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生物》课本中对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未作深入阐述,为了使学生能够观察到蒸腾拉力的现象和大小,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 材料用具 棉花带叶枝条、铁架台、滴定管夹、橡皮管、长50cm、直径0.5cm玻璃管一根、小烧杯、水  相似文献   

2.
在讲授《自然》第五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材料:袖珍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烧杯(或玻璃水杯)一个,电话耳机一个,电话用铜导线100cm,钢尺或钢片(长50cm)一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等。  相似文献   

3.
1.器材 垫木两块,长木板(80 cm×9.5cm×2 cm)一块,平板铁架台两个,固定卡两个,电镀金属杆(可用铁架台上的立柱代用)两根,演示直流安培表(或小灯泡,小电铃)一只,导线若干,电池或J1202型学生电源。 2.组装 两根电镀金属杆的一端分别用固定卡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长木板下面两端分  相似文献   

4.
1实验器材 250ml的圆底烧瓶,三芯酒精灯(或一芯的也行)。石棉网,橡皮塞2个。口径为,1mm、5mm玻璃管各1段,回形针(细铁线),打孔器,小刀。铁架台,试管夹.十字夹,硬塑圆柱体(底面直径约1).8cm,高约1cm)等。  相似文献   

5.
一、制作材料饮料瓶1个,输液管2根,铁架台1个,细线若干,长12cm、宽4cm的小木板1块,长20cm、直径0.5cm的钢筋1根。二、制作过程1.用小锯条去掉饮料瓶的底。2.把去瓶底后的饮料瓶倒置在铁架台上。  相似文献   

6.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全一册,安排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证明,水通过电解作用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进一步说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后,对此实验做了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a.装置的制作和组装的方法。准备两套碱性滴定管或酸性滴定管,并将它们固定在铁架台的蝴蝶夹上。再用一个长方形的塑料饭盒或其他容器,只要能将两个滴定管同时插入即可,在容器底部打两个孔,注意两个孔间距要与两个滴定管之间的距离相同,将自制的石墨电极插入孔中,把滴定管插在石墨电极上组装起来(如图1)…  相似文献   

7.
目前化学实验室常用的铁架台主要是由底板、铁杆、铁圈、单爪夹、持夹组成。人们在实验时用这些常规的铁架台作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小铁架台大,不成比例,装配起来很不方便。为了克服以上缺点,使微型实验仪器尽量配套齐全,我设计制作了这种新型多用途的铁架台。 多用微型化学实验铁架台,是由一块带一字形和T形槽的底板、下端配有螺丝的铁杆、铁扳手兼螺丝刀、铁圈、开口铁圈、方向持夹、铁夹、木柄、滴定管夹组成的。整套零件不用时可拆下来固定在底板反面成一块,便于携带。  相似文献   

8.
一、所需材料 1.废旧汽车内胎一块。 2.易拉罐两个。 3.废旧自行车内胎上的气嘴两个。二、制作方法 1.将废旧汽车内胎剪成直径为10cm左右的两个园形胶皮,用铁钉在各自圆心处扎一小孔。 2.把两易拉罐的圆底剪下来(直径约5cm)。并在各自圆心处钻一小孔,大小与气嘴直径相当。 3.如图把易拉罐的底扣在圆形胶皮上,让圆心重合,使圆形胶皮形成抛物面,将气嘴从凹面穿入,从凸面穿出,用螺母把二者固定在一起(注意要密封、牢固)。三、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此装置可演示六种热学实验。【制作】高中《物理》上册第340页“验证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实验装置一套(100ml 甘油注射器,为减少摩擦和保持良好的密闭性,在活塞和针管间涂少许硅油或缝纫机油;活塞顶的框架可自制,由两个铁片组成,用螺栓固定在活塞顶部,铁片上打孔,装上挂钩和拉钩)、铁架台、试管夹(2只)、烧瓶(500ml)、T 形管、胶管、止水夹(2只)、红色液体温度计(0—110℃)、胶塞、一截断滴管(3—5cm)。将上述器材组装,如图所示。(图中未画铁架台)  相似文献   

10.
实验目的:演示单一地改变物体重心高度时支面大小不变而稳度变化,当支面大小变化时重心高度不变而稳度变化。仪器构造:取一个长约30厘米的透明有机玻璃筒,在筒上的中部和上部穿一些孔,在一端插入一个两面大小不等的塞子,另外有两个砝码,最好使砝码直径与玻璃筒内径相近,一个铁架台,一个乒乓球,一块平玻璃板,两个指针等组成。使用方法:将玻璃板  相似文献   

11.
1仪器名称敲击式声光反射仪。2制作原理声音是靠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3使用器材铁架台,音叉(含共鸣箱体),橡胶槌,玩具红外线,平面镜(3cm*1cm),502胶水,白色屏幕等。  相似文献   

12.
玻璃杯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利用它在家里也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现举例如下.一、凸透镜实验器材:玻璃杯、水方法: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透过水杯看对面的手指,发现手指变得又粗又大.原理: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发声体振动实验器材:玻璃杯、玻璃棒或筷子方法:用玻璃棒或筷子敲击玻璃杯会发出清脆的声音,用手触摸玻璃杯,发现杯子在微微振动.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三、音调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玻璃棒或筷子方法:向玻璃杯中慢慢加水,并不停地用玻璃棒或筷子敲打杯子,会发现随…  相似文献   

