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的《石钟山记》中说:“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平湖口,因而观所谓石钟者。”课本在“临汝”下注释为:“临汝,现在河南省临汝县。”即使像比较权威的《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等书在注解时都持上见,笔者认为有谬。  相似文献   

2.
苏轼《石钟山记》甲有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对于句中的“临汝”,历来诸家注本都认为是现在的河南临汝县。现行统编语文教材原来也是这样解释的。可是从1984年秋以后再版的课本却改为:“临汝,现在江西省临川县境内。”这大概是人教社中语室的同志根据同年《语文学习》第四期《“临汝”在哪里》一文而作的校勘。我认为前者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石钟山记》第二段一开始有这么一句话:“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我们觉得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第一,齐安(即今湖北省黄冈县),临汝(即今河南省临汝县),两地南北之间相距一千来里,  相似文献   

4.
苏轼《石钟山记》中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话,课本注:“六月丁丑,夏历六月初九日。”为什么丁丑是初九日?这和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日有关。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就是树干,枝叶的意思,据说是上古轩辕时期  相似文献   

5.
谈“汝”     
冯梦龙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汝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为什么“悔之”?原因在于孙皓酒后忘形。乱用了“汝”这个文言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使晋武帝有失尊严。可见,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的“汝”是乱用不得的。一般来说,在下边四种情况之下才能用“汝”。  相似文献   

6.
讲《记王忠肃公翱事》,学生曾问:“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一句,两个第二人称代词为什么选用不同的形式?“而”和“汝”的位置能否调换?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把文言第二人称代词的细微差别辨析清楚。文言第二人称代词常用的“汝(女)、尔、若、而、  相似文献   

7.
《诗经·周南·汝坟》的时代、地域、作者、诗义,古今注家聚讼不休,至今无定论。但在论证“周南”诗的时代、地域时,都少不了引此诗作内证,证明周南属于长江流域的诗。我们认为《汝坟》产生于东周初年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是歌颂周平王的诗。先看原诗: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怒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邇。“遵彼汝坟,伐其条枚”;“遵彼汝坟,伐其条肄”。这四句是说:沿着汝河的支流,砍伐树枝;沿着汝河的支流,砍伐荆棘。古今注家对“条枚”“条肄”的考释很多,不必详述。释之为“树枝”“荊棘”,基本符合诗意,不影响对全诗的理解。就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第一次对《尚书》“汝、尔、乃、而”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对文言对称代词研究的传统观,大多有辩证,诸如:《尚书》的“汝、尔、乃、而”仅出现在人物对话中、单复数同形;“汝、尔、乃”没有格的区别;“汝、尔”感情表达有差别。同时,还多侧面地证实了“尔”代替别的对称代词逐渐演变为“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 “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 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 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 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相似文献   

10.
鸩说     
鸩与蛇相遇,鸩前而啄之。蛇谓曰:“世人皆毒子矣。毒者,恶名也。子所以有恶名者,以食我也。子不食我则无毒,不毒则恶名亡矣。”鸩笑曰:“汝岂不毒于世人哉?指我为毒,是欺也。夫汝毒于世人者,有心啮人也。吾怨汝之啮人,所以食汝示刑也。世人审  相似文献   

11.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一句,是抒情散文《与妻书》的文眼。这文眼可分两层:儿女情与爱国情。一个“情”字,将看似矛盾的两层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我讲《与妻书》,就是紧紧抓住这个“情”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石钟山记》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齐安(今湖北黄冈县)往临汝(今河南临汝县),途经九江鄱阳湖口,访询石钟山,探究它命名为“石钟”的原因而写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不同于一般的写景记游之作,而是通过记游来发议论,强调对任何事物作判断,必须“目见耳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叙述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以及作者对两种说法的怀疑,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四册《左忠毅公逸事》中,有一段左忠毅公训责史可法的话:“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其中“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一句,课文只注释“奸人”与“构陷”,至于全句如何翻译,注释未提及。  相似文献   

14.
高中第六册《祭妹文》有“同临其穴”句,课本解作:“同到它的穴边。临,到。”江苏文艺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解作“同到埋葬蟋蟀处凭吊。临(lìn):哭吊死者”。后者的解释令人折服。古汉语中,“临”可作“哭”解。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卜临于太宫。”杜预注:“临,哭也。”《汉  相似文献   

15.
释“尔汝”     
黄宗羲的《柳敬亭传》中有云:“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这句话中的“尔汝”,高巾语文课本第三册的注释是:“亲昵不分彼此,以你我相称。”此注含混,杆格难通。“尔”与“汝”作为两个第二人称代词,连用则是动词。动词“尔汝”有两个不同的义项:一个是表示~方轻蔑地呼人;一个是表示彼此亲昵地相称。前者如《孟子·尽心篇》:“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将不肯接受被人用“尔”或“汝”,轻蔑相呼的精神扩而充之,就会干什么都符合于义的要求了。)再如《北史·  相似文献   

16.
1.说同“悦”(yue),愉快。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2.女同“汝”,(ru),你。例:诲女知之乎?(同上)  相似文献   

17.
众则难摧     
阿柴有子二十人,临终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拾地。”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柴曰:“汝曹知否?单  相似文献   

18.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若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的注释,有两条似觉欠妥。一、《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课本将“临”字注为“靠近”这样以今解古,有失文意。“临”在古汉语中没有“靠近”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可作“靠近”解,意思是“在旁边儿”,没有方位性。文中已说明亭子在“泉上”,若将“临于泉上”解为“靠近在泉上”,显然不通。“临”在这里实际是“居高临下”的“临”,应该解作“居高处朝向下处”(《辞海》语词分册“临”字第一义项),这是“临”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文中介绍亭子用  相似文献   

20.
下面对部编教材《孔雀东南飞》的两条注释提出一些异议。 课本对“汝可去应之”句中的“应之”注释为“答应他”。我认为,此处的“应”不是“答应”或“同意”,而应是“答覆”或“回答”的意思。从诗中看,兰芝母对县令遣媒求婚,并没有慨然相许的意思,“汝可去应之”不过是刘母让兰芝自己去表示态度而已。从刘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