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图从新的视角考察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不同研发投入规模下的创新差异,从而剖析股权制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最优方向选择问题.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基于2005—2018年A股部分上市企业数据分析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着重分析混改政策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路径.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显著提升国企生产率水平,总体呈现递增的动态影响,并且对大规模研发企业、垄断性行业企业的政策效果尤为明显;规模化研发投入是国企混改提升企业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国有资本大规模研发企业比重处于50%~75%时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小规模研发企业比重小于25%时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国企混改提出促进股权多元化、保持较高国有股比重、优化激励考核制度、采取差异化混改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技术多元化促进企业绩效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郁冰 《科研管理》2011,32(4):9-18
技术多元化影响着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选择与绩效,但是既有文献并未对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进行研究,也较缺乏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分析。基于最新理论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本研究从产品创新战略角度探讨了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中介机制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产品创新战略在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升财务困境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避免其摘帽后再次陷入财务困境已成为实现困境企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2007—2021年我国成功撤销特别处理处罚(即“摘帽”)的ST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生存分析法中最广泛使用的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困境企业摘帽后持续性创新能否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并分析生产经营效率、企业财务风险和商业化绩效的内在机制效应和过度负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摘帽后有40.7%的企业再次陷入财务困境,困境企业的发展质量堪忧。摘帽后持续性创新能显著降低再次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有助于困境企业高质量发展。(2)机制分析发现,持续性创新并未降低困境企业的财务风险,但却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商业化绩效。(3)过度负债负向调节持续性创新与困境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高负债抑制持续性创新的正向影响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持续性创新与困境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也为ST上市公司真正摆脱财务困境开展持续性创新行为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4.
何郁冰  张思 《科研管理》2017,38(9):1-11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对其绩效的影响。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创新持续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多元化强度对二者之间关系调节效应的基本假设,并利用201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企业更重视挖掘型持续技术创新;(2)创新持续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二者之间的曲线关系在企业具备较高多元化强度时更加明显;(3)创新投入的持续性对创新产出的持续性有正向影响,但二者的协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政府的科技创新资助已成为激励企业创新研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推手.本文以此为背景,借助匹配模型就中国政府创新资助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总体影响效果、影响的滞后性、持续性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PSM DID模型的检验发现: 政府科技创新资助对企业新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持续性;在分样本检验中,创新资助的促进作用与被资助企业的所有制属性、资助方式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密切相关.实证结果意味着,中国背景下政府创新资助作用发挥的好坏与资助对象、资助方式以及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为中国未来创新资助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业务多元化视角,系统地检验了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双刃剑”作用。研究发现:(1)在专业化经营模式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在相关业务多元化经营模式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在非相关业务多元化经营模式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4)拓展性分析发现:当相关业务多元化程度越高时,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正向作用越强,当非相关业务多元化程度越高时,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负向作用越强;以及在不同业务多元化经营模式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策略性创新的影响与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文丰富了企业实质性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聘任决策、团队结构的合理设置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要素推动型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的历史时期,政府补贴已成为激励企业创新研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推手。本文以此为背景,借助匹配模型和企业专利数据就中国政府补贴对企业专利质量的总体影响效果、影响的滞后性、持续性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持续性。在分样本检验中发现,政府补贴的促进作用与被资助企业的所有制属性、企业规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密切相关。这些实证结果为中国未来创新资助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邢斐  姚俊丽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54-162
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16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企业集团及其多元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结果显示,企业集团相比独立公司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而集团多元化则能通过分散成员企业财务风险和共享集团内部的知识溢出进一步提升成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集团及其多元化对创新的影响均存在着所有制差异,尽管民营企业集团的创新能力不及国有企业集团,但其能通过多元化提升成员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显著强于国有企业集团多元化的相应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并分析制度水平和企业属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和差异化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中区域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分散性与创新持续性呈倒U型关系;制度化水平在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创新持续性关系中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行为并无显著的持续创新差异,但相对高知识密度企业,较低知识密度企业创新持续性更显著。本研究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创新战略布局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一定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多元化经营受政府干预、企业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选取2004-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资源类型与多元化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干预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的财务资源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无形资源更支持企业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受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企业,对提高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长期投资的倾向性越低,但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且其多元化的程度也越高.上述结果表明,解释我国新兴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需要考虑制度背景.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不仅受企业资源性质的影响,而且多元化的动机也强调政府干预等制度环境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生存分析方法,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从已有研究聚焦的当期效应推进深入到其持续过程,厘清政府补贴与创新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政府补贴企业比非补贴企业更具有创新持续性,政府补贴加大了企业未来创新的概率,且这一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别,非国企利用政府补贴提升创新持续性的效果更为显著;从动机角度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因企业获取政府补贴的不同动机而存在差异。