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89,5(3):49-52
嘉兴市第二医院在1977—1987年,曾将最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原发性胰腺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胃癌、胆囊结石、胰腺囊肿及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等病收治。经分析,5例胰癌被误诊为肝炎的原因是:胰癌与肝炎的临床表现有颇多相似;对肝细胞性黄疸、SGPT增高、HBsAg阳性的意义认识片面;未能严格掌握和执行肝炎之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另5例胰癌被误诊为胃癌等的原因为:胰癌表现出胃癌样的症状,受B型超声检查阴性结果的影响;对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含意理解僵化;满足于X线或其它某项检查的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采用I期切除术中肠道灌洗后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1年2月左半结肠急性梗阻I期切除术中肠道灌洗后吻合18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I期切除术中肠道灌洗后吻合的方法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疗效可靠,术中肠道灌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鸿 《内江科技》2010,31(6):109-109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采用Ⅰ期切除术中肠道灌洗后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1年2月左半结肠急性梗阻Ⅰ期切除术中肠道灌洗后吻合18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Ⅰ期切除术申肠道灌洗后吻合的方法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疗效可靠,术中肠道灌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09,(3):14-15
为什么吃饱了就困? 吃饱后,进入胃内的食物要被胃进一步搅拌和粉碎,同时要和胃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充分混合,然后被送入十二指肠,进一步进入小肠充分消化和吸收。在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一方面,胃和肠的运动加强,另一方面,消化腺的分泌增强,体内的血液必然要向胃、肠部位集中,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于是胃、肠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从而导致流向头部和四肢的血液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自然就会感到困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影像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胰头癌CT检查的技术及诊断。资料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几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头部癌的CT影像特点及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中的应用;方法:患者仰卧位,采用PROSPEEDAII 1.5秒双排螺旋CT机配合NEMOTO高压注射器及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层厚及层距:7mm螺距:1.5∶1。结果胰头癌中CT平扫显示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在动脉期显示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为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胰管扩张。结论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检查应用技术更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掌握好良好动态扫描可以更好的观察胰腺病变的密度变化提高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倪孔海  曾兴业 《科技通报》2000,16(3):235-237
为探讨萎缩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了1986-1998年经不同手术式方治疗的萎缩性胆囊炎患者87例,手术并发症以顺序性胆囊切除术最高,为3/22,胆囊部分切除术后可出现长期上腹隐痛不适,其发生率为2/18。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尚能分离者行顺行胆囊切除,难分离者行逆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大部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2天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OT)含量.结果:对照组出现肛门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较治疗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行TACE联合手术切除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经验。方法笔者对2009~2014年间我科收治的4例中晚期肝癌行TACE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病例各在术前接受TACE治疗2~4次,经评估可行手术切除后,均行肝脏不规则切除术。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中晚期HCC术前先行TACE治疗使肿瘤缩小后,行手术切除不仅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得到比较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包内全肺及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Ⅲ期肺癌的手术指征和技术操作要点。方法:2001年5月一2005年4月,行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16.7%。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18.2%和9.1%。结论:对IIL期肺癌采用扩大手术切除能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治疗肺病和恶性肿瘤的专家,辛育龄教授的主要成就有:50年代初成功地利用肺切除术治疗数百例重症肺结核并大咳血病人获卫生部技术革新奖。60年代研究成功支气管粘摸外缝合法、支气管釉状切除吻合法、食道癌切除纵隔内吻合法获国务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70年代率先完成两例人体肺移植获北京市二等奖;成功地实施了干余例针麻肺切除术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研制成功快速血管吻合器应用于创伤急救和移植获13届国际博览会银杯大奖。80年代研制成功电化学  相似文献   

11.
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明  曹利平 《科技通报》2004,20(4):352-354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完成的13例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资料,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肝硬化脾亢8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结果 13例全部由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2.28±1.31)h,术中平均出血量(165±116)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5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较适宜于巨脾及周围粘连的脾脏及需附加行门奇断流手术的脾切除.  相似文献   

12.
