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黄药眠是创造社后期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黄的早期诗作 ,既有独特的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又体现了创造社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 ,因而在创造社文学倾向发展历程上有重要意义。在艺术特征上 ,黄诗突出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生命创造、理想追求和个性表现等特征 ,但黄诗的浪漫主义既不像郭沫若那样雄强自信 ,也不像郁达夫那样一味的悲观感伤 ,而是一种在理想与个性带动下的既有飞扬的遐想 ,又常在现实生活的挤压下迸发出铿锵强音的兼具感伤与感奋之意的浪漫主义。因而黄药眠的早期诗作在我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中独具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药眠先生系中国著名艺术家,本文结合对他的四部散文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访问了黄师母,论述了黄先生散文艺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在“文革”中坚持散文写作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3.
黄药眠的小说《陈国瑞先生的一群》等作品被视为抗战时期讽刺文学的代表作,但他在创造社时期创作的一批小说却长期湮没无闻。这批作品中,短篇小说《毒焰》、《A教授的家庭》、《工人之家》以及中篇小说《痛心!》、《一个妇人的日记》,它们的内容和主题都烙上了彼时作者生命体验、革命信仰及文艺主张的印记。同时,它们在题材选择、情节模式及主题升华等方面,与蒋光慈式的"革命文学"若合符节,但在书写重大事件、表现革命动力等方面,则与蒋氏革命小说颇有参差,也因此不被当时的读者青睐。然而,这批作品在思想主题、人物刻画、讽刺手法和批判意识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贯穿于黄药眠小说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也成就了其小说批判现实主义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4.
5.
分析黄药眠“生之意识”文艺思想的产生及其精神实质,须结合黄药眠置身的历史处境和自身经历.黄药眠认为,“生之意识”乃是个体意识与实体化意识观念的合二为一,文学表达即是“生之意识”的表达.通过对黄药眠“生之意识”文艺观的阐释,对我们再思考当前文学与现实世界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黄药眠先生的散文主要有40年代的《美丽的黑海》和《抒情小品》,50年代的《朝鲜——英雄底国度》,70年代的《面向生活底海洋》及80年代的《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黄先生散文的艺术特色是:抒情性很强,讲究谋篇布局,善于剪裁,详略得当。  相似文献   

7.
8.
9.
2008年2月的料峭春风,街边报刊亭五彩缤纷的展刊里头,有一本杂志的封面格外扎眼,暗黑背景上是震撼的粗体白字--"30年失踪者",上面,一字排开的几张面孔在幽深的记忆中向着过往路人鲜活地微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抒情传统在台湾地区的出现受到了传统与外来两方面的影响,在中文系与外文系为核心的两大研究阵营对垒中发展和壮大,其中以高友工、王德威等人最具代表性,他们以中国抒情传统作为方法,对中国文学展开了较为新颖的阐释。中国抒情传统不仅作为方法,实乃海外华人文化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1.
黄钢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升起的一颗记者新星。他早期的报告文学《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受到毛主席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大量报告文学,反映新中国的光辉业绩和新人物。他的报告文学具有登高瞵远的格局和壮丽俊逸的笔调,大气磅礴,激情昂扬,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报告文学家。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考古学发展最为艰难的阶段,不仅安阳殷墟田野发掘中断,而且研究工作也受到极大影响。尽管如此,中国考古学者除继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从事考古调查和发掘外,在研究上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尤以李济的殷墟陶器研究和董作宾所著《殷历谱》最为出色,成为困难时期学术界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3.
抗战期间,毛泽东同志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展军事斗争的同时,从教育目标、教育方向、教育内容等方面认真思考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教育思想,并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对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实行田赋征实之后,为了保证粮食的完好无损并及时供应军需民用,国民党政府拔出大量经费,修建为数庞大的粮食仓库,并制定了一系规章制度,采取有力措施,从粮仓调查、仓址选择、仓库设计和施工、仓库验收、粮食入仓、保管、粮食出仓等做出严格规定。这不仅保证了粮食的及时入仓贮藏,减少了粮食因霉烂变质、虫蛀鼠噬而造成的损失,而且对于抑制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保证军需民食的供应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为掩盖其侵略中国的本质,在文化上炮制了中国社会“停滞”论、中国文化“外铄”论等侵略理论。对此,以尹达、吕振羽和许立群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对日本的文化侵略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种批判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段历史的回顾,亦是作者对故乡往事的追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后,旋于1942年2月占领了缅甸,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遭受重创,日军侵入我国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区。面对日军的入侵,滇西军民奋起反击,进行了游击自卫战,继而以重兵、名将进行大规模的反攻战,并取得了全面胜利。从而加速了日本侵略军的灭亡,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7.
第三党积极参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投身全民抗战, 在国统区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他们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第三党积极参与抗战的史实中, 也看出了民主党派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任弼时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青年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及时纠正陕甘宁边区出现的“青年主义”错误偏向,妥善解决了青年组织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使青年运动走上正确的轨道;实事求是地处理对青年的审干问题,为青年运动的发展保存了骨干力量;以身作则,为青年树立起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诗歌创作能紧密联系社会、时代,成为进军的鼓点、号角;今天的诗歌,未能喊出时代的强音,而呈现出空前的玄妙、虚无、错乱,大肆张扬“小我”,从而失去了广大读者远离了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反抗侵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最充分、最广泛的展现与弘扬。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顾全大局,共同对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方面。在伟大民族精神感召之下,中国人民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使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