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是我国企业最大目标市场。然而,我国企业已连续15年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一些企业缺席337调查,一些企业没有美国专利,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被337调查风险意识或不了解337调查规则。我国企业败诉率达60%,败诉企业乃至相关行业侵权产品被迫退出美国市场。我国企业应提前做好应诉337调查准备,积极应诉抗辩,并请求政府、行业协会协助应诉,争取胜诉或和解,避免产品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美国"337调查"调查统计数据,重点关注了我国受到的"337调查"结果:认为美国"337调查"已对我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形成了障碍,并提出了障碍形成的原因以及国内企业应对"337调查"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连续10年成为遭遇美国337调查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华337调查已成为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重要非关税贸易壁垒。在未来二三年,由于经济发展形势、企业自身的问题以及337调查易于操作等因素,美国对华337调查有可能持续上升。为此,中国要积极应对近期复杂局势,建立长期应对机制;利用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平台,要求美国修改337条款;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根本,建立行业专利联盟应对纠纷。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低碳视角下制造企业产能共享策略,基于低碳视角,构建“产能共享平台-产能提供方-产能需求方”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系统的演化策略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低碳产品补贴的共享比例、高碳产品罚金的共担比例、平台提供服务水平的高低程度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供方选择参与产能共享的概率与其获得低碳产品补贴的共享比例成正比,与其支付高碳产品罚金的共担比例成反比;需求方选择生产低碳产品的概率与提供方获得低碳产品补贴的共享比例、提供方支付高碳产品罚金的共担比例均成反比;提供方选择参与产能共享的概率与提供方的信息化程度系数成正比,平台提供高服务水平时,提供方选择参与产能共享的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5.
2014年3月,两家中国企业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禾益化工有限公司成为了"337调查"案(No.337-TA-914)的强制应诉方,被指控美国进口以及美国国内市场销售的甲磺草胺、甲磺草胺组合物以及甲磺草胺制备方法侵犯了美国富美实公司的专利权(US7169952B2)。该案成为了我国农药企业遭遇的首起"337调查"案。本文通过分析涉案企业、涉案产品的相关专利,对该"337调查"案进行了解读和剖析,并对我国农药企业应对"337调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正在以几何速度成长,积极挺进全球市场,当他们冒险进入美国市场时,却成为美国专利侵权诉讼的目标,而类似历程同样发生在韩国。研究韩国应对美国"337调查"的基本情况与相关策略,对指导我国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9,(10)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别建立静态奖惩与动态奖惩机制下的政府监管与制造商回收博弈模型,研究双方行为策略的互动机制,并分析政府奖惩力度、回收难度系数与政府实施监管成本对政府与制造商行为策略的影响,最后进行算例与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奖惩机制下的政府与制造商的行为策略能有效地解决静态奖惩机制下约束条件限制的行为策略不稳定问题,实现政府监管与制造商回收策略的演化稳定。政府实施监管的概率与奖惩力度成反比,与政府实施监管的成本成反比,与回收难度系数成正比;制造商选择积极回收的概率与奖惩力度成正比,与政府实施监管的成本成反比。  相似文献   

8.
从捷康胜诉“三氯蔗糖案”解读美国对华337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美国针对中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也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我国已成为337调查最主要的对象,337调查已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救济中最为犀利的武器,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与国内不少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应诉不积极相比,江苏盐城捷康公司主动申请加入"三氯蔗糖案"337调查并取得完胜,这对国内外向型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开拓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区块链技术因其潜在应用价值和巨大发展前景受到金融银行、科技企业以及创业公司的关注,创新主体开始在中国提交专利申请,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介绍了区块链的概念、区块链与数字货币专利,对区块链中国专利进行全面检索,并从专利申请发展趋势、申请人地区分布、国内外主要申请人及专利技术内容、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结论提出了建议,为我国区块链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五个平衡点,再联立知识需求方和知识供给方的方程,求出了5个平衡点的稳定性,得出知识需求方的知识求助概率与所要付出的经济报酬成反比,知识供给方进行知识帮助的概率与所获得的经济报酬成正比,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5,(4):104-104
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在美频频遭到专利侵权的指控和调查。为了使中国企业了解复杂的美国专利诉讼程序。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两位美国资深法官-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雷德法官和美国北加州联邦地区法院怀特法官作为主讲。演讲中,两位法官凭藉他们在法院工作的直接经验和对美国诉讼制度的深刻认识,帮助与会者在很短的时间里对美国的专利诉讼制度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雷德法官特别告诫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2.
