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发展史的意义在于:一、使我们全面了解小提琴音乐在我国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二、使我们了解了前辈音乐家为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所做的探索和贡献,他们为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三、可以使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与教训,展望未来,激励我们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总结了西方音乐史的几个发展历程和在文化上的转变,然后用对比的方式从古琴的发展历史引出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变化,从古琴与文学和古琴与美学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阐释了中国古琴音乐在弹琴时刻意追求的意境美和神韵美的真谛,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章主要以研究20世纪早期俄侨报纸周刊为目的,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进行学习研究。同时,本人还列举出几份重要的报纸周刊进行阐述和学习,如《边界》《亚细亚时报》《歌剧和艺术》《音乐教育》《窗口》等。这些报纸周刊主要讲述了俄侨音乐家在哈尔滨的音乐生活和音乐贡献,进一步为哈尔滨音乐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项脊轩志》中的独特的对比艺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比之中运用对比;一是显性的叙述中包含着隐性的对比。《项脊轩志》中的对比的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对比之中运用对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单簧管自十九世纪末从欧洲传入中国至今百余年,不但受到国人的喜爱,更吸引了许多中国音乐家为其创作乐曲。但因政治与时空变动的影响,1949年以后两岸在单簧管音乐创作上各自发展并形成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本文将对1949年后两岸的单簧管音乐分别作介绍,在台湾部分,笔者将整合台湾现有的单簧管音乐文献,并加上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对整个台湾单簧管音乐发展作详细介绍;中国大陆部分,则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重新对其单簧管音乐发展作系统性的分析归纳统整。笔者希望藉由本文的探讨让两岸人民对彼此的单簧管音乐发展有更深的认识,促进两岸单簧管音乐的交流,并让中国单簧管艺术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继而更好的推广至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巴罗克音乐时期的代表──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器乐创作中的无伴奏小提琴音乐,从阐述、分析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的结构、形式、创作手法和艺术特征入手,努力探索了巴赫无伴奏小提琴音乐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兰 《教育导刊》2010,(3):78-8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音乐教科书的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建国初期,音乐教科书主要被用来表现新中国的新气象,以"唱歌"来激发人们的革命精神与建设热情;在极端音乐政治化的"文革"时期,音乐教科书由审美教育的载体沦落为政治斗争的附庸;而新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人人文素养的逐步提高,教育日益回归到人本,音乐教育又重新担当起对于人审美品格的培养的重责,音乐教科书的设计和开发也越来越充满激情、充满创意。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的评选过程,并对这次评选活动的意义和图书评选标准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美国艺术音乐界最伟大的名字并非是作曲家,而是那些明星演奏家们,他们的演唱、演奏和指挥艺术比以前的时代受到了更广泛的欣赏,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新兴技术。20世纪的20年代广播业从一个地方性的产业转变为了全国性的产业,而在这10年间,电子录音技术以其高保真的音效取代了以前的留声技术。第一部有声电影也于1927年上映。  相似文献   

11.
《春江花月夜》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的优秀作品。自清代至近现代由琵琶曲《夕阳箫鼓》演变成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经所了百年的发展,历代各派各家都给予了积极扶持。在曲式结构上,作品具有特殊的循环主题系统;在发展手法上,具有自由变奏的形式特征;在调式运用上体现了平衡的调式分配原则。这些形式特点都反映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美学意义来看,此曲以动与静、远与近的关系,表现了情景描绘中所含有的传统美学理念,以及由此而反映出的中国古典音乐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4月9日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座无虚席但又鸦雀无声,只有舞台上的美妙琴音在大厅内回荡,触动着听者的神经。这个夜晚,舞台上的主角既不是音乐,也不是演奏者,而是那一把把制造出魔幻旋律的提琴,经常隐身在演奏家和作曲家光环后面的制琴者走上了舞台。  相似文献   

13.
一位在国际乐坛成功的中国音乐家,他被国外权威人士誉为“最出色的小号演奏家之一”,这就是中国著名小号演奏家——葛韬。一个亚州小号进军世界乐坛的领军角色——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编纂学由传统的编纂体例和编纂思想向近代史书编纂体例和编纂思想过渡,呈现中西体例和思想互动融合的局面。一方面,传统的编纂体例和思想仍显示出卓越的生命力,出现了对传统历史编纂学进行反思和实践的倾向;另一方面,章节体迅速成为历史编纂中最重要的编纂形式,主宰中国历史编纂的语境,20世纪史家在这样的历史情势下,建构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尝试和努力就显得尤为可贵,他们赋予20世纪中国历史编纂学独特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对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入手,从音乐的旋律性,各声部线条的层次感,演奏的节奏与速度,音乐要素的内涵四个部分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要向诸位介绍的是这样一位中国作家: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地矗立着;在人民大众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采用“鲁迅”二字为笔名。  相似文献   

17.
在中西音乐近百年来的交流中,钢琴音乐艺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西方的乐器,钢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而传入中国,对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萌芽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围绕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展开浅显探析。  相似文献   

18.
王炳社教授的《中国音乐隐喻史》一书,从音乐隐喻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历史中的音乐现象之隐喻内涵进行了深入发掘阐释。该书运用交叉学科的思路和方法,多维度挖掘音乐艺术思维特征。其研究音乐隐喻的切入点丰富多样,对传统音乐隐喻内涵的解读颇具开放性,为品读"弦外之音"提供了更多可能,所得结论颇具启发性。撰者牢握"声音之道与政通"的主线,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本质特征,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及其发展轨迹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可能。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一百年中国历史研究中人地关系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1)从天地生的综合研究来看,从长时段和宇宙星系一体来看,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肯定起有决定的作用,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里,人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起有决定作用。(2)不能简单地说生产力越高,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越小,只能说社会生产力越高,人类越是在更广泛领域内和更深刻的程度上接受地理环境的制约。(3)地理环境一方面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影响人类社会、上层建筑,一方面直接影响民族性格,造就文明的差异,这两者并不冲突,这更能体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参考》2007,(5):I0001-I0001
风雨百年 名扬中华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有着141年的悠久历史,创建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前身为朝阳书院。在这片热土上。一代又一代朝阳人辛勤耕耘,创下了丰硕的教育教学业绩,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造就了学校今天的辉煌。1992年学校入选《中国名校》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