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本文根据日本高僧圆仁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深入探讨了唐朝时期圆仁在来华求法过程中与淮南节度使李德裕的交往,并由此对历史上有关李德裕的人品及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陆宜玲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66-69,79
唐代佛教盛行,内地佛事饮食活动中官斋的设置时间更灵活,施设机构范围更广,有更直接的维护统治的目的性,私斋的设置者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亦寓含其中,赋予了中晚唐饮食的平等性和神秘性;乞食之风世俗化,茶的精神内涵有了国际性,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养生,使彼时饮食养生理念深化.  相似文献   

4.
圆仁是日本名僧,曾入唐求法十年,历唐宗、武宗、宣宗三朝,写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此书对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化、外交等方面极具史料价值。本就五十年来国内对本书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5.
晚唐五代时期“是”字用法多样化,其中“是”字用为判断动词可以说已经定型,并有其他用法,这些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6.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撰者圆仁虽为日本僧人,但具备颇高的汉文修养与造诣,对汉语及唐代书仪的运用水平相当高。对入唐僧圆仁所撰文书中疑难词语的释读,可以了解当时中日书仪用语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何辉凤  唐韵 《现代语文》2006,(6):124-125
穷尽分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是”字判断句,从表现形式、结构变化、语义表达、语法功能等方面全面描写,揭示晚唐时期判断句新旧格式交融、新兴格式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8.
董志翘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训诂学及汉语史研究,在中古、近代汉语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以下略称《研究》),是董先生众多研究成果中的又一力作《研究》受到刘坚、蒋绍愚、项楚、白化、鲁国尧等名语言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专书词汇研究的典范”、“当年国内最有影响的两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专之一”。先后获碍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王力语言学奖、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相似文献   

9.
普通院是唐代五台山进香道上的一种佛教建制,其设置地点及规模功用因记载较少而往往被忽视。五台山的进香道路线分为东、南两线,两条进香道上的普通院规模并无定制,分类与归属各不相同,有的属于某一寺院,有的是专门在交通枢纽上单独设立的。普通院在唐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从四方朝山巡礼而来的僧俗旅客提供了食宿地点使山上僧人进出运送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商旋运输的中继站,通过施斋济贫宣传了佛教。透过普通院这一建制折射出唐代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仁"是《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前人已对"仁"作了多方面的探讨,本文主要就《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仁者与不仁者的表现,如何修养仁,推行仁之艰难,以及孔子心目中仁的标准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比较正确地领会孔子"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在唐代号称“扬一益二”,是全国有名的大都会,经济和文化繁荣。在唐代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初唐四杰”,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唐代伟大的诗人和成都本地的文人们在成都平原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古迹,用诗歌谱写了成都古代旅游的华美乐章。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与人的身体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文化形态之一,体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在唐代,国家的富足和强盛、思想文化的开放和繁荣让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带来了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反观和觉醒,造就了唐代体育活动丰富和繁荣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3.
唐代江西地区活动着一批以胡商为代表的胡人,这成为当时较突出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既与唐朝文明开放而中国境内胡人活跃相关,又与江西社会稳定、交通地理优越、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较为繁盛等因素相关。胡人在江西的生产、生活,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江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7世纪中叶,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以后,在西域建立起军政合一的都护府制度进行统治。都护府制度有力地执行了唐朝的政令,完成了管理西域、保卫祖国边疆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记载唐代河陇陷蕃范围的文献中,以《会昌一品集》所收《赐缘边诸镇密诏意》的记载最为精确。诏书中所记载的唐朝陷蕃的"河西、陇右四镇一十八州",当指原属河西、陇右两道,为河西、陇右、安西、北庭四节度所领的秦、渭、临、武、洮、岷、叠、宕、河、兰、鄯、廓、凉、甘、肃、瓜、沙、伊等十八州,而这部分地区正是吐蕃统治河陇以及晚唐政府收复和经营河陇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6.
唐代西域诗是对西域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对唐代西域民俗有着比较全面的反映。这种风俗的反映,不仅创造了唐代西域诗的独特魅力,也创造了唐代西域诗的独特风格。通过对唐代西域诗中所反映的西域音乐、舞蹈、人群生活方式等的研究,探讨了唐代西域诗中民俗特征的丰富性与典型性。  相似文献   

17.
赋税总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唐后期“山东”地区受藩镇割据影响 ,赋税总量较前期有所下降 ,但幅度有限。全国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 ,只是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南方而已。  相似文献   

18.
自唐贞观十四年起,吐蕃首次进攻唐朝藩属吐谷浑和唐西南重镇松州,到唐广德元年的百二十余年间的军事扩张,吐蕃已经占有河西、陇右及安西四镇,“诸胡之盛,莫与为比”。吐谷浑、突厥、回鹘、沙陀、党项、南诏、汉人和包括吐蕃在内的西部各族,他们在吐蕃贵族的武力威迫下颠沛流离,造成罕见的民族大迁徙。伴随着民族大迁徙出现的汉化与胡化现象,对北宋已降我国西部民族的种类及其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有关史料,全面考证了陈州赵犫兄弟的生平履历。  相似文献   

20.
《历代赋汇》收录了近1,500篇唐代辞赋,这些辞赋中有57篇属于含有西域文化因子的“西域赋”.西域赋的主旨以雅正为主,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表现万国来朝,西域献宝的,以此炫耀唐帝国国力的强大,这类赋作的创作模式是:首先,“西域”、“昆仑山”、“胡”、“匈奴”等文化因子代表遥远的地方或遥远的民族出现;其次,对赋中涉及的西域物品进行外观、环境、细节、功能的铺排陈述;最后,颂扬大唐盛世,歌颂帝王的功业德行.另一类是颂扬唐代帝王的功业德行、威震四方,鼓励士人立功,这类赋作的创作模式是:首先,介绍战争背景,表明师出有因;其次,铺叙西域的环境与地理风物;再次,描写战争的惨烈场面;最后,写赢得胜利,歌颂浩荡的皇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