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田维霞 《海南教育》2014,(12):89-90
怎样上好探究课,如何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养成科学探究素养是小学科学教师要面对的重要的课题。一、科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新一轮的课改,将"科学探究"列入了课程标准,它既是"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生科学素养构成的核心构件之一。而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各种技能,二是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科学探究技能和科学探究理解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我们都十分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各种过程技能的发展,而往往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理解力,并且方法不多,更严重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割裂了二者业已存在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3.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生科学素养构成的核心构件之一。而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各种技能,二是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科学探究技能和科学探究理解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我们都十分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各种过程技能的发展,而往往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理解力,并且方法不多,更严重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割裂了二者业已存在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4.
崔妍 《学周刊C版》2011,(7):132-132
小学科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灵魂。因此可以说,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科学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学习中应让学生放开手脚去自主探究,去萌发创新意识,“还学生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搭好的框架下指导进行,我们的指导将对学生的探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营造各种适合学生探究的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多方向、多层次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类似科学家“探究、发现”的历程,在获得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科学探究体验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素养。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强调学生对研究过程的参与以及对数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全面掌握为目标的探究教学已成为实施数学新课标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决定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必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否则探究活动将会  相似文献   

6.
利用设计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干预指导并构建英语虚拟对话系统,进而制定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框架系统。将信息技术和系统设计方法结合英语教学,从技术层面切入探究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星光 《学周刊C版》2014,(6):115-115
作为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探究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探究欲望、选择合适探究方武、及时激励评价等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探究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探究欲望、选择合适探究方武、及时激励评价等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徐小军 《考试周刊》2011,(88):219-219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现行的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科学教材,重视了对学生科学过程技能的发展,并就此设立了一些关于科学过程技能的专项训练课。以苏教版《科学》教材为例,每册的最后一个单元都是科学过程技能的显性化训练单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让学生通过反省和思考,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获得对科学方法、科学探究本身的深刻认识。 “过程和技能”是训练型产物,其训练手段离不开好的探究活动。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有一句名言:没有好的活动,应该把这个内容拿掉。在科学过程技能的显性化训练离不开好的探究活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现行的苏教版中,技能训练单元的部分活动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主动生成。为此我在一些课例中,对活动内容进行了新加工、新设计,力求让好的活动、好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探究过程和技能的显性化训练。  相似文献   

10.
探究活动.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整理与交流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探究就是小学生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问题的方式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提问、乐于动手操作,这一时期是激发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科“生物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农科“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之既能够避开高等数学知识,又不失统计学本身的思想性和严密性;既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和生物科学研究对统计方法和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要求,又能够适应农科学生高等数学学得不够深入的实际情况。改革措施包括精简授课内容、舍弃数学证明和公式推导、加强统计学概念直观含义和统计方法背后逻辑的介绍、按试验设计方法组织统计方法教学、结合统计学原理介绍SPSS统计软件、增加案例教学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模型。模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OA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处理过程及信息转换技术,可以适用于常用的知识管理OA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数学极限理论的几个基本定理出发,演绎出若干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论证了教学研究科学化、理性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Most scientific endeavors require science process skills such as data interpretation, problem solving, experimental design, scientific writing, oral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ve work,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primary literature. These are the fundamental skills upon which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scientific expertise is built. Unfortunately, most college science departments lack a formalized curriculum for teaching undergraduates science process skills. However, evidence strongly suggests that explicitly teaching undergraduates skills early in their education may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content. Our research reveals that faculty overwhelming support teaching undergraduates science process skills but typically do not spend enough time teaching skills due to the perceived need to cover content. To encourage faculty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provide our pedagogical philosophies,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teaching science process skills to freshman pursuing life science majors. We build upon previous work, showing student learning gains in both reading primary literature and scientific writing, and share student perspectives about a course where teaching the process of science, not content, was the focus. We recommend a wider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s that teach undergraduates science process skills early in their studies with the goals of improving student success and retention in the sciences and enhancing general science literacy.  相似文献   

15.
发展教师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科教师要具有相应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发展理科教师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发现:教师理解科学本质教育的价值是自主发展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的前提;教学行为的范例水平影响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WWHW思考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认识论水平,进一步深化教师对知识内容及其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的发展;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自我监控系统对于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发展能够起到有效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具体的教育一线的质性研究为案例,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详细阐述了质性研究结合量化手段应用工艺学记录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材料的科学性、可信性,探索了教学中应用质、量结合的具有人文关怀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Given the high attrition rate of beginning science teachers, it is imperative to better prepare science preservice teachers, so that they can be successful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ir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science preservice teachers’ views of themselves as a future teacher, in particular their hopes and fears for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experiences that help to shape their possible selves. Employed were qualitative methods, which included open-ended surveys and face-to-face interviews. Eleven preservice teachers who enrolled in a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rticipated. Findings showed six categories of future selves with the most frequent category being for effective/ineffective science teaching. When their hoped-for and feared selves were not balanced, participants articulated more fears. Regarding the primary influence in shaping their hopes and fears, diverse past experiences related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eared to be more salient factors tha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Given the enriched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ce preservice teachers’ perceptions, we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有效改进科学教学,促进科学课程有效实施的保证。通过分析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结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的调查,提出了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一是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有利于科学课程的发展。最后,给出了制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教学法是小学科学课堂中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但如何真正把探究性教学法应用到小学科学的教学实际尚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研究.为了完善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对新加坡、美国及中国的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法的应用现状的比较研究,试图找出探究性教学法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