朱雪忠  李艳 《科研管理》2021,42(7):22-30
我国正由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大国加速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仿制药企业向创新药企业转变。新角色下被提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风险日益升高,对企业专利管理实践提出新挑战。首次将我国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中创新药企业信息,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公布的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案件信息链接。基于法律纠纷理论模型框架,实证分析药品发明专利无效请求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专利价值越高、专利法律质量越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或当事人对无效结果的期望分歧)越大,被提无效请求的风险越高。与理论分析不一致的是,与制剂/组合物专利相比,药用化合物和药用生物分子专利被提无效请求的概率更低。研究结论为企业有效开展药品发明专利被提无效请求的风险预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控股权性质差异视角,本文首先理论分析金融错配对国有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及其模式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缓解金融错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时的政策效应;然后再以我国A股市场2012—2019年期间上市企业为样本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金融错配有助于增加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但它在降低民营企业创新产出水平的同时,会严重阻碍国有与民营企业原始发明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能有效缓解金融错配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与原始发明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并对其研发投入产生正向“挤入效应”,但它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政策效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Matsuyama与 G-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错配等变量,系统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予以模型刻画,进而提出核心命题。利用200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在测算金融错配指数的基础上,从政策扭曲与金融摩擦双重视角对上述核心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尤其是对企业“创新质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揭示,金融错配会通过政策扭曲和金融摩擦这两条路径影响企业创新。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从微观层面揭示金融错配抑制创新的内在逻辑,同时从双视角进一步剖析金融错配的影响渠道,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碳交易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分析缺乏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2009—2016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以2013年末在7个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的估计方法,通过对比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省市相对于非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相对于低污染行业的企业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的变化情况,探究碳交易机制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相对于非试点省市和试点省市的低污染行业,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的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比例。(2)相比于发明类绿色专利,该政策对绿色专利中的非发明类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强。(3)相对于国有企业,该政策对试点省市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增加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科研人才引进和提高科技研发支出、提高企业资产净利润率,进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提供一定经验支持;为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更好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互联网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可能影响机制,利用2007—2014年我国23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互联网发展指数。并进一步应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及其内在传导机制。本文采用1984年各城市每百人固定电话数量与电信投资量的交互项作为研究的工具变量。实证表明:(1)无论从专利数据还是城市创新指数来看,互联网发展都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2)互联网发展加速了专利的折旧速度,有利于提高创新知识的更新速度;(3)互联网发展加快信息的传播,提升了专利的国内外引用,显著增加了创新知识的溢出。本文为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了理论与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章琳  汤湘希  许诺 《科研管理》2022,43(5):172-18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自主创新往往风险较高,且周期较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以实现快速创新。并购促使企业创新实现的方式主要包括选择高创新能力标的企业和与标的企业实现协同创新两种模式,亦即选择渠道与协同渠道。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予以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并购前主并企业的创新能力而言,并购溢价越高,并购后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地提升越强,选择渠道成立;而相较于并购前并购双方的创新能力而言,并购溢价与并购后通过协同产生的增量创新之间未能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协同渠道不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当被并购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时,并购溢价更高;过高的并购溢价可能会降低主并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再次证实和证伪了选择渠道和协同渠道。本文揭示了上市公司在并购创新渠道选择上的倾向性,建议企业在并购时及并购后应更多的考虑企业间的协同效应,而非仅关注标的企业的创新能力,监管机构则需加强对高溢价并购的监管,以防范其对上市公司自身运营可能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张佳敏  薛晋洁 《科研管理》2022,43(8):140-147
   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来愈多的企业在国际范围内建立竞合关系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然而,仍有企业不愿改变组织内部原有的行为模式,导致创新绩效降低。为此,本文采用竞合视角以103家国际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回归分析着重探讨竞合行为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及其对组织惰性与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国际企业的组织惰性(洞察力、行为、心理惰性)对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其中心理惰性的影响最大。(2)竞合行为负向调节组织惰性、洞察力惰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3)国际企业的竞合行为对创新绩效(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14日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富士康)、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及美国市场其他手机电话和设备进口商在美国联邦巡回法院涉及337条款排斥令的诉讼中赢得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