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的出路何在?中医学如何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突破自我?是现代中医学必须长期思考的常新话题。本文就中医学科学性的评价标准、中医学是否可能完全量化、中医学是否要抛弃阴阳五行学说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超人类主义者相信,我们能够也应该根除衰老这一死亡原因;我们能够也应该使用技术来增强我们的身体和思想;我们能够也应该与机器融合,重塑自我,最终,成为我们自己更高理想的存在。"——马克·奥康奈尔《成为机器》技术增强我们的身体,这一想法并不新鲜。但是,超人主义者对这个概念接受的程度如何?过去,我们制造了诸如木制的腿、助听器、眼镜、假牙等装置。未来,我们可能使用植入物来增强我们的感官,以便我们可以直接检测红外线或紫外线辐射,或通过将自己与  相似文献   

3.
人类统御天下万物,其地位来源于人类具有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智慧”。但是,智慧是如何定义?它能够独立于人类吗?也就是说:机器能够思维吗? 1950年著名的计算机专家阿兰·图灵在《心灵》(mind)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在这篇论文中,图灵认为,机器能不能思维的问题应当用问机器能否通过他设计的著名的“图灵  相似文献   

4.
正轻点手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是的,这些曾经由专业的理财顾问提供的投资理财决策,现在通过机器操作就能完成。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传统金融机构纷纷搭上智能化转型的列车,加强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一场"机器人理财"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当人工智能成为可能,你会听从机器给出的投资理财建议吗?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对自我进行思考,决定着自我能否积极、健康的发展。而大学生对自我的思考方式受着诸多因素制约,因此产生了若干不足之处。如果我们能够积极能动的认识和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我们就可以形成一种积极能动的对自我的思考方式,从而找到面对“不足”的对策。那么,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思考时有哪些不足呢?我们又如何去分析造成这些不足的制约因素呢?  相似文献   

6.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先学后教,以学生在学习中的切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自我尝试。教师应重点抓好学生的"先学"环节,着力突破"后教"中的重点与难点。"先学后教"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了PAC理论这一帮助人们正确进行人际沟通的新思路基础上,论述了利用该理论有助于馆员了解自己与读者的"自我状态",馆员可运用一些技巧,引导出读者的"成人状态"。通过改变交往中的"自我状态"来改善人际关系,减少读者抱怨,最终实现让读者满意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8.
苍离 《科技新时代》2004,(1):110-110
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哲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课题涵盖面很广,从机器视觉到专家系统,包括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其基本特点是让机器学会“思考”。为了区分机器是否会“思考”,就有必要给出“智能”的定义。究竟“会思考”到什么程度才叫“智能”?是能够解决复杂的问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图书馆在2018年举办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进行讨论,通过对传统线下阅读活动在新媒体平台的创新尝试分析,同时比较和思考了其他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情况,最终目的是启发图书馆从业者们利用好新媒体平台这股春风,举办和策划更多以读者需求为背景,以读者便利为条件,符合时代背景,紧跟社会潮流的全民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简史》讲述人类的过去,《我是个怪圈》揭示人类的"自我"是什么。它尝试为人类心智建模,用无数的"怪圈"构成人的意识和自我。这是认知神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的续作,是作者侯世达对心智建模及跨学科领域思考30年的答案。全书融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和数学哲学,讨论了在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说明的"自我指涉"如何刻画了我们的心智。  相似文献   

11.
贤武 《今日科苑》2004,(10):47-47
一切现代科技派生出来的东西,都不可能是真正的生命。但让机器具有某些生命特征,比如自主设计、自由思索等等功能,是否能做得到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工程质保全含义?不能及时收回工程质保金可能带来的后果?目前施工企业项目工程质保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工程质保金管理的思考"为思路进行相浅的述议,以期达到加强项目工程质保金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日、英国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荷兰的伯纳德·L.费林加,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的成就。那么,分子机器是什么?有什么用呢?从幻想到现实分子机器又称生物纳米机器,其构件主要是蛋白质等生物小分子。尽管分子机器是化学领域的发明和创造,但在医疗和其他领域会有  相似文献   

14.
历经20年的蜕变与发展,池莉以其独有的女性情怀和社会思考,重构着一个个女性"不断成熟"的世界.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在饱受生存危机煎熬的同时,仍然"不屈不挠地活",寻求着各自可能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救赎.  相似文献   

15.
彭辉 《内江科技》2007,28(11):23-23
接受理论是二十世纪西方新兴的读者系统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流派,提出了以研究读者为核心的文学观,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理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接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遗一步推动英语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宇宙的一生     
很多读者都知道,我们的宇宙源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之后,粒子、星系和恒星逐步形成。那么未来的宇宙将怎么演变?恒星、星系、普通物质和黑洞又将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毁灭?我们的宇宙最终的命运将如何?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一个读者,在自己读过的书空白处留下附注,除了他自己之外还会有谁关注?这个问题,《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或许可以给出答案。曾经有人问伟大的逻辑学家大卫·希尔伯特,为什么不去尝试证明费马大定理?他回答说:"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浪费在一件可能会失败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红肉的欲望似乎永不满足,这对健康和地球都不好.不过,具有可持续性的 "代肉"正跃跃欲试,不过真的有人愿意尝试这种新型"肉食"吗?实验室培养的牛肉、昆虫或者用植物成分做成的肉饼,哪个听上去更有食欲? 没有肉的"不可能汉堡"不是一般的汉堡肉饼,虽然它整个是用植物做的,但它看起来、吃起来都像真的汉堡,它的原料包括土豆、血红素蛋白、大豆、椰子和小麦.生物技术学家 Chris Davis 表示,"肉是真的好吃啊,但是肉的制造过程效率非常低.过去40—50年里,肉类从特殊日子的珍馔变成了每日的盘中餐."这个全素汉堡"不可能汉堡"是"不可能食品"公司制造的,Davis 负责这家公司的研发.  相似文献   

19.
鱼通过本能控制涡流,使之按照自己的路径游泳。一种机器金枪鱼也已采用这种涡流控制下,下一步船舶和潜艇也可能采用。  相似文献   

20.
闫玉侠 《科教文汇》2010,(23):149-150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初中英语容易产生两极分化,如何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就成为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笔者就是从实践中尝试以提高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来提高课堂效率,分析导致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及提高学生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办法,以引起更多同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