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辅导员任职的“软“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辅导员工作引起了高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日益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无疑在客观上增强了这支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然而,光靠提升辅导员任职的“硬”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强化“软”条件,即还应考察其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是否热爱辅导员工作、是否具有奉献牺牲精神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谢宇 《成才之路》2023,(32):61-64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应对全新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的切实保障,更是促进辅导员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还存在工作职责不明确、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激励机制不完善、稳定性不足等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应从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搭建激励与发展的协同平台、“内培外引”、提高辅导员政治能力、引进阶梯式和职级式工作模式、完善辅导员准入与准出制度等方面入手,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多年来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的指导思想,坚持完善“选聘、培养、管理、评价”机制,强化创建“五四型”队伍理念,  相似文献   

4.
袁翔 《高教论坛》2022,(8):18-20
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新三同”工作理念给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辅导员在职业使命、职业价值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指引,对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队伍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以下简称“三化”)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加强与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实现辅导员“三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是未来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发展方向,培养出“专家级”的辅导员队伍,才能更加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本文探讨了“专家级”辅导员的涵义、培养“专家级”辅导员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两栖型”辅导员是对高校具有干部和教师双重身份辅导员的身份界定。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需从辅导员价值引领力的定位、角色复合体间的转换矛盾、职务职称晋升瓶颈、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工作价值短期“无显性”的现实困惑方面进行现实考量,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内力提升系统、人文关怀支持系统,构建“两栖型”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研究独立学院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积极探索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职业型、专家型、学者型、事业型”的“四型”培养模式,研究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体系化、标准化、多元化”的“六化”建设新机制,对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塑造了“90后”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环境,也决定了其特殊的思想发展需求。这给与他们具有很多相似代际特征的“80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要使“80后”辅导员真正成为“90后”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满足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符合“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需求期待、符合“80后”辅导员心智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实现大学生发展成才与辅导员队伍健康成长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有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利于高校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有利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互联网+”时代给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应当从打造思想政治实践课信息库、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平台、建立全国高校辅导员失德信息库、鼓励高校辅导员进行网络文章创作、组织高校辅导员参与社会实践这五个方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地区研究背景:金华市少先队工作有着较好的基础,县级总辅导员、学校大(中)队辅导员的队伍配备整齐。社区少工委逐步推广,志愿辅导员队伍日益壮大。在浙江省历年的辅导员基本功比赛中,金华市都有辅导员名列前茅。但随着教育体制、课程体系的重大调整,以及少先队自身的发展变化,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辅导员更替过于频繁与少先队事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辅导员工作理念相对滞后与少先队事业深入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辅导员服务能力建设还相对薄弱与少先队员发展的新需求不相适应。为了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管理水平,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金华市少工委从2003 年开始,以“1 1”金鹰工程为载体,  相似文献   

12.
目前,“90后”辅导员已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新颖、多样,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但他们普遍存在综合素质和专业化不强、个人威信和责任意识不足等问题。“90后”辅导员必须加强实践锻炼,积累管理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加深对学生对象的了解,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夏露 《学周刊C版》2023,(30):31-33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干力量,也是“双高计划”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提升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新期待、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的新任务、职业教育定位的新需求、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但“双高计划”也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等职业核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此,高职辅导员应把握发展机遇,将个人发展与“双高计划”建设接轨;优化辅导员选聘机制,激发其职业能力发展潜力;创新培养模式,明确其发展方向,促进辅导员之间共同进步;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为其能力提升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社会环境影响、高校间竞争和辅导员自身定位等方面的原因,该队伍存在“管理细而不精,有量无质”“标准职责弱化,忙非所责”“体系程序繁杂,表面繁荣”“职业规划模糊,偏离目标”等“内卷化”现象。要有效破解这些困境,助力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需要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健全良好工作机制,纠正现有考核机制,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芜湖师专学报》2012,(3):F0002-F0002,F0003
北京化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科学制定“十二五”德育工作规划,确立了‘‘博学笃行、修德砺能、追求卓越、报国为民”的教育主题。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北京化工大学重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出实招、重实干、求实效、有实绩。学校进行科学顶层设计,强化保障机制。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校战略”和“人才梯队工程”,搭建辅导员专业化核心能力提升平台,构建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完善辅导员发展保障机制,在实践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前,“80后”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体力量。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必须从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重视职业发展、健全职业发展体系,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外部环境,加强考核监督、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80后”辅导员队伍师德建设,对这支队伍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经过70余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已在制度上建立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形成专技职称和管理职级的双线发展路径。然而,“两双”政策要求辅导员既要完成教学科研,又要做好思政和管理工作,巨大的压力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削弱了辅导员专技职称发展的竞争力;现有辅导员管理职级的发展体系则缺乏“规划性”和“可预见性”,辅导员管理晋升具有虚化的态势。“两双”政策的“空转”更多归因于政策本身。高校可探索变革人事管理制度,打破现有的岗位划分类别,设立高校综合育人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让辅导员根据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发展路径,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学科依托,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分化,提升辅导员职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文章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研究高职院校“1+1+1”青蓝工程培养机制.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该培养机制的具体举措和方法,并加以具体实践。实践表明,“1+1+1”青蓝工程培养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公寓是“三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建设辅导员队伍,有效指导“进公寓”工作深入开展,依托学生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是中国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人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较为广泛的教育者之一。近几年来,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在很多高校都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面对首批“90后”大学生,部分在职辅导员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怠工。本文以工作倦怠理论为指导,从“80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自身成因出发,探讨在现今环境下辅导员工作倦怠自身的心理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