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君 《百科知识》2011,(19):49-49
一提到蜜蜂,许多人都会对它的独门利器——螯刺畏惧不已。很多人都有被其狠狠蛰过的经历。尤其是少不更事时,见到在花丛中飞舞的蜜蜂,忍不住与其握手,而蜜蜂往往会错意,误以为要伤害它,遂将“螯刺”狠狠扎进人的皮肤中。由于螯刺连接着蜜蜂的内脏部位,在蜜蜂脱离时,螯刺连同其内脏一同脱落,蜜蜂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蜂类,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蜜蜂或马蜂,想到它们尾部那可怕的蜇刺。其实,除了蜜蜂和马蜂,蜂类世界还有许多其他的种类,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城市的绿化地带,我们都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众》2010,(4):14-15
蜜蜂和马蜂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蜜蜂为人类提供蜂蜜,为植物传粉;马蜂则是捕食害虫的能手。不过这两种蜂类如果不小心碰到一起,那可是会引起一场大战的!  相似文献   

4.
与马蜂共存     
媒体报道说,四川双流县有一姓罗的人家专门招惹马蜂,10多年来摘下的蜂窝不下5000个。这种行为令人担忧,因为有可能导致马蜂减少,还会对生态和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其实,马峰对人的威胁并不大,理应受到人类的保护。马蜂又称胡蜂、大黄蜂(也有人认为是除蜜蜂以外的所有蜂类),相当于昆虫界的老虎、豹子,是一种食肉动物,靠捕食害虫、蜜蜂、  相似文献   

5.
蜜蜂的语言     
每当百花盛开时节,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群群的蜜蜂在花间熙来攘往,忙碌地采集着花蜜和花粉。猛一看,每只蜜蜂都是单独行动的。但仔细观察就可发现,它们是作为集体在工作着。如果把一只盛有糖水的碟子放在蜂箱附近,只要有一只蜜蜂发现了糖水,它就会返回巢去叫来一大批蜜蜂。同样地,一只蜜蜂发现天然蜜源——花丛后,也能回家招呼同伴,大伙儿一起  相似文献   

6.
毛荔枝?哈哈,没错,它就叫毛荔枝,而它更常用的名字是毛丹(我一开始就听成了"毛蛋",纳闷:蛋怎么还长毛呢?)。现在,你去水果摊问毛丹很可能会得到指点:喏,那些长毛的荔枝就是!它们就像火红色的小刺猬,浑身长满了倒钩一样软软的刺,让人不禁怀疑它们到底是来自热带的奇异水果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记忆力很好,记得许多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的面容,请不要太骄傲,一只小蜜蜂也能分辨和回忆起不同人的脸。为了寻找人脸识别技术的新思路,研究人员用蜜蜂做试验,想看一看蜜蜂是否能识别人脸。研究人员把标准的人类心理测试的人脸照片展示给蜜蜂,就像检测人的记忆力时所做的一样。这些照片的亮度、背景颜色和尺寸都相同,上面只有脸部和颈部,去掉了衣服的信息,以免干扰对昆虫的判断。很多照片上的人脸很相似。在正确的人脸的后面,有蜜蜂爱吃的糖浆;如果蜜蜂选对了,它就能得到好吃的食物;而在错误的照片的后面,是一种它十分不喜欢的液体。在实…  相似文献   

8.
纪双成  李虹 《今日科苑》2007,(11):64-66
欧美的新闻节目中常能看到失踪人口的消息,但如果媒体告诉人们身边的蜜蜂也正在失踪的话,有多少人会在意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蜜蜂在地球上消失,人类在4年左右也会全部消失。这  相似文献   

9.
蜜蜂的秘密     
识别人脸本领强在人的眼中,蜜蜂似乎都是一个模样。但在蜜蜂的眼中,人却不尽相同。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蜜蜂可以识别并记忆不同的人脸。辨识不同面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此前研究发现,当我们注视另外一个人的脸时,大脑中一个特殊的区域——锤状回,会变得活跃。但对于不具备这种专门结构的动物来说,它们能辨识不同面孔吗?人们知道蜜蜂分辨不同花朵的本领超强,英国剑桥大学视觉科学家阿德里安·戴尔就设想,蜜蜂这种辨识天分会不会也适用于其他目标。于是他和同事们设计实验,将4张不同人的大头照钉在木板上,以蔗糖溶液为诱饵,不断…  相似文献   

10.
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的剧痛,我意识到它蜇了我了,连忙把它撇到窗外. 蜜蜂走了,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致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杀手锏.而蛰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注定要化作尘埃了.我和它,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11.
生活小常识:空调病是一种内分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盗汗、身子发虚等。要避免得空调病,就需要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经常开窗换气。并且,最好不要长时间呆在有空调的屋里。安全小常识:雷电有个怪脾气,它最爱劈离它最近的东西。如果大树比周围的建筑高,离天上的雷雨云最近,雷电就容易先劈大树,站在树底下的人也会被雷击。所以夏天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一定不要到大树下避雨,而应该找干燥安全的地方避雨。安全小常识:多吃冷饮会使人的胃肠道毛细血管持久收缩,从而使胃肠道血液供应减少,胃粘膜对食物营养的吸收也减少了。冷饮的冷刺…  相似文献   

