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6):151-154
地方高校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但是,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校情和专业发展实际,以"多媒体信息与通信"课程为例,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介绍了我校转型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每个任务模块设置有难度梯度的子任务,以完成任务为主线,将知识点融入任务,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并通过扩展任务和综合任务进行强化和提高.该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和团队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符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抄袭(剽窃)(plagiarism)现象自古有之,非自今始。据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剽窃"一词是公元一世纪古罗马著名讽刺诗人马歇尔创造的。他有一个警句,把自己的诗词比作解放了的奴隶,而把将他的诗句攫为己作的对手称为骗子。在我国,"剽窃"一词出现于唐代,柳宗元在《辩文子》指责《文  相似文献   

3.
1920年代文学青年的室内"硬写"表达了以"写作"谋生的一般性创作焦虑;体现了在"五四"落潮后这一特定的时代语境下,随着文学领域的日渐独立化、专业化和狭小化,作家对文学如何实现自我安放、如何介入现实人生的关切和思考;反思了对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这一命题。丁玲1928年至1931年间的作品,描写了一系列青年作家的室内生活及"硬写"的焦虑。重审丁玲笔下作家的"硬写"现象,将有助于我们更具体、微观地把握1920年代的"硬写"赖以产生的时代语境以及作家在"自我"重构中对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这一命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1920年代,由于中国现代作家对西方理性精神误读,使得中国现代作家在反传统道德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两难境地.由此而带来的道德两难现象反映到文学上,首先体现为作品中的人物在服膺现代道德时对传统道德的不自觉认同.这种认同使得具有现代理性精神的个体在突破传统道德藩篱追求现代道德时仍然摆脱不了传统道德的羁绊.处于两难困境中的道德主体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向传统道德的回归.这一方面体现为"为母爱回归"现象,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对传统道德的礼赞和自觉重建传统道德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诸子学研究的现代转型课题,实质上是探讨现代哲学史学门如何在中国确立的问题.章太炎、胡适的诸子学研究,构成了"新"、"老"两代学人的嬗递.探索两位在诸子学研究方面的矛盾与纠葛,适可从中扪及此学科现代转型的鲜明轨迹,故具有相当的表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忠 《科学课》2014,(5):25-26
“铁钉生锈”内容,要求学生做实验研究铁生锈的原因。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方案主要包括:研究的问题,我们的假设,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果。由于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做不方便,于是,我让学生在家里做这个实验,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信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本文以通信类课程“光纤通信技术”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探索课程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的知识点相关度及时域特征规律,确定课程的过程评估及最终效果评估方法,并依据学生身处不同岗位的特点,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这些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学界曾围绕我国的行政诉讼概念是否应当改称司法审查展开过争论。考察这场概念之争的产生原因及概念变迁的失败原因,不难发现,概念能否成功变迁与社会认同、交际成本以及是否有益于法律制度的实质改良等因素有关。认为法学研究只有不落概念之窠臼,多关注现实问题,才能充分体现理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学好虚词用法,是学好实词乃至学好《语文》、提高表达能力的需要。本文探索了"文言虚词的阶梯式积累教学法":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找出文言虚词的多重意义在教材中的序列关系,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文言阅读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趋于常态化,践行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按照“两性一度”标准,结合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探讨课程教学创新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支持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地方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为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构建了“五位一体”融合式全过程“闭环式”教学模式,形成“畅销教材+特色在线课+线下个性教学+多维度过程评价”的混合式教学生态,以适应多种新教学场景的挑战。为了实现教学效果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甚至取得更佳效果,课程组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分析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逐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应用实践,课程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影响的冯至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年少的不幸经历。使他过早地体味到命运和人生的无常,因此,在其早期的创作中,孤寂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在孤独中追寻浪漫.又在浪漫中坚守自我.是其诗作的显著特色.也是诗人前期创作的主要风格。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言"与"文"之间的关系,实现文言文的"文""言"合一。结合2021年全国语文新高考Ⅰ卷,从炼字炼句、以言带文、文言合一等角度探讨原生态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期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9,(3):65-72
1980年代末期,报刊体制的转换、作家读者意识的转变、经济意识的觉醒等因素将文学杂志有力地推向市场,《钟山》在倡导"新写实小说"的过程中,通过设置雅俗共赏的栏目、调整杂志的定价、更新装帧设计等策略,将物美价廉文学杂志呈献给读者,从而使"新写实小说"在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种以读者为导向的生产策略在"新写实小说"的兴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为研究基础,结合自身舰船通信特色学科优势,探索具有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如何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学院自身的国际化合作与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变意味着由新型国家限定的作家身份及其功能的变化。当代作家的身份不仅是作家,更是“革命干部”、“文艺官员”或“文艺战士”的身份。双重身份决定了作家必须调谐由此带来的矛盾,而调谐器正是国家所认定的社会阶级关系。论文将以丁玲为例,分析国家意识形态如何通过身份的体制化对作家进行规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通信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分析了通信类学生的培养方案,设计了教学案例,引入了课堂实践,以及进行了效果评估。实践表明,该方法在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的同时,也能广泛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综合能力,达到了培养与提高通信类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代早期的天主教历史十分复杂,围绕其展开的史学研究亦充满偏见与歧见。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创造了用于解释历史现象的相关术语,以期能够更准确地还原这个历史时期天主教会的本来面目。这些解释体现了史学方法和史观之演变,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本文试通过考察几位学者对"反宗教改革"之修正,揭示晚近有关近代早期天主教史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为支持民航强国建设,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通信工程系自2018年开始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积极组织开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科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经过数轮教学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较为充分的全英文教学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以“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为例,针对留学生在全英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非母语沟通交流障碍,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已有课程大纲和教学资源不适用,思维模式与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师资英语沟通交流能力,补齐留学生基础知识短板,实现定制化大纲和讲义,改革传统教学面授模式等一系列持续改进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29年的"二徐之争"既是一场关于后印象派画家的艺术论争,又是一场中西美术观念的辩论。从"惑"的论争开始,徐悲鸿与徐志摩无论是对举办全国第一次美术展览的目的,还是对"艺术"的功能与价值判断都明显地出现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不仅来自于二徐的身份与立场的一种错位,更重要的是隐匿在其后的对"艺术"与"美术"概念的含混认识所导致的分歧。而概念不仅是意义的承载体,更是本质性思维的一种体现。这不仅是二徐理论论争的原始起点,也是其学术理路产生根本分歧的重要原因。从"艺术"与"美术"概念含混的认识与使用来说,"二徐之争"不仅反映出"西学东渐"中艺术的接受与传播在中国国内的一般情态,也表现出1920年代的中国在思想与观念上碰撞与交融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终结"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场域,一个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研究正在启动,这是否意味着"后文学时代"研究范式的结构转型?20多年来龙应台研究走过了新闻性--文学性--文化研究三个历程,事实证明旧有的文学研究范式拘于传统的审美标准与研究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传媒时代的需求,文学研究要获得新的学术生长点就必须主动"扩容"和"越界",实现"文化转向".而"后理论时代"的来临,为文学和文化研究拓展了新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