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延安脱贫     
正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世纪70年代末,新华社记者冯森龄的《延安调查》中,记录了这里"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的苦难过往。要让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一直是萦绕在中国共产党人心头的夙愿。改革开放后,延安驶入发展快车道。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让延安至2014年底,仍有693个贫困村,7.62万户、20.5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3.2%。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初,中宣部和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中央新闻单位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到革命圣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笔者和中央电视台频道编辑部、评论部、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同事们代表中央电视台参与了此次基层体验,此行一共6个人,平均年龄32岁.  相似文献   

3.
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编辑出版业 ,在我国现代图书编辑出版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对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编辑出版业作了完整的论述。文中着重探讨了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出版机构类型 ,介绍了延安地区出版的有代表性的丛书 ,对延安革命根据地编辑出版事业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延安,已然在心""这一行,我们收获太多!""一次洗礼,一次成长" …… 7月14日至20日,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组织的17家中央新闻单位、100名记者、为期6天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已圆满结束,翻看记者们写的稿件、博客,拍的图片、视频,感动与惊喜充溢心头.  相似文献   

5.
2021年5月24日,由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延安新闻纪念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主题展在上海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汇创空间"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6.
1986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新闻出版纪念馆在延安清凉山开馆。记者随当年一批清凉山的老新闻出版工作者沿着山坡拾级而上,展览大厅就展现在面前。红色的馆牌上是陆定一书写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十四个金色大字。馆前,是一座汉白玉雕象,再  相似文献   

7.
延安行记     
童年,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和探求文明之源的冲动。9月10日,为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参观走访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安排,内蒙古档案局全体人员赴陕西延安进行“红色之旅”的学习考察。“梦里寻它千百度”,这次延安之行,使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令我心驰神往的延安。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24日,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落成开幕。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新闻与出版纪念馆。它对于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出版工作的光荣传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出版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中央对出版事业十分重视。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党的出版工作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都作出过光辉的贡献。党中央到了延安,党的出版事业也在延安艰苦  相似文献   

9.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采访陕北革命根据地外国记者中的第一人。当时,“红色中国”延安处在国民党铁桶般的重重包围之中,埃德加·斯诺一个外国记者,是怎样冲破层层封锁,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延安的呢?  相似文献   

10.
延安交际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十年的闲暇时间里,1937~1942年前后六年的周末和节假日晚会上,革命队伍里时兴交际舞。陕北黄土地上,宝塔山上,延水河边,穿军装,着草鞋,明亮的汽油灯映照着一对对闻乐起舞的翩跹身影,这是严肃紧张的工作、学习、生产、战斗生活之余,另一番生动活泼的革命生活画面。 1942年夏秋之际,整风运动全面开展以后,这种革命队伍里的交际舞渐次稀落。经过短暂的沉寂,1943年元旦开始,革命队伍里再次时兴的是军民同乐的陕北秧歌舞。 延安交际舞最初是由外宾传授,从上层领导开始,并作为向封建势力的挑战,而逐渐时兴起来的。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底.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言延安时期是一个宽泛的时空概念,时间上指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党中央东渡黄河离开延安,空间上指此时党中央的活动区域。延安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但中国共产党曾在此十三年中探索着革命的步伐,指引着革命的方向,成功实现了长征以后的壮大和逆转,陈毅赋诗云:"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清凉山  相似文献   

12.
金秋时节,我们这些作为军报编辑、记者的老新闻工作者,怀着更好地传播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的迫切愿望,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访问,实地接受党的优良传统的熏陶,获得的激励和教益,可以说是终生难忘的。理想与信念在延安的时间虽短,但总觉得有一种力量撞击着每个人的心扉,使我们追忆和思考。从凤凰山到杨家岭,从枣园到王家坪,从清凉山到桥儿沟……我们追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忘我战斗、工作和生活的轨迹,寻觅中国革命历尽干准万险,战胜内外强敌,步步走向胜利的最宝贵的答案。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座座庄…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新闻出版纪念馆在延安清凉山开馆。记者随当年一批清凉山的老新闻出版工作者沿着山坡拾级而上,展览大厅就展现在面前。红色的馆牌上是陆定一书写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十四个金色大字。馆前,是一座汉白玉雕象,再现了当年新闻出版工作者的风貌。雕象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毛泽东“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题词。沿着扶梯进入展室,映入眼帘的是陈毅的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向九洲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随着  相似文献   

14.
正文献纪录片《延安延安》于2013年12月21日、2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映,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中国延安精神研究生会会长李铁映观后特别称赞,认为《延安延安》很好地诠释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核心问题,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观、国家观和艺术观,决定着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又是什么样的神奇故事,牵动着人们魂牵梦萦的烽火记忆?或许,我们可以从《延安延安》影像故事创作始末,探究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3,(23):77-80
延安《边区群众报》作为一份创办于革命年代的大众化报纸,其社会新闻报道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从报道内容、读者对象、报纸的风格与特色等方面剖析其社会新闻报道编辑方针,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延安《边区群众报》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新闻报道现实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形成培养人才、历练队伍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宣部、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年组织首都新闻界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百名名编辑、名记者和主持人"江西老区行"之后,今年又组织了首都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活动和北京四所院校的新闻国际传播硕士生班的40名学生赴革命圣地--延安参新闻夏令营活动.  相似文献   

17.
延安红色新闻资源是一种具有特定历史语境和专业内涵的红色资源,其不仅具有广泛意义上红色资源的当代价值,其还对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专业教育等都有较好的现实作用和开发意义。近几年,中宣部、中国记协等部门多次组织开展“百名编辑记者延安行”等实践教育活动,使延安作为新中国新闻事业摇篮对当今新闻界的影响愈加凸显。文章通过对延安现存的新闻事业遗址、遗迹以及新闻报刊资料等历史文献的梳理,旨在探究延安红色新闻资源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能伟 《今传媒》2004,(4):18-18
全国惟一的新闻事业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发祥地——延安新闻纪念馆,由中宣部投资,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题名,已在革命圣地延安建成,它已成为国内外广大群众和新闻工作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图为延安新闻纪念馆外貌。今延安新闻纪念馆@李能伟  相似文献   

19.
参加"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是我第二次去到中国革命的圣地,一如上次,深受教育. 艰苦卓绝的环境,百折不挠的精神,造就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这段传奇.虽然历史的年轮变得越来越沧桑,但我们能感受到历史的力量,这历史本身"是鲜活的,是永恒的,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  相似文献   

20.
《陕西档案》2012,(3):20-20
上海音像资料馆于5月21日发布了一批拍摄于抗战时期延安的新闻影片与珍贵影像素材,其中不少影像资料是首次公布。 此次发布的延安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拍摄于1936年至1945年问,是从60多分钟的素材中精选而成的,拍摄者包括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美国青年摄影师哈利·邓汉姆、瑞士记者博斯哈、前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及延安电影团、香港“青年摄影团”、“美国军事观察组”等个人与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