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雷 《现代传播》2024,(2):57-65
百年变局之下“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股力量交织博弈,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加速重组,也将带来国际传播秩序深度调整。既往西式全球化本质上是“盎格鲁—撒克逊”霸权逻辑,国际传播秩序重构的现实基础就在于对西式全球化的全面超越。随着全球权力结构“东升西降”态势演变,中国有望引领“新型全球化”进程,并成为推进国际传播秩序重构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在全球变革下推动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行动框架和实践平台,有望为构建权力结构更加均衡的国际传播新秩序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9,(3):92-100
从文明维度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就是从文化交流、心灵沟通的层面来凝聚全球价值共识。遵循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实现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谐一致的,中国价值观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相通,跨文化对话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互动。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需要精心构建与国际话语融通的对外话语体系,运用大数据工具分析全球的涉华舆情,采用国际化叙事策略进行文本创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系统协同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等要素形成传播合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变得愈加紧密.本文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如何提升外宣工作的国际传播效能,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促进外宣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4.
杨跃辉 《今传媒》2021,29(4):1-3
新媒体的出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借助新媒体渠道讲好中国故事,掌握对外传播的主导权,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和现实课题。如何能够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效传播途径,是本文重点所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传播实践中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话语困境,反映出对外传播在叙事策略、议程竞争和价值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基于对“帝国”与“天下”、高语境与低语境、“自我”与“他者”的文化语境思考,提出从四个方面创新国际传播路径:一是坚持倾听优先,大力开展数字公共外交;二是善用复调传播,增强媒体议程设置能力;三是注重文化落差,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四是重视理论研究,统筹中国实践与中国理念。  相似文献   

6.
马亚伦 《新闻前哨》2022,(22):38-39
如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本文从信息加工、传播渠道、人才培养和受众感知四个维度进行考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东锋 《新闻战线》2023,(23):39-41
深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智慧,持续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生动故事,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重大主题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从强化内容生产、拓宽传播手段、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个维度,破解主流媒体跨国跨地区跨文化差异传播难题,不断提升重大主题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8.
李想 《新闻战线》2024,(6):48-50
Z世代群体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参与者,是信息时代塑造国际舆论格局的重要力量。优化面向Z世代的国际传播策略有助于促进中外青年之间的共鸣对话和共情交流,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中国日报充分整合旗下Z世代国际传播领域的优势和经验,在面向Z世代的国际传播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李宇 《新闻战线》2023,(4):49-51
国际传播发展需要紧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目标,确立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定位。国际传播效能要从传播效果、运行效率和复合效益三个方面考量。强化产业思维、技术思维和市场思维,较好地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优化顶层设计、管理模式、运行方式等,全面匹配国际传播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对外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相似文献   

10.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以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严格遵循、科学运用国际传播规律为前提。国际传播规律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品质方面,维护和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永远颠扑不破的铁律;实践机制方面,“内外有别”与“内外一致”中坚持内宣外宣统筹协调辩证统一;传播主体方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立体式合力推进;形塑视角方面,“他塑”与“自塑”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表达方式方面,立足本土与融通中外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邵鹏 《中国出版》2018,(1):10-13
在中国国际地位与形象跃升的过程中,国际传播也需要转变方法与策略,其不仅涉及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该如何实现,也关系到中国的故事、观点和主张该由谁说、说什么、对谁说、如何说以及通过什么渠道说的具体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国际传播现状的分析,认为"新世界主义"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世界观或全球观,可以为中国国际传播开辟新视野、提供新策略,而中国也正在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和"一带一路"的实践,向全球民众展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新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契合关系,给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带来了现实契机的同时,也促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宏观层面的传播方向、定位和场域,以及微观层面的传播内容、方式、主体发生了应变。鉴于此,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要在策略和方法上进行相应调适,以提升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入以效能为导向的新阶段,文化产业在国际传播中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当今文化产业的主要运行模式之一,IP运营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一是以全媒体传播拓展传播渠道,最大限度提升用户的接触率与好感度;二是以跨媒介叙事丰富传播内容,最大限度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以品牌认同激发受众共情,最大限度推动各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些经验对于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中,广西具有地理区位、民俗文化、人文往来等特殊性,被赋予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需以特色、精准、立体思维提升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效能,实现从“大众”到“特色”的本土化传播,做好从“泛化”到“精准”的浸润式传播,构建由“平面”到“立体”的现代化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国新闻传播工作的时代课题与努力方向。以有效国际传播路径构建为研究视角,我们要夯实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国家实力,构建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倡导"平等包容"的国际传播理念,拓展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6.
宋奇  李智 《现代传播》2022,(12):56-64+88
梳理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理论发现,共同体是多元主体经由契约和身份认同所形成的,需要公共性作为支撑。托克维尔指出,公共性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中实现的,社会组织是主要行动者。故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国际传播不能重复霸权性的老路,而要通过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多元主体来进行国际公共传播。目前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国际公共传播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有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国际传播实践和研究重视的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17.
张昆  张晶晶 《新闻战线》2023,(10):57-60
全球民意调查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把握国际舆论规律和趋势,掌握国际舆情知情权、引导国际舆论主动权,增强国际传播的细分化与精准性。因而,要在战略层面重视民意价值,在制度层面完善调研体系,在策略层面对接民意动态,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争取国际话语权,从横向来看是对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的解释权和定义权;从纵向来看,则是拥有了对本国历史以及人类历史的解释权和定义权.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在国际传播领域,我国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存在较大差距.现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原因入手,阐释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国...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我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指南,也是我国对外传播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国际传播不仅彰显了中国从整个人类的共存之道出发,构建合作共赢、共商共享的世界图景,也是推动国际协调合作的强大正能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中国贡献全球治理智慧的过程,通过与西方的话语体系的对接,从而形成中外相互融通的话语传播体系.其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传播格局,营造国际环境,进而探索传播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做好国际传播,地方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传播平台的协同作用,强化四个基础,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注重话语体系转换,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合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