13.
1仪器名称敲击式声光反射仪。2制作原理声音是靠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3使用器材铁架台,音叉(含共鸣箱体),橡胶槌,玩具红外线,平面镜(3cm*1cm),502胶水,白色屏幕等。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声音的共鸣”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取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 A和 B,使它们图 1的木箱开口相对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 A,使它振动发声 ,然后用手捏住 A的叉股 ,使它停止振动 ,这时 ,我们就会听到音叉 B振动发出的声音 .因为音叉 A振动产生的能量只有很少一部分传给音叉 B,因而音叉 B共振的现象并不十分明显 ,在环境比较安静的情况下 ,只有离讲台较近的学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 B振动发出的声音 .为此 ,本人将该实验作如下改进 (下面的实验音叉 A和 B均应选取 440 Hz共振音叉 ) :1 .取 40 W直管日光灯金属反射罩一个 ,开口朝下放在桌上 ,将音叉 A和 B的共鸣箱开口相对 ,彼此相距 2 5cm左右置于反射罩上 ,如图 2所示 .激发音叉 A使它振动发声 ,经过 1~ 2 s用手捏住 A的叉股 ,使它停止发声 ,这时就会听到音叉 B振动发出的声音 ,声音清亮缭绕 ,如果环境比较安静 ,在教室各个角落都能清晰听到 .2 .在上述实验中 ,如果周围噪音比较大 ,可用智力竞赛抢答扩音两用机 ,调节音量至适当位置 ,将话筒靠近发声的音叉 B,经...  相似文献   

15.
巧用PVC管     
PVC管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有粗细不同的各种型号,把这种材料喷涂上漂亮的颜色,再截断成不同的长短,就可以做成孩子喜欢的玩具了. 一、悄悄话 材料:直径2cm、长30cm的PVC管10根,两通、三通、直通各3个,一次性纸杯3个,在纸杯底挖一个直径2cm的圆孔. 玩法:孩子和教师一起将PVC管用两通、三通连接成各种造型,用一次性纸杯当话筒,套在PVC管的一端,相互说悄悄话,感知在管道内传递的声音(图1).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新教材的绝大部分实验接近生活,简单易懂,直观性强,说理清晰,论证有力,但也还有些实验的实验方法还不尽完美。本文对声学部分几个演示实验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节中有一个演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实验(图1)。音叉的选择应是振动频率高,叉间间距大的音叉,课本上用“泡沫塑料球”,经我反复实验,发现以“小钢球”或“乒乓球”效果为最好。 2.在演示“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实验时,教材中的方法如图2所示,实验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是两音叉的固有频率必须完全相同,而且实验要求音叉振动能量越高,效果越明显,实  相似文献   

17.
一、热传导实验的改进实验器材金属片、清水、毛边纸片(和金属片同样大小)、酒精灯、铁架台(毛边纸也可用软薄深色再生纸代替)。实验步骤1.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金属片上铺上湿润的毛边纸,分别从一边或中央加热金属片。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器材: 1000毫升的烧瓶一只;橡胶塞一个(配烧瓶用);5—10厘米长的玻璃管一根;15厘米长的橡胶管一根;止流夹两个;酒精灯一盏;铁支架一个;天平(连砝码)一架;水若。 二、实验步骤: 1.在橡胶塞中间打一个穿心孔(孔直径比玻璃管外径小1毫米),玻璃管紧穿在橡胶塞中间;再把橡胶管套在玻璃管上。 2.烧瓶内盛以约为其容积的十分之一的水,塞紧橡胶塞后,置于铁架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待烧瓶内的水剧烈沸腾时,移去酒精灯,迅速用止流夹夹紧橡胶管,不让橡胶管漏气。 夹紧橡胶管,这点很重要。夹不紧,瓶外空气就会进入瓶内,实验就得重做。我们是这样夹的:一个夹子平夹橡胶管后,把胶管折起来,用另一个夹子再夹起(如图)。如果用医疗器械用的橡胶  相似文献   

19.
<正>实验是学习物理、加深对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理解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但是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开展的验证实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现总结如下。一、验证实验存在的不足1.使用仪器在性能上不利于实验开展。一般情况下,铁架台上都是使用烧瓶夹作为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铁夹,偶尔会更换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所配附夹,这两种铁夹都具有容易转动、长度较短等缺点,无法稳定地在铁架台上固定好。通常来说,电磁打点计时器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实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 16 9面(图 9- 2 0 )中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来验证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振幅、摆长的关系 ,虽然精确但不直观 ,用下述方法可做直观演示 .一、验证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取体积相等的金属球和橡胶球 (保证两球的质量图 1不相等 )各 1个 ,调整摆线的长度使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约6 0 cm) ,再调节铁架台使两摆球处在同一高度 .把两铁架台分开相距约 2 0 cm,将两摆球拉离平衡位置且处在同一高度 (振幅相等 )处 ,如图 1所示 .将两摆球同时放手 ,比较两单摆的振动 ,发现两摆球总是同时回到出发点 ,这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