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颉刚无疑是以五四反传统的精神构筑他的"疑古"理论的。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因此,他才能借助西方的近现代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梳理。 相似文献
2.
周文玖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623-629
朱希祖、李大钊、顾颉刚均为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发挥了重要影响。学术方面,他们之间既有一些共同性,又在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下,彰显出自己的主张和个性。由于早期同供职于北京大学,他们之间还有一些个人交往。《顾颉刚日记》以其即时性、随笔性、率真性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本文以《顾颉刚日记》为中心,辅以《朱希祖日记》及其他资料,试图从生活史的角度诠释他们的学术关系,以丰富民国史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4.
章牧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5):624-629
顾颉刚先生追求的“为学术而学术”道路,不仅体现在他学术研究中有一种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韧性,而且体现在他组织禹贡学会,辛勤地培养青年学子的活动中;而这种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碍,使顾颉刚深入彷徨,苦闷,就在于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左”倾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等对学术研究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张利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92-95
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古史辨派”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顾颉刚疑古辨伪的工作,一直受到钱玄同的深刻影响和有力支持。顾、钱二人的学术关联,无疑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胡孝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64-176
饶宗颐是唯一健在的禹贡学会会员,早岁为该会创立者顾颉刚所器重,相继在顾先生主编《禹贡半月刊》、《责善半月刊》等刊发文,其所发文章及《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拟目均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奠定了他在史学界非同寻常的学术起点。回顾两位先生之交谊,有利于今人更好地继承他们的古史重建和历史地理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9.
顾颉刚在早年形成了自己的中学历史教学思想。他的中学历史教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灌输新的历史观给学生,改进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创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内容三个方面。他的这些观念影响深远,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振兴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9-62
从顾颉刚1933年参加燕京大学教职员学生抗日会,成立"三户书社"(后改为通信读物编刊社)算起,至1948年《民众周刊》停刊,是年7月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止。十五年间,顾颉刚以创办刊物、编写手册、组建学会、基层实践、边地调研、讲演鼓吹等形式对民众教育事业进行了长期的关注与探索,并深入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民众教育思想。笔者通过梳理和研究《顾颉刚全集》当中的相关内容,试对抗战时期顾颉刚的民众教育思想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6,(7)
近日来,读了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一文;收获颇丰。在这篇自传性的长序里,顾颉刚先生畅言自己之所以有"层累造就历史"这一观点的原因以及其独特的古史研究方法;清晰地阐述了顾颉刚先生应别人所求,向读者介绍"古史辨运动"以及个人的成长历程,体现先生对历史的敏感、对学术研究的投入。对"真"的一种执着。性格上,作者是桀骜不驯、历史兴味极重、好奇心极发达的人,敢于怀疑古书古史而对它做深入的研究,敢于推翻数千年的偶像而不吝惜,敢于在向来不发生问题的地方发生出问题而不丧气于他人的攻击。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吕氏春秋·应同》保存了稷下学者邹衍的五德终始思想。对《吕氏春秋·应同》篇中为何仍作"代火者必将水",顾颉刚猜测:"《吕氏春秋》钞录《邹子终始》之文,未加润色";与《吕氏春秋》编撰时代人们的"天子"观念有关。顾颉刚的第一个猜测是合理的,《吕氏春秋》保留了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原貌,而李善《文选》注对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理解存在误差。顾颉刚的另一个猜测则有欠妥当。基于对顾颉刚"两个猜测"的考察,可见他认为邹衍的学术思想对《吕氏春秋》的编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翟晓娟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4,(2):88
顾颉刚是"中国史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1926年,顾颉刚出版其史学巨著《古史辨》,轰动史林,胡适称之为"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古史辨》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史学学派古史辨派的诞生,顾颉刚也当然地成了这一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8.
翟晓娟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4,(1):88-88
顾颉刚是“中国史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1926年,顾颉刚出版其史学巨著《古史辨》,轰动史林,胡适称之为“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古史辨》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史学学派古史辨派的诞生,顾颉刚也当然地成了这一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9.
梁韦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顾颉刚先生以《诗》《书》研究证明尧舜禹并不存在的结论和研究方法与先秦古史文献体系构成了矛盾。坚持这种观点和方法的结果,必然导致对先秦古史文献作出系列性的否定,使古史研究结果变得更不可靠。研究先秦古史应坚持文献与实物并重而以文献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张志云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5)
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学派创造的以“疑古思想”为核心的“层累地造成中困古文”的观点和治史方法,洋溢着顾先生的“求真”精神。正是这一精神,显示了他追求真理的豪情与勇气,为学术而献身的品质及其学术的独立、自由等风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