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中学生也是孩子,教师应尽量满足他们这种需要,激起他们的兴趣。作业留得过深,难度太大,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反之,作业过浅,又降低了学习要求,做也无济于事。因此,课外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使之具有思考性,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岁月如歌"这个词说得真好,就在岁月不经意的一唱一和中,我已从教17个春秋了。学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他们给了我很多东西,他们让我笑过,让我哭过,也让我感动过。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我也逐渐成熟起来。我得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在过去那么单调的班主任生活中,感到了快乐和满足。一、案例我的班上有个孩子,人特别机灵,就是不爱写作业,作业书写潦草。每天早上我检查作业时,他总是没有完成,为这事,我没有少生气。就因为这件事,我也请过他的家长好多次。家长要么干脆不来,要么给我打个电话,"这个孩子我也没办法,作业书写潦草。每天晚上,我都喊着让他写作业,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去探索,走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数学作业,不外乎做习题,练试卷,换句话说,都是"无声作业"。到底什么样的作业更能激发孩子们的热情,让他们乐于做且想着去做呢?这就需要我们在作业布置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工夫,改变"无声作业"的枯燥和乏味,让生机和情趣回归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童心世界。一、布置一些学生不感到是家庭作业的作业,如数学阅读、数学实验、动手操作、数学生活实践等研究表明:越是用这种活动来取代传统的学校  相似文献   

5.
角度四: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老男人与傻妻的生活,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他们居无定所,衣食不足,更谈不上进入爱情的套路了。但是,他们却是幸福的,也是令人感到温暖、惊讶与感动的。你有过这种幸福的感受吗?  相似文献   

6.
一、让学困生帮忙改作业一般情况下,学困生本身学习就差,自己的学习任务还不能完成,让他们来帮忙改作业简直是浪费时间。可是当看到默写时他们近乎绝望的眼神,我觉得那更是在浪费时间。于是,我试着让他们只做抄写,可是效果不佳。一次,我批改作业时感到很累也很枯燥。突然想到,平时让学困生抄作业,他们顶多抄写一两遍,还是应付检查,但如果让他们试着去批改作业,他们就得认真去做,而且每批改一次,就等于把所学知识点又过了一遍,这不就是进行一种无意识记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么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提出了构建数学课堂“研究性”教学的课题研究,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力求通过实验,把学生这一主体充分激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相似文献   

8.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学习活动直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学生的作业心理,做到恰当、恰时、恰量、恰好地布置和批改作业,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对于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下面就小学生常见的几种作业心理与教师的相应对策试作浅议:(一)惜新心理。小学生好新、惜新,对新东西特别喜爱。对作业也一样,一种新格式,一道新题型,甚至连新的作业本都会引起他们的乐趣。作业时如果能把这种惜新心理保持下来,就会使他们对作业感到特别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对当前所学内容进行思考、研究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创新教学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从培养  相似文献   

10.
总听说一线的语文老师在抱怨,作业少做学生又不会,多做吧,学生又完成不了,搞得老师焦头烂额。我以为小学语文的作业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构学生的精神。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感到语文作业是他们生活的需要。一、作业设计要有人文性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在追求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个性的培养。马克思也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带有个性特色。”那么怎样使小学数学教学充分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弘扬他们的个性呢?我觉得除了课程设置需要改革,课堂教学需要改革,作业设置与评价也同样需要改革。现代化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求知、求趣、求新的欲望日益增强,而现行作业的弊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们急切呼唤有个性的作业。  相似文献   

12.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现在儿童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  相似文献   

13.
给学生布置恰当的书面作业,就可以让他们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对历史知识感受深刻、记忆巩固。但是应该给学生布置怎样的作业?还是值得不断研究的问题。过去我习惯于每讲完一章节以后出几个问答题。对这种作业,学生感到厌倦(只是照教科书抄,依样画葫芦)。这种作业的效果何在呢?我们可以从每次的测验看出来。例如学生在回答“秦末农民大起义是怎样爆发的?”这个问题时写道:“统治阶级不断加捐加税,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因而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就爆发了。”这种答案,不仅适用于秦末农民大起义,也适用于秦以后任何一次的农民大起义;不仅适用于中国的农民起义,也适用于世界任何国家的农民起义。这种答案充分反映了学生把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概念化  相似文献   

14.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主张:“一定要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最大的快乐,以乐学激发观察、增进记忆、促进思维和想象、获得成功的快乐。”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但这种情感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无法持之以恒,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便选择放弃了。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说过:有时学生的负担感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作业难而造成的身心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负担。学生不喜欢写唯一答案的作业,更不喜欢带有“罚”性质的作业。因而,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语文的开放性作业谈一谈。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为此,每个单元我都让学生自己设计巧"手"比拼的作业。当然,为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一类型的作业我常安排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去完成。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体验是学生增长智慧,产生灵性,激发创新意识的沃土。而语文课程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物理作业主要是以做物理习题为主,这种作业方式固然也能起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但每天都是这种方式的作业,就会使学生感到做作业是被动的、枯燥的、机械的、压抑的,效果可想而知。有鉴于此,物理作业的设计应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除传统的做物理习题的作业方式外,物理作业还应有以下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李想 《高中生》2012,(6):51
许多考生平时学习刻苦,练习、作业、课堂答题都很不错,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遇到重大考试,他们也特别认真,总想考出个好成绩,可是越想考出好成绩越是考不好。他们为此感到异常苦闷,却又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办法。心理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穿针心理在作祟。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越是集中注意力,越是瞄准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田军 《新疆教育》2011,(12):60-6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