理制度、人才薪酬制度、科研诚信制度以及学校战略引导等方面完善人才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是我国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人才市场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和促进,我国的人才市场建设必须从“场所”走向“关系”,即由以提供平台为主的现场招聘会转向以促进企业和人才信息沟通的关系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人才合理流动及人才合理流动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动因两个方面论述了人才流动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实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途径──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校人才引进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之间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应认真分析人才引进工作中的误区,研究当前人才流动的规律,借鉴成功经验,总结人才引进的原则,切实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人才竞争之路,最终实现人才强校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人才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良好的制度环境是解决人才流动的问题的关键。从当前我国人才流动的制度建设情况看,对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从人才流动的法制制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人事管理制度以及完善政府功能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四、“一切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的素质。”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996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了同样的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办教育的主旨,是世界潮流。在临近21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