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哔哩哔哩30个吃播账号的相关性分析和内容分析探讨哔哩哔哩吃播节目的"吃播热"现象。本文以弹幕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和相应的使用与满足分析,并从哔哩哔哩筛选出30个吃播节目发布账号作为研究样本得出哔哩哔哩网站吃播节目总体情况,以两个研究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节目效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哔哩哔哩节目总体情况及受欢迎原因;2.受众可以获得的满足和与吃播节目受众黏性相关的因素;3.节目运营者提高节目受众黏性可采取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个性化、社群化趋势明显,加速了以趣缘、情感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圈层的建立.哔哩哔哩作为中国最大的亚文化网络聚集地,为以ACG为主的亚文化发展提供空间,圈层文化较为成熟.但随着圈层细分愈发精细,受众圈层意识突出,各圈层普遍具有排他性,特别是小众的亚文化圈层同其他圈层的交流严重受阻.哔哩哔哩以"固圈""破圈"两大策略为核心,固守圈层文化精髓,建构圈层成员认同,延伸圈层文化内涵,以接近传播受众的兴趣和情感.  相似文献   

3.
哔哩哔哩视频网作为国内发展迅猛的媒介,其中既有大量用户原创内容也有许多正版影视作品,它的受众以青少年为主,具有极强的生产性。本研究试从费斯克受众观角度分析哔哩哔哩视频网的用户,以期对新媒体时代用户研究提供以小见大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幕视频网站是以动画受众为主要群体的社交平台。根据准社会交往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受众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上的弹幕评论进行分析,以个案的形式来讨论日本动画对受众的影响及受众对动画角色的准社会交往表达。发现在"英雄—反派"为故事叙述结构下的日本动画片中,受众对不同类型角色的态度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弹幕长度会因角色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态度倾向越积极弹幕评论长度越长,准社会表达类型与弹幕评论长度显著相关。本研究不仅对即时状态下的准社会交往测量进行了尝试,同时也为准社会交往及准社会关系的线性发展观点提供了佐证。除此之外,本研究尝试用工具变量的方法讨论了受众互动对受众表达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档案文化情境是受众获得和强化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档案文化情境中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CAPS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对哔哩哔哩网站《档案》节目弹幕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索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的建构机理,并构建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建构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档案节目受众身份认同涉及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总体上遵循“档案文化情境—认知情感单元—行为反应”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6.
翟趁华 《传媒》2021,(12):74-75,77
哔哩哔哩是国内第一家设立弹幕视频的网站,其主要受众群体是19岁~28岁的年轻用户群体.其以独特的"二次元"文化,打造"ACGN社区文化",凝聚了高付费意识、高黏度、高体验时长的忠实客户群.Web3.0技术的发展,开创了用户同时拥有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的时代.哔哩哔哩以用户社交网络为核心,向外进行营销内容辐射,在新媒体平台比比皆是的时代获得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本文以哔哩哔哩的UGC内容营销为研究主题,探讨其UGC内容营销的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7.
弹幕网站信息传播模式分析及利用——以BILIBILI网站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碧滢 《兰台世界》2016,(14):83-84
在新媒体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直播、微信公众号、大数据分析台等多种新型传媒传播模式接踵而至,对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而对于特定受众的传播模式,弹幕网站一定是首屈一指,以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为例分析弹幕网站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8.
沈菲 《青年记者》2020,(6):86-87
哔哩哔哩(Bilibili,以下简称“B站”)创建于2009年6月26日,作为“二次元精神家园”,B站目前拥有超过100万的活跃视频创作者(“up主”),用户自制或原创视频占全部内容的70%,其月均DAU(日活跃用户)数值始终维持在千万级水平。B站番剧板块的发展现状“番剧”一词来源于日文“番劇(ばんげき)”,意思是“节目”,适用于电视剧以及动画,本文所说的“番剧”指动画。  相似文献   

9.
