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晚清有关企业制度的思想主张,在相当大的程度旧围绕政府主导的官督商办企业制度实践活动展开的,人们对这一模式的创立与运行进行了反思,探讨如何革除其制度弊端.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主张更是与其经历的官督商办企业制度实践活动息息相关,企业实践活动是推进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不断嬗变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19世纪70年代,为了度过工业化尝试的第一次危机,清政府采纳洋务派“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但正是由于“官”“商”两种不同的企业经营方针和管理方法上的糅合,成为官督商办经营方式终至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官督商办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股份制公司治理机制,轮船招商局是实行该机制的典型代表。对其公司治理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官督商办模式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并结合现代公司的发展,提出在政府干预不可摒弃的情况下,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来确保政府监管适度、强化公司内控制度,寻求公司治理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官商企业在晚清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官商企业产生的种种现实条件,努力探寻官商企业产生的历史根源,从一个角度揭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5.
诺思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对制度及制度变迁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对古典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轮船招商局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其经营体制、经营理念在晚清洋务企业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源于西方的股份制被舶来中国之后,在晚清政治体制的束缚下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官督商办股份制度,并成为洋务企业标志性的运营模式。探索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股份制的特殊经营方式,对于继续研究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一批洋务派兴办的近代股份制企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后半期洋务派掀起创办军民用工业企业的热潮,企业官营一时占据上风。然而,甲午战争后,部分企业向商办转化。造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经济体制腐朽所致。西方诸大国的经济侵略、商人群体和商办思想的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清廷政策调整则加速了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8.
"官督商办"是洋务运动时期政府招募私人资本创建中国近代民用企业的一种经营形式。其中,"官督"是政府职能的行使,以督察企业内部的矛盾,并对企业加以扶持和保护;"商办"则是由商人出资认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且自负盈亏。官督商办是历史的选择,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也是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官与商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但后期随着"官督"的加强,官督商办企业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并逐渐被商办企业所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代化的需求,清末中国开始了铁路建设。商办铁路借收回利权而兴起,成于实业救国之潮流,但川汉等商办铁路历经数年仍未开工建造,并在清朝最后数年的商办期间表现出种种弊端,使得商办铁路成功的希望渺茫。在资金筹集上来源的单一,资金管理上士绅化带来的混乱以及企业内部“官本位”的始终存在,最终导致铁路“商办”政策的失败,反映了清末时期政府经济职能和体制的存在问题,同时也体现了这一时期企业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轮船招商局看中国近代股份制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份制最早起源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中国近代自办股份制企业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1872年第一家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为标志。继轮船招商局试办成功之后,19世纪80年代初掀起一股投资兴办股份制企业的热潮。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近代股份制的产生是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出现,企业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的经营原则,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清末华北铁路体系初成诸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叶后,由于西方入侵中国、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打击,内忧外患、威权日衰的清廷,把军事、交通等现代技术的引入,视为稳定政权、抵御外侮的必要手段。因此,近代中国最初的铁路建设,并非完全是经济发展或工矿业需求的产物,这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明显特征。尽管清政府建设铁路体系的出发点不在经济需求,但除个别边疆线路所具有的国防意义外,多数铁路的建设自然沿袭旧有官道、驿路或商路,一些线路则因受制于出资国家的利益考虑而选择了以沿海港口城市为终点。由此,华北区域的工商业发展开始了受制于外贸、以东部带动西部的时代,以行政中心为商业终级或中级市场的传统商业网络,渐次演变为以东部港口城市为终极市场、以具有铁路交通条件的各行政中心为中级市场的新型商业网络。华北区域工商业发展及城市变动的新格局,反过来也推动以铁路为骨干的近代交通体系由东向西的梯级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于清末新政,尽管近年来出现了较为理性、客观的评价,但传统的“反动”、“骗局”说仍较流行。特别是在教学中,传统的观点对学生形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既不利于对清末新政的客观评价。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教学中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理性地看待清末新政,以便尊重客观事实,公允地评价清末新政。  相似文献   

13.
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在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开展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路径依赖。造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受到了基本制度环境的制约,导致各项具体培养制度无法充分实施。因此,要克服路径依赖,必须推进基本制度创新,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针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现状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在其制度变迁过程中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制约。原有教育制度结构的凝固性、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作用、户籍制度和教育分级管理制度等制度环境的稳定性都是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面对的制度困境。因此,要在清晰了解原有制度路径依赖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目标价值系统、规则表达系统、调整对象系统和实施保障系统的一系列制度体系来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明清小说评点的商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 ,最为通行的小说刊本是评点本 ,评点可以促进小说的传播。出于商业目的 ,书坊主利用评点的传播功能刊刻注有评点的小说 ,小说评点也就成了小说销售的促销工具和商业手段 ,具有了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晚清青楼小说的传播与南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后期以大上海为轴心,江、浙繁华商埠为辐射带,形成了极具江南文化意味的以《海上花列传》为代表的青楼小说系列。清代后期小说的这种地域文化特征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演进历程中是独特的,从清代后期青楼小说叙事风格的地域化与传播走向、接受群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地域化;小说叙事主体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濡染;小说的文化渊源与南方文化生态及相关的人文背景等层面来阐释清代后期文坛这一奇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镇市是城市与乡村集市之间的纽带。明清时期,北方五省镇市崛起于明中叶,乾隆、嘉庆年间达于鼎盛。它分布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商业市场、集贸市场和手工业市场的市场体系,其中以集贸市场居多。这种格局,为沟通城乡商品流通、互通有无,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镇市的存在和发展受制于所在区域的经济和交通,这些内陆镇市的发展趋势,出现三种结局:少数上升为县市,多数长期处于一般集市状态,也有一些大的商业名镇随着河道的变迁,水流量的减少和铁路的出现,失去了水陆码头的地位而沦为乡村集市。  相似文献   

18.
北宋元祐时期,朝廷废除了熙丰时期的绝大部分新法措施,继续推行保甲法,但在内容和方式上作了一些调整。因此,对北宋元祐时期的保甲法,我们应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轩廊是传统民居中起过渡室内外空间作用的大木作装饰构件,常见于厅堂前方,既能增加建筑进深层次,又能直观反映民居主人的文化品味与社会地位。闽东北地区传统民居轩廊装饰的营造技艺与装饰特征,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收集整理大量闽东北地区轩廊的样本图片,运用建筑测绘与图形类比等方法,发现其装饰风格受多因素影响并体现景观差异性,其中边缘地区的装饰特征与浙南地区尤为相似。对闽东北地区传统民居轩廊装饰进行研究,既能丰富闽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理论研究,又能为后人研究该地区建筑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刘师培与蔡元培围绕革命与建设深刻批判了封建畸形人格.前者主张积极入世而不媚世,讲求自强不息和尚武精神,崇尚公德,献身国家.后者则强调理论上重视道德,界定近代人格内涵,人人具有独立精神,在遵循公德与私德、义务与权利统一前提下尚公德、重义务.他们希望藉教育、修身、政党和践履等方法达到塑造中国近代理想人格,促进社会进步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