人进餐后,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开始了小肠内消化。从外界摄入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主要靠小肠运动来完成,把复杂的食物成分变为简单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经过上皮细胞吸收入血液和淋巴,为人体所利用。小肠非常有规律地昼夜工作,一旦小肠运动减弱或停止,人就会得病,这就是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所以,维持正常的肠道运动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林县人民医院经胃肠道手术的254例患者资料,发生吻合口瘘10例,分析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结果: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感染(先感染后瘘)、合并糖尿病、联合脏器切除、术前低蛋白、术前贫血、年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结论:临床上应采取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监控患者血糖情况、维持体液平衡、督促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经验。方法:对9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检查,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囊肿剥除,附件切除或中转进腹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及病灶严重程度分别加用GnRHa、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92例中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成功剥除70例,单侧43例、双侧27例,附件切除18例,4例因盆腔粘连非常严重,操作困难中转进腹。无其他术时、术后并发症。按AFS分期法:Ⅲ期65例(70.65%),Ⅳ期27例(29.35%)。术后病理均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随访6~48个月。Ⅲ期复发率4.60%(3/65),Ⅳ期复发率14.81%(4/27),总复发率7.6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理想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规范操作,术后及时辅助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他,致力于我国肿瘤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近40年,在肿瘤外科、流行病学、免疫及生物治疗方面取得多项国际创新性成果;他主持完成“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的研究”,揭示我国肿瘤发展趋势,为我国制定肿瘤防治方针策略提供了最重要的根据;他首创“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有效降低传统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后严重并发症,在外科术式研究中获得里程碑式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浅析宫颈锥切术,宫颈锥切术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宫颈上皮内瘤(CIN)发病增多和逐渐年轻化,宫颈锥切术重新被重视和广泛应用.传统上的□颈锥切术往往较宽而深,术后的近远期并发症较多,目前主要依据阴道镜下的宫颈病变性质和程度决定锥切术的范围和大小.手术方式不断被拓展,激光锥切、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等亦广泛应用于治疗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7.
我院外科1996~2006年经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癌肿急性穿孔的病人28例,本文就其临床诊治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24例,女4例。年龄60~82岁,平均68·3岁。其中胃溃疡穿孔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7例,胃癌穿孔5例。曾有节律性上腹痛等溃疡病史的15例。急性发病后10h内手术10例,其中术前行腹腔穿刺8例,阳性者5例(62·5%)。急性发病后10~72h手术18例,术前腹腔穿刺18例,阳性者17例(94·4%)。本组术前均有上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但15例无确切的突发性上腹疼痛史(53·6%),而“板状腹”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成人Ⅰ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全组一次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21例(其中外院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再次手术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4例患者由于全身情况差,急性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原因采用分期手术即:急性期行胆总管囊肿切开引流,3~4月后急性期表现缓解,全身情况改善,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胆漏3例,胰瘘1例,均经非手术处理治愈。全组病理结果呈炎性改变,无癌变情况。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无不良反应。结论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CT、MRI、ERCP等影象学检查可以确诊。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彻底,疗效肯定,是首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规律,了解该病的特点,有效的防治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家庭带来的负担。方法 对2021年西藏大学门诊转院后,通过内镜确诊的42例大学生溃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分析。结果 西藏大学就诊的学生中患消化性溃疡的男女生比例约为1.8:1;溃疡种类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胃溃疡中藏、汉学生比例约为3:1;十二指肠溃疡中藏、汉比例约为1:2;治疗方式以门诊治疗为主;64.3%的患者采取藏、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感、反酸、嗳气,出现黑便、呕咖啡样物等;其主要诱因是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学习、精神压力大等。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病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强化该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能够对消化道息肉起到较好的诊疗效果,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5月到2012年6月所发生的消化内镜而检查出的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一共80例,对92枚病变进行了EMR治疗,病变的直径不同,分别有51枚4~10 mm、24枚11~20mm、17枚21~30 mm。结果:在所选用的80例患者中,一共检查出41枚息肉,有40枚可以通过第一次进行治疗或是通过再次接受EMR治疗而对病灶进行切除,治愈率比较高,能够达到97.6%,不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患者都没有出现过穿孔或是感染等十分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EMR技术对消化道息肉诊疗确实能够起到实效作用,具有较强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