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文化自觉,是当前课程文化学研究中兴起的一个热词,也是一个基本概念。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厘定、深化。课程文化自觉,不是课程理论的自觉,而是人的自觉、人生的自觉。课程文化自觉,包括三个方面:师生的生命自觉、师生的人文自觉以及师生的性向自觉。师生要完整实现课程文化自觉,可以采取三种策略:基于专注与统一,增强课程文化自觉的内力;既要旁通又要贯通,搭建课程文化自觉的通衢;圆成慧力,是课程文化自觉的鹄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全民的文化自觉——自觉树立文化主体意识,自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髓,而这种文化自觉的基础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认同和文化了解,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下民族文化的种植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个具有生命自觉意识的人,是一个方向明确、志向高远、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人。一个具有生命自觉意识的教师,是一个有着坚定的教育理想、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充分享受职业幸福的人。滨海小学自2007年9月建校以来,秉承"珍视童年价值,培育生命自觉"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教师的生命自觉意识,探索出"四三"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专业自觉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专业性的清晰体认。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三级评价指标和两个评价维度构成的一个矩阵,包含专业自觉认识、专业自觉动机、专业自觉行为和专业自觉情感四部分,共18个评价点。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的需要,能够为幼儿园教师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提供一个相对具体的评价框架,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内容效度。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自觉,首先是文化自觉;一个民族的自信,最终体现为文化自信。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了解我们国家和政党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历史必然和现实基础,从而更能清楚地认识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主动担当起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正校长是学校教育的践行者。糊涂的校长办糊涂的教育,自觉的校长办自觉的教育。所谓"自觉",包括了校长对文化的自觉、对教育的自觉,还有他对自身使命和责任的自觉。我非常欣赏这样一个观点:校长首先要搞清楚"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以及"教育的使命在哪里"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既是社会主体推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主体发展的基本诉求。社会主体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自觉的主体。提升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是实现文化自觉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实现文化自觉就是要实现主体文化自觉。主体文化自觉的根本意义是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实现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使每一个社会主体更自觉、更主动地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社会主体的社会组织形式来看,必须着重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和人民政府的文化自觉。从社会主体的个体形式来看,必须着重实现领导者的文化自觉、文化人的文化自觉和全体公民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文学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自觉时代究竟起于何时,学术界至今尚无一个一致的意见。文章认为,由于经学的强制的规范,汉赋不是自觉的文学,以汉赋为"一代文学"的汉代也不是文学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教育精神是是科学的、文明的、进步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民族精神、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会自觉地运用教育精神来提升自己的形象,使构成教育的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自律、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说:“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其实,这段话不只可以概括曹丕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还仅仅是自觉的开始,“为艺术而艺术”到南朝之齐梁,才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文学理论批评是相随文学创作一道前进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发展态势,相对于先秦两汉来说,亦是愈来愈进入自觉的状态,这种自觉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即文体的自觉、创作主体的自觉和文学批评的自觉。  相似文献   

11.
甘剑梅 《江苏教育》2023,(34):54-56
班华先生在对教育进行深度思考的同时,对学习也有独到的见解。先生关于自觉学习的相关论述对于启发我们重新思考教师的成长、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定位与关系有着诸多启发。先生指出,人的成长与发展是自主、自为的,因而人是天生的自觉学习者,一个自觉学习者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同时还是一个会持续享受自觉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一、自我教育能力的界定自我教育是学生能自己提出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思想转化与行为控制。自我教育能力则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  相似文献   

13.
课程自觉是人们基于对课程的理性认识,为着课程品质的提升而有清晰的目标意识和科学的路径观念,自觉参与课程变革实践的理性之思与理性之行。课程自觉是一种有密度的自觉,它不是一个简单概念,而是一种思想、一种行动、一种文化,包含课程自知、课程自在、课程自为、课程自省以及课程自立等基本构成。面对课程变革,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自觉呢?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和理性自觉,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政党对自身文化发展演变的自觉理性,既对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与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胡锦涛同志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把握,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有着明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重要内容。道德自觉既包括道德文化自觉,即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道德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也包括道德主体有效地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道德上的自由自觉。道德文化自觉重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增进社会共识;主体道德自觉重在强化教育引导,激发个体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6.
技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陈增礼刘举华所谓自我教育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自觉心”和“自制力”。“自觉心”即个体主动向自身提出任务,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学习迁移;“自制力”是自我调试、自我控制及磨炼意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个具有人际关系和谐、自觉纪律、乐学向上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着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培养班级自觉纪律、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归因等方面努力,建设一个和谐、自觉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发展是一个由"回应"走向"自觉"的过程。从思想理论、知识伦理、课程实践三个方面来考察校本课程发展之源中的"回应"之由,校本课程发展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与发展层面上理应做出"回应","回应"为后来的"自觉"集聚能量,人员因素、学校文化与支持系统支撑起了"自觉"的基础。由"回应"走向"自觉"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发展提升理论、推进实践与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19.
社会历史是人类自觉活动创造的,人类自觉活动在本质上是兴利除弊的实践活动,要兴利除弊,主体就要进行行为的自觉选择。因此,正确地认识选择,科学地实现这种选择,就成了人们经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主体行为选择的界定主体的自觉选择历来是人们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包括认识选择、价值取向选择、行为选择等。主体行为选择是主体在认识和价值选择基础上的主体目的性和客体规律性的统一,是由行为决策、行为活动、行为结果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问题和自觉能动性的作用问题,是目前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讨论中,感到对自觉能动性的功能作用没作为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来认识,因而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没有从自觉能动性的系统功能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自觉能动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系统,研究自觉能动性的系统功能,是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粗浅地谈淡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