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玄宗天宝年间,著名诗人顾况在洛阳,一次与三位诗友在上阳宫附近游玩,无意中见到从上阳宫流出的御沟水中,有一片大梧桐叶,上面隐隐约约有字,顾捞起细看,原来桐叶上题了一首五绝《题洛苑梧叶上》(天宝宫人):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诗意:我自从进入幽深的皇宫以后,年复一年,都见不到春天(实指姑娘爱情的春天)。无可奈何只有题诗在这片梧桐叶上,寄给世间有情的人。顾况看见此诗,同情宫人的不幸遭遇,便也拾一片桐叶题了一首充满同情心的七绝《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去》: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里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  相似文献   

2.
《草》是选入五、六年制小语第三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这首诗作于贞元三年(787年),诗人当时年仅16岁。据说,诗人这年进入京都长安,拜见了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顾况望着年嫩的白居易,并没在意,还用他的名字取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当读了此诗之后,便很吃惊,忙改口说:“有才如此,居易不难。”由于顾况到处赞扬,这首诗也就成了白居易的成名之作。这首诗原本是一首五言律诗,课本所选取的是前半部分,很像一首五言绝句。原题是《赋得古原草送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他写过一首题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深受当时名士、大诗人顾况的赏识。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4.
唐玄宗天宝年间.著名诗人顾况在洛阳,一次与三位诗友在上阳宫附近游玩.无意中见到从上阳宫流出的御沟水中.有一片大梧桐叶,上面隐隐约约有字,顺捞起细看.原来桐叶上题了一首五绝《题洛苑梧叶上》(天宝宫人):  相似文献   

5.
三、中唐诗歌与白居易、韩愈在盛唐转向中唐之际,有两位以反映社会现实内容取胜的诗人,一位是元结(719-772),一位是顾况(725-814)。前者以《舂陵行》为代表,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惨遭遇。这首诗和他的《贼退示官吏作》曾受到杜甫的高度赞赏。后者因作讽刺权贵的诗《海鸥咏》被贬官,他还用俚俗口语写了一首反映福建一带掠卖奴隶陋习的诗《囝》。晚年受道家求仙思想的影响,隐居茅山。随着活跃于盛唐诗坛的杰出诗人的相继去世,中唐大历(766-799)前后的诗歌相对呈现出一定的中衰景象。这一时期比较优秀的诗人是李益、刘长卿、韦应物、张志和等…  相似文献   

6.
在盛唐诗坛向中唐诗坛过渡中,顾况的意义一直被忽略。他本人身历这两个时期,其诗歌主要是歌行创作遗有盛唐风骨,成为后世诗人取法盛唐的"活化石"。顾况存世51首歌行题材丰富,其中题画诗和音乐诗成就颇为突出,其题画诗打破了杜甫确立的范式,扩展了题画诗的表现领域,并开创了题画诗的幽默风格;音乐诗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写,并对稍后白居易等人的音乐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顾况的歌行语言特色上兼具"俗"与"奇"的特点,俗的一面影响到了稍后重写实、尚通俗的元白诗派,奇的一面则被尚奇的韩孟诗派所继承。可以说,在大历诗坛这样一个过渡时期,顾况肩负起了重任,并且成为了元和诗人直接效法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列女传》是刘向编纂的一部旨在讽谏后宫、"以戒天子"官方文献。《列女传》采取了大量先秦、西汉文献,同时有刘向本人的加工和改造。《列女传》中有不少故事与《诗经》本事相关联,对这些故事进行考察,既能考见当时的鲁诗文献,也能考察《诗》本事编纂中的小说元素。《列女传》中的《诗》本事是《诗经》本事故事向诗本事小说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应举诗唐贞元三年(787),白居易自江南到京城长安应举。主考官顾况,才高识广,能诗能文,在当时非常有名。白居易将他的应试习作《赋得古原草送别》送给顾况看。顾况在卷上看到白居易  相似文献   

