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承受力自测问卷》对1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与心理承受力存在极其显著性正相关;其中客观社会支持与心理承受力呈显著性正相关,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与心理承受力呈极其显著性正相关;(2)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的不同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的不同水平在心理承受力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主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能联合预测心理承受力的17.7%。说明培养大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能够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本文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技能和使用频率两个维度构建居民个人的数字鸿沟指数,系统考察了数字鸿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鸿沟显著降低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考虑变量内生性并以居民上网设备数为工具变量的双变量排序模型与工具变量条件混合模型估计结果仍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鸿沟显著降低了居民家庭创业、投资等经济机会和个人政治团体活动、文娱团体活动及志愿活动等社会参与,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采用经济先发地区的顺德1592个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基于社会资本因素构建了居民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分位数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变量对居民幸福感会产生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个人主观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是作为社会的人对社会对象的主观反映。社会心理承受力是社会心理对社会变动、社会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抗击SARS乃至一切突发事件的精神防线。从抗击SARS看社会心理承受力,必须加强国民心理素质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把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浙江和甘肃两省搜集到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追踪调查预调查数据(CHARLsPILOT),区分城乡实证考察了中国居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在健康衡量方面,涵盖主观自评健康(SRH)、生理性健康指标如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用于衡量心理消极程度的心理消极得分.社会经济地位则由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来测度,同时还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省份等因素.结果表明:在中国,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居民之间存在明显的健康梯度,此外,性别、年龄、省份等因素对于居民健康均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经济先发的顺德地区848个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基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期望收入因素构建了居民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三种收入因素对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收入变量并非绝对收入变量更能提高居民的个人主观幸福感;同时,由于个人对期望收入的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个人幸福感起到抵消作用。基于此结论,相应提出了提高个人主观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居民个人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客观社会分层变量对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个人经济年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客观社会分层变量与其自感健康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交际能力满意度与人际关系满意度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本研究对江西宜春市北部、中部、南部8个城市的居民交际能力满意度与人际关系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收集第一手数据,对具有不同人口特征的居民人际关系满意度和交际能力满意度进行统计描述,并分析客观条件(人口特征变量、经济特征变量)和主观条件(交际能力满意度)与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关系及影响程度,并提出提高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德强  牛玉兰 《文教资料》2013,(7):119-121,129
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内蒙古某高职院校800名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1)高职生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相关;(2)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对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而积极的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3)通过调查,在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对社会支持的寻求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情感表现上有明显的差异,主观幸福感体验不同。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它在外在压力与其身心健康之间起到缓冲调节作用。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可以通过压力量和身心健康指标这两个外显变量观测出来,并具有发挥最佳缓冲功能的极限值。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气质因素、后天成长经历和自主能动性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种成分,各种心理成分在抵抗和缓冲压力的过程中行使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自尊心理是否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变量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问卷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3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主观幸福感总分与自尊总分(r=0.430,P0.001)、朋友支持(r=0.513,P0.001)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r=0.611,P0.001)呈显著正相关;2领悟社会支持以自尊中介于主观幸福感.结论 :1犯罪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以由社会支持和自尊等因素预测;2犯罪青少年的自尊心理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县域文化与居民性格研究既是本土心理学的课题,也是跨文化心理学的课题,更是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课题,在本土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尚未成熟的背景下,使用跨文化心理学概念框架是一个有益的选择。采用田野工作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经验总结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使用背景变量、过程变量、心理变量的实验心理学概念,区分生态学背景变量、社会政治背景变量;生物适应变量(包括包括生态影响、生物传递)、文化适应变量(文化传递、社会化和濡化);可见行为变量、推论行为变量的心理变量等概念。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了张掖甘州文化类型与居民性格特质及其关系,进而进行了县域文化与性格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州和温州两地外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考察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背景变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弹性具有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弹性的培育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鲁东沿海地区居民为例,旨在探讨居民主观幸福感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供有效的指导。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鲁东三市(青岛、烟台、威海)居民进行主观幸福感与领悟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鲁东地区居民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较高,居民所能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高;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分为77.90,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指数较高。鲁东地区居民在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上,显著受到性别、居住地、婚姻、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的影响(p﹤0.05)。同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及其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而言,鲁东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指数较高,居民主观幸福感与领悟社会支持间存在较高相关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它在外在压力与其身心健康之间起到缓冲调节作用。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可以通过压力量和身心健康指标这两个外显变量观测出来,并具有发挥最佳缓冲功能的极限值。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气质因素、后天成长经历和自主能动性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种成分,各种心理成分在抵抗和缓冲压力的过程中行使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和体现。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心理和谐的衡量指标。本研究随机抽取1257名石家庄市居民为对象,以《自我和谐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现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对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程度无影响;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对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程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村转居社区新居民心理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特点以及三者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年龄、居住状况、婚姻状况对心理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有显著差异。(2)居住状况为"三代同堂"的已婚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居住条件的新居民。(3)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显著。(4)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不同代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探讨了各类人口统计变量、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不同代际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检验了代际在不同因素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出生于“社会主义建设一代”(1950~1966)的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要显著低于“文革一代”(1967~1978)和“改革开放一代”(1979~1989);各类人口统计变量、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不同代际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代际调节着年龄、个人收入、健康状况、个人社会阶层、家庭社会阶层、情绪状态和社会公平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河南中医学院中农村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以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水平和主观幸福感水平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宜宾学院学报》2019,(10):110-115
对259名外出务工者进行调查,探讨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收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积极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收入是显著的调节变量,较高收入能够显著增强高积极心理资本者的主观幸福感,但并不能显著影响低积极心理资本者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