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源 《报刊之友》2014,(10):73-75
自2011年OPPO为其第一款智能手机OPPO Find量身打造的微电影广告《Find Me》问世以来,OPPO的微电影广告便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媒体时代下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微电影广告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微电影广告蓬勃发展之际,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总结,提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策略,以求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OPPO为其第一款智能手机OPPO Find量身打造的微电影广告《Find Me》问世以来,OPPO的微电影广告便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媒体时代下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微电影广告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微电影广告蓬勃发展之际,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总结,提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策略,以求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  相似文献   

3.
常疌 《声屏世界》2022,(3):75-76,85
近年来,微电影与广告结合的形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广告类型.微电影广告在艺术文本上有着不同于传统广告的特征,广告与故事的融合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微电影广告逐渐走向多元化,广告的传播效果也更加明显.文章从微电影广告的题材选择、叙事手法以及广告与故事的融合形式几个方面来分析微电影广告的创作手法与传播效果,探讨如何才能运用好微电影...  相似文献   

4.
张秀丽 《出版广角》2015,(10):90-91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广告投放对准新媒体.凭借广告赞助商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独特优势,微电影广告成为广告传播的新宠.但随着微电影广告的迅速发展,创意缺乏和广告营销过度等问题逐渐凸显,企业可以通过作品本身、商家角度和营销模式三个方面来完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罗倩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28-129
2011微电影成为与微博同样火的词。微电影中的微电影广告,给互联网营销带来新的契机,成为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新宠,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笔者利用SWOT分析法解析微电影广告,以求更加全面的了解微电影广告发展状态,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扬 《出版广角》2016,(22):63-65
微电影广告是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是为了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而拍摄的有情节的,时长一般在5-30分钟的,以电影为表现手法的广告.文章从微电影广告的定义、微电影广告发展的原因及微电影广告发展入手,从传播内容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多样、传播受众的互动、低成本高效率等传播优势分析微电影广告之“不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泰国微电影广告为例,探讨微电影艺术在广告美学中的应用问题。微电影艺术体现了广告审美中的视听美、情感美及意蕴美,能够让受众在感动、共鸣中对企业品牌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泰国微电影广告以平民化、抒情化、诙谐化为特色,在广告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从广告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借以观照中国微电影广告的不足之处,并为其发展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微电影广告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文化产业,但业界出于短期利益考量滥用“微电影”及“微电影广告”概念,使得微电影广告市场上作品良莠不齐,影响了微电影广告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辨析了这两个概念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微电影广告的核心特征,化解其中的认同困惑,并从“两种经济”的理论视角入手,客观重估微电影广告的产业价值,认为应合理规划及调整其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于微电影广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东 《传媒》2015,(7):59-61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兼具商业与艺术双重特性的微电影广告逐渐发展为广告营销的新模式.借助电影的拍摄手法,将品牌理念融入影片中,于无形中对受众产生影响,是微电影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段.本文主要就微电影广告的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微电影广告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创意创新、内容组构与拓宽渠道三方面阐述微电影广告营销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深入挖掘微电影这一新型广告营销模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莹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34-235
微电影广告,是时下流行的广告体裁及广告制作方式.它的兴起顺应了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向,也为广告业的勃兴开辟了一番新天地.它不仅给企业带来利润和美誉度,同时也带给消费者以美得享受.虽然微电影广告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它将继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微电影广告已经步入了稳定发展期,微电影广告的年产数量日益扩大,虽然能引发受众强烈共鸣或取得预期良好传播效果的案例不多,但是,微电影广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品牌营销所看好的方式.本文从营销特点和营销方式入手,阐释微电影广告如何对品牌营销产生作用,以加深对微电影广告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12.
高鹏 《传媒》2017,(15)
在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全面带动下,"微"传播时代正式到来,并集中表现在信息碎片化、传播主客体互动化、信息量冗杂化等方面,再加上眼球经济、粉丝经济、消费经济的三方加持,微电影广告一经出现便成为广告的主流载体,成为各大品牌青睐有加的新宠.对此,本文在微电影广告的品牌构建与传播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究,并从五方面提出了微电影广告品牌形象的构建路径,以期为微电影广告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爽 《传媒》2017,(16)
从2010年《一触即发》的首次面世,到《老男孩》的迅猛崛起,微电影广告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成为一个主营项目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微电影广告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广告传播模式,开始强调创意与诉求,在潜移默化中将品牌理念传达给受众,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受众对广告宣传的心理隔阂,提高了品牌价值的传播效果.而要想实现微电影广告的"病毒式"传播,发挥微电影广告的正面效用,就必须制作出丰富、独特,且受众乐于分享的内容.在微电影广告内容制作中,不仅要考虑传统广告画面、声音和时间三大要素,还要考虑故事叙述和影视剧作两大核心要素,以生活化、故事化和情境化为根本抓点,构造微电影广告内容的独特体系,这是全媒体时代微电影广告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峰 《东南传播》2016,(6):115-116
作为微时代环境下企业进行品牌立体展示的新型手段,微电影受到的青睐程度日益增强,微电影的发展模式也日渐增多,其中一种就是借助高概念电影的特征,形成广告型微电影的高概念发展模式。本文从广告型微电影的高概念特征分析出发,基于优劣势特征的扬弃分析了广告型微电影的高概念模式,并进一步提出其针对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作为“微时代”组成部分的微电影,经过巧妙融合,成为植入式广告的绝佳载体后,不但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和关誉度,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美的享受,是广告业的一大进步。但是,作为新兴事物,微电影植入式广告发展还不甚完善。本文主要分析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的优缺点并展望、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朱亚利 《新闻界》2013,(13):53-55
本文澄清了对微电影基本概念的一些认识,阐述了微电影营销的几个要点:一是注重广告主体的品牌效应和文化内涵;二是把广告藏深,把植入广告变为内容营销;三是制造话题,利用病毒式传播,并从企业收费、版权收费、终端用户收费等几个方面近探讨了微电影盈利的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告市场上多种营销方式的营销效果逐渐减弱,企业与广告商开始寻求新的营销方式。微电影营销是满足企业与广告商营销需求的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微电影营销作为市场营销实施的一种新型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与广告主实现其营销目的的一股新兴力量。本文通过对中国微电影广告的营销方法和营销效果进行总结归纳,指出了微电影营销市场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婷 《传媒》2017,(21)
微电影广告营销有其独特价值.它既能实现广告的品牌传播,从广告内容、情感诉求和流行倡导等方面建构品牌形象,又能从社交互动、维系品牌忠诚和商业逻辑等方面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围绕着"诉求"与"转换"两大理念展开微电影广告营销,可以有效打通用户和品牌之间的互动渠道,为微电影广告营销创造独特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旭 《传媒》2021,(2):75-77
微电影广告是以品牌或产品的商业推广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受众认可广告片中的产品,而微电影广告是否与受众心理特征相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接受效果.诞生于2019年春节季的《啥是佩奇》的微电影广告片就凭借着对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成为当时刷爆朋友圈的"爆款"短视频.微电影广告只有基于受众的心理来进行创作,"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提升受众的"使用"效果,才能在"贴满墙纸"的屋子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微电影广告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娅 《新闻知识》2012,(7):66-67
2010年由凯迪拉克出品的微电影《一触即发》让中国广告商们看到了微电影在网民中的影响力,也看到了它在宣传产品和品牌形象上的强大威力。进入2012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品了自己的定制微电影,并取得了不错的广告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微电影广告的共同点将微电影分成三种类型进行分析,希望对微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