9.
崔护谒浆故事绵延流传,其本事最早见于《本事诗》,最初这只是崔护的一首小诗。通过细致分析,阐述了故事的发生与该诗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孟綮编纂《本事诗》的主旨有关,并指出死而复生的关目受到了《搜神记》中《王道平》、《河间郡男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崔护谒浆故事绵延流传,其本事最早见于《本事诗》,最初这只是崔护的一首小诗。通过细致分析,阐述了故事的发生与该诗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孟棨编纂《本事诗》的主旨有关,并指出死而复生的关目受到了《搜神记》中《王道平》、《河间郡男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均是以有本事的唐代诗歌为主要记载对象的诗文评著作.《本事诗》中记载的本事及诗歌大多在《唐诗纪事》中可以找到.但是由于二书成书年代不同,对同一本事的记载在叙事详略、叙事方式和叙事类型上存在一些差异.相较之下,在叙事内容上,《本事诗》记载的内容更详细、语言更生动、更注重细节描写;在叙事方式上,《唐诗纪事》的叙事方式更丰富,除了本事故事,还用诗题和诗序进行叙事;在叙事类型上,《本事诗》中带有传奇色彩和志怪色彩的本事,在《唐诗纪事》中被略去了.  相似文献   

12.
崔莺莺是唐代大诗人元稹笔下的唐传奇《莺莺传》和元代大诗人王实甫笔下的杂剧《西厢记》里的女主人公。唐代真有其人 ,而且是个才女 ;《全唐诗》收录了她三首诗 ,而这三首诗是紧紧地与戏曲的情节相关相联 ,可以说三首诗贯穿了整个戏曲内容。看了她的诗 ,也就了解了历数百年而经久不变的西厢故事的“情结” ,同时也使我们真正体会到文学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1,(Z2):114
唐代实行以诗取仕,很多诗人因诗写得好而获得了一官半职。白居易16岁时,因应举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打动了主考官顾况,而被录取。唐代诗人史青曾上表唐玄宗,自称曹植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11,(13):114-114
唐代实行以诗取仕,很多诗人因诗写得好而获得了一官半职。白居易16岁时,因应举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打动了主考官顾况,而被录取。  相似文献   

15.
中唐著名诗人顾况是湖州丘司议之婿,因此经常往来湖州。大历年间,顾况与陆羽、皎然等人交往于湖州,《茶赋》一文当作于此间。由于历代茶赋存世数量非常之少,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茶赋的研究不够重视,妨碍了对茶赋的正确评价。唐代茶赋,唯有顾况一篇。其《茶赋》可谓以孤篇横绝全唐者,是历代茶赋中的传世佳作。《茶赋》蕴含的茶文化元素与文化审美价值十分丰富,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赠诗:这是唐代诗人采用的最为普遍的方式.李白初到长安,便把自己的新作《蜀道难》呈献给当时文坛领袖、承相贺知章.贺读完李白的诗,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世遂以"诗仙"称呼李白.白居易十六岁游历长安,拿出自己一诗集呈献给丞相、诗人顾况,得到顾况赏识,也由此名扬天下.许多举子文人为了获得名声,攀附高师,就把自已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如众所周知的朱庆余呈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洞房昨彼停红烛"诗,贴切风趣,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7.
《题都城南庄》一诗流传久远,收入《本事诗》时并配有“本事”,更显传奇动人。然本事所记崔护酒渴谒浆之关目,实为虚构,当有所本。经考,孔子阿谷处女之事为“崔护谒浆”关目之本源,同时它还受到了比崔护故事稍前的裴航蓝桥驿谒浆遇仙一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叙事诗经过汉代乐府的推进,至东汉末逐渐走向了成熟。作为叙事诗之一脉,故事诗以故事为核心,兼有戏剧性、小说本事、自传本事或神话本事,因而与一般叙事诗有所不同。本文沿着叙事诗的发展过程,对先唐故事诗的起源和发展做一具体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破镜重圆"典出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讲的是南朝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的故事.后来人们用"破镜重圆"来比喻夫妻离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聚.  相似文献   

20.
唐·张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其为唐懿宗、僖宗时人)《幽闲鼓吹》云:“白尚书应举,以诗谒顾著作。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这是最先有关白居易谒顾况的记载。俟后,《唐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