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课中,我发现班中的孤独症学生对音乐的节奏和音准都是相当敏感的。他们的节奏感很准确,很少出现偏差。结合这些特点,在上课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们加入了一些节奏训练。开始的时候,我先拿来小军鼓敲击简单的节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当我的表演开始时,总会看到同学们用新奇、羡慕的目光注视我。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对于孤独症学生来说,一般事情不会让他们产生兴趣,目光不追视是很正常的,但是用新鲜的事物来刺激他们,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目光追视的。当演奏完了以后,有的同学还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您打的什么呀?”“您是怎么打的呀?”“您能教我打吗?”“我也能会打吗?”是呀,他们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学会吗?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出了兴趣和渴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一种魔力,他可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看着这些孩子,我想,我是否能创造出奇迹呢?于是,我开始了节奏教学在孤独症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思路 本课结合第一课时学过的短语,教学“Are you helpful?”“What can you do?”“I can…”“You’re helpful!”并能在情景中运用。这几个句子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如果把该课上成一个简单的会话课则会显得非常单调。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结合本学期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短剧化?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将这节课设计成一节短剧课:以“田螺姑娘”这个故事为模板,把对话融入其中,拓展本课教学内容为The Granny& The Fairy。通过学习和表演短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言、运用语言,让对话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想象、更富有意义,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下面是本人编写的短剧材料:  相似文献   

3.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用活跃、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兴趣、动机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互动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现将我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其霞 《山东教育》2011,(12):31-31
美国教育家斯特芬森说:“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好的教师解释知识.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卓越的教师激励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知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短短的40分钟内,积极、主动地探究发现,在充满激情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呢?为此,我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陆祥格 《成才之路》2012,(24):91-92
时下,经常会听到好多语文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学语文,对语文不感兴趣等。可想而知,学生的语文成绩会怎样?于是,我们开始不断地反思,我们意识到只有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它可以搭建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对学生积极地学习语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抓好日常小活动每天我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己组织“课前5分钟”活动,如我喜欢的一则名言、名人故事、美文朗读、诗歌背诵等,既增强了学生的胆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承娟 《成才之路》2009,(23):86-86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但化学知识抽象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厌学心理。那么怎样实现由“厌学”“苦学”到“乐学”这一质的转变呢?我以为,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开发智力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去学习。教学就会协调一致,师生情感就会自然融洽,学生的求知欲也会进一步趋于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中既能轻松愉快地享受那短暂的45分钟,又可轻松、扎实地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7.
张婉兰 《现代教学》2005,(11):41-41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更何况是刚从幼儿园跨入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大多以游戏为主,如今让他们端端正正地坐下来听教师讲35分钟,肯定会感到无法忍受。教师如果一味地约束他们的行动,那么学生的思维将受到抑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可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一、重“合作”轻“自主” 问题举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闰土、杨二嫂,各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布置完后学生开始讨论了,可当我参与其中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候都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几分钟过去...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奇,他们对单一的活动往往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针对这一特性要随时注意调整课堂气氛。选择恰当时机想方设法诱发学生动机,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可知。兴趣对学习英语非常重要。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爱囚斯坦说过:“兴趣足摄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怏地学习。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已强烈地体会到。囚此,作为英语教师。应首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没形式多样的、  相似文献   

10.
黄碧云 《现代语文》2008,(10):76-77
每次课前先由一位或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再由台下学生作简要点评,教师小结,整个过程都由教师引导,历时五分钟左右,这就是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巧妙而有效地利用这五分钟,可以为学生开辟一个独特的活动舞台,让学生轮流扮演主角,通过创设某种假设的情境,给他们提供开口说话的机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开启新的课程学习。要开展好课前五分钟活动,必须重点突出“四性”:目的性、趣味性、指导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处理好两种关系:“多与少”的关系以及“精与泛”的关系。首先就是“多与少”的关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才能学好英语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对我而言,学生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解决好“多与少”的关系。在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尽管已经学了许多年英语,却仍然不能自如地应用英语。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在学了这么长时间的英语,学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  相似文献   

12.
我以为课堂是应该创设一种很好的的情境,使学生在积极和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以最佳的心态去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学相长,因为学生大都好动,好奇心强,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天性。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果全都板着脸,一本正经,那可能就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更何况学生学的又不是《四书》《五经》,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让他们体会到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而如何去营造这种氛围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这一要求。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学习,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笔者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花15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车轮的探究,发现圆的特征,学习圆的知识,效果颇佳。首先出示问题: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可以设计成圆形,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但车轮就一定要设计成圆形,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出现在学生身边的一个“鲜活”的生活问题,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易激发兴趣。紧接着各小组按实验要求,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探索实践的学习活动(学生按下…  相似文献   

15.
源起——切合教材课标要求 开学第一课,照例要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学期学生要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可是每天有三门学科的作业,如果坚持每天写日记,那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怎样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给他们营造轻松的作文氛围,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变“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使他们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呢?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老师的“要我学”转化为学生自主寻求的“我要学”。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那么,如何让“乐”融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之一。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在英语实践中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英语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相似文献   

18.
教学案例:Unit 3 Let’s Talk How Are You?(PEP BOOK ONE)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如何向别人问好的句型“How are you?”以及回答“Fine,thank you.”这是英语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问候,很多学生在上课前对此就有所了解,所以今天学起来也特别轻松,师生对话更是得心应手。我看学生掌握得差不多了,于是让他们小组合作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自编一个情景剧进行表演。准备过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要求汇报表演。每一组都表演得非常棒。可是轮到Mike一组表演时却出现了小岔子。  相似文献   

19.
游泳的算题     
强强的爸爸是一位游泳爱好者,他每天早上都要在资江一桥与资江二桥之间的江面上游一个来回。一天,强强的爸爸刚游完上岸来,强强就迎上去问:“爸爸,你每分钟游几米啊?”强强的爸爸笑着说:“我从一桥游到二桥,每分钟游60米,从二桥游到一桥,每分钟游40米。好,你既然问我,那就请你算一算,我往返平均每分钟游多少米?”强强觉得这道题太容易了,很快列出下面的算式:(60+40)÷2=50(米)。爸爸一看:“不对,你再想想。”强强思索了一会儿,说:“爸爸,我算得没错呀!”爸爸拉着强强在岸边坐了下来,说:“老师教我…  相似文献   

20.
以前的老学生来信第一句就是问:“老师今天你U了没有?”这是我们的秘密。您想知道其中含义吗?请往下看。每准备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心情都激动不已,备这节课我特别精心,因为我要求自己必须留给新学生们最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时间牢牢抓住学生们的心,这节课就是关键。事实证明任务又一次圆满完成,课后学生们的总结中,我确认了这一点,他们喜欢我和我的课堂,喜欢并有信心进入物理学习。您要问:法宝是什么?答曰:“U”——“幽默”。现在您知道了。我很想淡淡自己“U”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