内容生态强大的哔哩哔哩网站活跃着众多高质量UP主,UP主的内容创作不仅带动了用户增长,也是增强用户黏性和活跃度的强效剂,对Z世代用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以“罗翔”频道的精选视频UP主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UP主对罗翔作品的二次创作对“罗翔说刑法”账号传播的助推作用,并由此探析哔哩哔哩在打造良性创作循环和社区文化方面独特的创作者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从达拉斯·斯迈思的"受众商品论"到互联网产业中的"数字劳工",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为我们批判地理解受众劳动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剥削语境下的受众劳动研究忽视了对劳动者主观体验的考察,本文通过对字幕组、哔哩哔哩UP主和豆瓣小组等网络群体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关注数字劳工的主体性构建过程,从文化研究学派的视角对数字劳动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哔哩哔哩网作为国内目前弹幕视频网站的领头羊,是年轻群体聚集的热门网络社区,也是进行社会化阅读推广的创新阵地。本文采用网络调查法,选取开设哔哩哔哩账号的20位阅读类博主为调查对象,运用5W传播理论分析其阅读推广中的构建要素。其中包括推广主体、推广内容、推广渠道、推广对象和推广效果等。最后提出图书馆界进行参考借鉴社会化阅读推广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短视频已成为越来越主流的传播渠道,科技学术期刊在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也可借助短视频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本文以微信平台的视频号、抖音、哔哩哔哩(B站)、快手、西瓜视频5大短视频平台为例,分析科技学术期刊在不同平台的运营现状,并以实例分析在短视频平台的内容运营策略。结果表明:不同平台目标用户差异较大,科技学术期刊在进行短视频建设时需要首先考虑与平台的适配度,选择合适的“赛道”;对视频内容按照加强出版类、营销资讯类、期刊公告类及拓展传播类进行分析讨论,发现加强出版类和拓展传播类是科技学术期刊中占比较大的内容主题,且拓展传播类内容传播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刘洁 《新闻前哨》2022,(5):67-70
当下,中国的跨文化传播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塑造了一批洋网红,其国别特性和自带"他者"属性,无形中扮演了跨文化传播的角色.本文以哔哩哔哩海外UP主"我是郭杰瑞"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主体间性"的视角分析传者、受众与内容三大主体间的"对话"关系,以期为全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本次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和深化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体系,以期揭示和预测视频网站用户的行为规律。同时也能为各类视频网站洞察用户心理需求、提升用户粘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融入期望确认理论和心流体验理论,以哔哩哔哩用户为研究对象,构建哔哩哔哩用户粘性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利用统计分析软件AMOS分析问卷数据,证实了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讨论]研究发现,哔哩哔哩在用户满意度、主观规范、心流体验方面取得了成功,它们直接显著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进而获得了较高的用户粘性。同时,相较于竞争对手,哔哩哔哩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papi酱"的横空出世绝对是网红界的一股清流,在很多网红凭借整容、身体语言、黄色笑话等比较低俗的手段博取眼球时,"papi酱"却以非常鲜明的幽默话语、热点话题选择、容易辨识的节目形式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凭借微博、微信、秒拍、哔哩哔哩动画等自媒体平台,发出了女性的声音,用自己的话语方式建构了一个自成体系的话语权。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发现"papi酱"个人品牌的印记在慢慢变淡,出现了其他的替代声音,如中美比较系列视频,这也导致了Papi话语权的稀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公安题材影视作品火爆,公安知识形成需求,构建网络“中视频”平台公安知识类账号有独特的平台流量优势、视频模式优势和内容优势。本文基于内容与文本分析方法,对哔哩哔哩平台“广州禁毒”与“底层原理”账号2022年度发布的全部视频投稿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内容呈现模式及表达造成的传播效果差异,并借此归纳构建网络“中视频”平台公安知识类账号的策略,以期为公安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游戏理论的视角关注弹幕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鲜明的游戏特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B站)弹幕现象加以考察,将弹幕视频的受众视为“游戏的人”,浅析弹幕游戏中人的游戏行为及其背后的价值悖论。本文认为,弹幕游戏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并带给人愉快的体验,但其也存在过度娱乐化倾向以及加重个人孤独感的可能,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弹幕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调研了公共图书馆在哔哩哔哩平台的视频运营现状,结合AISAS营销模型分析公共图书馆在哔哩哔哩平台视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运营策略,即:深耕视频内容,增加用户关注度;建设专业团队,规范平台运营;传递核心价值,建立互动机制;打造视频营销品牌,激励用户口碑分享。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亚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分支御宅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最大的御宅文化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的定性分析研究,集中讨论新媒体时代御宅文化在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心理、传播方式等方面的转型与变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倾向于通过更短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实质内容。对于电影艺术也是一样,一些受众不再满足于仅仅观看电影,他们可以对电影艺术进行属于自己的二次创作,解读、分析,抑或是恶搞,并在自媒体平台上与大家分享交流,因此电影解说短视频应运而生。这样的视频媒体形式,也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的电影受众对于短时间获取电影信息的需求。因此,本文选取了如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视频自媒体平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通过研究该网站上电影解说短视频,从受众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出发,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讨受众对电影解说短视频如此欢迎的需求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