政府补贴对实质性创新企业具有更强的额外激励效应,显著降低了实质性创新企业持续创新的风险率。而策略性创新企业的创新持续性反而要低于非补贴企业,此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研究结论为政府补贴实施效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创新持续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同时有助于理解中国产业政策影响较强的背景下企业创新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评价和剖析,利用改进的沃尔比重法对企业经营为绩进行评价,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测变,不仅能适应评价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也适应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一种简便实用的经营业绩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评价和剖析,利用改进的沃尔比重法对企业经营为绩进行评价,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测变,不仅能适应评价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也适应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创新持续性对于助力企业转型、助推中国经济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创新投入对企业成本粘性影响的角度,考察了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持续性及其作用机制问题。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创新投入强度越大,成本粘性越大,也即创新持续性越强;对于创新产出投入比更低、有高新技术资质认定的企业,其成本粘性更显著,也即创新持续性显著更强。结论表明,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具有持续性,且创新持续性可通过成本粘性的变化来体现,其作用机制为沉没成本和"状态依赖性",并且创新的沉没成本性是中国企业具有创新持续性的内在动力机制,而国家创新政策可以激发其对外部环境的"状态性依赖",说明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还停留在害怕前期投入受损的阶段,并且受外在环境的制约较大,并未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世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经理自主权在中国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中国企业,企业经理的自主权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经理自主权越低,企业创新投入越高.经理自主权受到限制,会使经理减少规避创新风险的行为、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经理自主权作为中介变量显著影响了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经营是一个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对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文章根据学者对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假设,并以福建省上市企业2007、2008年末和2009年第三季度末共135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福建省专业化经营的上市企业比多元化经营的上市企业具有更大的经济绩效,但多元化程度与经济绩效并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和基于DEA的Maluquist生产率分解指标,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行业测度。研究发现:(1)私营企业在大多数行业中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处于优势;国有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相对较多,但在竞争性行业却很少;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刚好与国有企业相反。(2)港澳台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的创新效率远高于国有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中的创新效率差异不明显。(3)竞争性行业中公有制企业"技术追赶"效应略好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略逊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追赶"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许春 《科研管理》2016,37(7):62-70
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多元化战略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会损害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在技术迅速变化的年代,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优势理论受到了挑战。固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给企业带来组织惰性。非相关多元化意味着企业将拓展新的产品领域并投资新的技术。非相关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发展一种动态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探索了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理。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扩大了企业的规模从而改变了企业创新的力度;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企业建立的多事业部组织机构中部门经理面临的短期财务业绩考核约束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力度;企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使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替代外部不发达资本市场增加了研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通过投入不同于原有产品技术的创新增强了自身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能力。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个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根据中国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程度分类回归发现,超过90%的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低于5%,在0到5%区间范围内,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由于大举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新产品会遭遇较高的风险,这些企业只是尝试进入一个新的产业。由于新的产业与原来的产业所需要技术完全不同,新旧技术之间不存在协同效应,因此进入新领域的初期这些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超过5%之后,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力度的相关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企业历史、企业高学历员工比例及其代表的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机会等因素都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总经理短期激励则显著减少了企业创新投入。 本文还根据中国企业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分类分析。无论对于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都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略高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偏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和研发创新。国有企业总经理短期经济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力度要超过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历史促进了创新投入。国有企业负债率、企业经营利润率以及获利的不确定性与研发力度呈现正的联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企业所在产业的外部技术机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国际多元化和行业多元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多元化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而行业多元化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国际多元化和行业多元化对企业创新投入还存在交互影响.国际多元化有助于缓和行业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的负相关关系,而行业多元化程度的提高最终会负向调节国际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相关关系.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些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机制问题备受关注,既有文献多从政策和企业财务等角度展开研究,鲜有文献分析技术型企业家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本文创新性地将董事长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经历作为技术型企业家的表征,基于我国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技术型企业家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技术型企业家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补贴强度和R&D投入强度促进了创新产出。进一步考察所有制因素,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型企业家不能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也无益于增加创新补贴,但提高了R&D投入强度;而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型企业家通过提高创新补贴和R&D投入强度进而提高了企业创新产出。本文拓展了高阶理论和企业家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开创性探索了制度因素作用于企业家个人特征对创新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影响机理。这些发现对完善企业创新支持政策和发挥技术型企业家创新引领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