12.
人类饮用咖啡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能够使人思路清晰、减轻疲劳、恢复精力。咖啡因也成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精神药品,在北美,90%的成年人每天都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可以说,很多人已经对咖啡因上瘾了,一天也离不开它了。不过,科学家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类并不是唯一对咖啡因上瘾的物种,担任传粉者的蜜蜂每天也会喝一点咖啡。  相似文献   

13.
张菲 《知识窗》2008,(10):59-59
大笑的时候摸一摸自己的肚子,会感觉到肚子上的肌肉在强烈的收缩,肌肉的收缩会压迫内脏。而一上一下的压迫使得内脏在无可奈何之下也会随之上下波动。内脏之间是由一些筋膜联系的,在内脏上下活动的时候,这些筋膜也在运动,笑得过火了,筋膜也拉扯得过火,自然就会受不了,有痛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正>在《虫林大作战》里,邪恶的大黄蜂和狡诈的飞蛾盯上了蜂巢和蜂巢里的蜂蜜,机灵的小蜜蜂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笑料百出的战斗。看过这个电影,你是不是也想变成一只小蜜蜂加入它们欢乐的战斗?但是,真实的蜜蜂王国保卫战可比你看到的更精彩,也更残酷。暴力拆迁?我扎如果问蜜蜂的天敌都有谁,可能你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熊。没错,熊确实是蜜蜂最可怕的  相似文献   

15.
正提到黄蜂,很多人会说它们是一种和蜜蜂很像的昆虫,有着厉害的刺以及非常不友好的态度。其实,这些只是黄蜂表现出来的冰山一角。世界上有100 000多种黄蜂,不同的种类有着不同的体形、大小、颜色以及习性等。黄蜂种类繁多,甚至连专家都有点捉摸不透呢!能干的造纸者可以说,黄蜂是世界上第一个会造纸的物种。早在人类存在之前,它们就会造纸了。世界上大约有上千种黄蜂都会造纸,且方法都差不多——雌蜂先是咀嚼木头或其  相似文献   

16.
前面文章刚刚提到勤劳的蜜蜂,这里却开始列举出种种例子,来证明动物都是"懒惰"的,甚至连蜜蜂、蚂蚁也不例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读过伊索寓言的人都相信,蚂蚁、蜜蜂是勤劳的代表,它们不知疲倦辛勤劳作。但是科学家通过对各种动物的研究,揭穿了蚂蚁、蜜蜂等动物勤奋的谎言。研究显示,大部分动物在大部分时间内什么也不干。如果你去野外长时间仔细观察一些动物,把它一天每一时刻的全部活动都记录下来,你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的天,这东西可是什么都没干啊!不过,科学家发现,这种一动不动的行为从来就不是毫无目的的懒惰,而是起多种作…  相似文献   

17.
科学问答     
蜜蜂是以自己采的蜂蜜为食吗?如果是的话,养蜂人把蜂蜜都拿出来卖了,蜜蜂不就都饿死了。一般来说,蜜蜂都是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只有那些将来会发育成蜂王的幼虫才以蜂王浆为食。蜂蜜被取走后,蜜蜂的食物确实减少了。不过,这种做法在开花的季节不会对蜜蜂造成什么影响。因为人工饲养的蜜蜂都是经Q A  相似文献   

18.
J.H. 《科学中国》1989,(10):71-71
科学家们制造了一种会跳迪斯科舞的蜜蜂来欺骗真正的蜜蜂。它每秒钟振动翅膀250次。它每秒钟来回摇摆臀部15次。它在蜂箱内壁上作整齐的8字形的爬动。它甚至会从口内吐出糖水。但它并不是真正会跳舞的蜜蜂,而是欧洲科学家们制造的一种机器蜂。普林斯顿大学的James L.Gould说,这是对蜜蜂研究的一次“真正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这其实是一种生理需要。眨眼时,可以让泪液均匀地湿润角膜、结膜,使眼球不至于干燥,保持角膜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如果不眨眼,眼球上的泪膜会很快地蒸发,我们就会觉得眼睛干涩不舒服、刺  相似文献   

20.
鱼会飞翔,鸟会潜水,兽会下蛋,虫会变色……在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事还真不少哩!你有没有听说过,海洋里面也有“小刺猬”呢?它就是会变成刺球的鱼——刺鲀。刺鲀属于刺鲀科,它的种类有很多,如大斑刺鲀、眶斑刺鲀、短刺鲀等。刺鲀大都栖息在热带海洋中。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南海及台湾沿海,其最大体长可达350毫米左右,这种鱼虽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却是一种令人喜爱的观赏鱼类。凡是在水族馆中见过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